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六章 三不原則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六章 三不原則

啊,革命之世,多麼美好;啊,火熱的大時代,是那麼美好!
黃浦江上瀰漫著一層薄霧,很快又細雨霏霏,陳其美給林淮唐準備了一輛小汽車,準備接他到法租界靜安寺的哈同花園用餐。
有的人驚詫萬分,如姚雨平;有的人惱怒中暗藏羞憤,如陳其美;有的人則是不屑中帶著幾分「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的智珠在握。
「鄙人革命,有三大鐵則,一是不蓄私產,二是不入租界,三是不亡命外國。不蓄私產,以示革命之誠,不入租界,以示金甌之念,不亡命外國,以示用心之決絕。
中法戰爭時,清軍在鎮南關取得大捷,法國內閣傳統性地倒台,當時上海風傳清廷要收回法租界的地皮,洋人們都舉家外遷,租界地價一下暴跌,哈同趁機買下法租界大塊地皮。
從不入租界開始,先鋒隊革命者與同盟會革命者的區別,就將要慢慢顯現出天壤之差的莫大變化。
輪船的汽笛聲里,林淮唐還是笑納了陳其美送來的小汽車,北伐軍的一眾要人,也都拒絕了陳其美的邀約,和_圖_書讓這位滬上有名的「楊梅都督」落個雞飛狗跳的尷尬局面。
先鋒隊這麼急著和同盟會做切割,真以為靠你們自己就能搞成革命呢?
當眾人都以期待的目光看向林淮唐,陳其美甚至連小汽車都準備好的時候,林淮唐卻突然大笑起來。
先鋒隊既然已經做好準備,將把自己的革命主張、革命綱領與革命政策,告諸于這片慘淡的土地,那麼,林淮唐實在沒有辦法讓自己的腳步,再踏入租界一步。
畢竟還有什麼東西,能比一萬餘人兵強馬壯的北伐軍更靠譜呢?
上海是列強在中國租界的彙集之地,也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買辦階層汲取內地財富成果最豐碩的一個地方。
林淮唐這樣不給面子,陳其美再邀請北伐軍其他人到哈同花園赴宴,也很沒意思了。
他一個人站在人群中間,笑聲愈發狂放,直到記者們的鏡頭全部對準林淮唐后,他才放聲說道:
哈同是一位英國猶太商人,同治十一年,哈同帶著6個銀元來到上海找機會,通過舅舅的同鄉獲得了一份洋行保潔的工作,此後www•hetubook•com•com又推銷煤油燈,幫當鋪貸款,十年時間就做到了洋行的大班。
論天下英雄,還數項城。
張謇也冷眼旁觀著陳其美和林淮唐兩人暗暗的較勁,革命黨人還是太年輕一些,毫無城府可言,在這麼多記者、名流面前顯出如此公開化的不和來,真真是好笑了。
林淮唐彬彬有禮:「陳都督的心意,淮唐謝過。只是因為鄙人曾發過三不誓言,不能踏入租界,哈同花園之宴,都督還可以邀請北伐軍的總司令林君時爽、參謀長姚公雨平等諸君。其實北伐軍到上海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打垮滿廷,掃清幽燕,終結數千年專制之空氣,開我炎黃共和之先風,其餘種種,皆為次要之舉。」
天下人的目光,是時候該了解一下先鋒隊了!
等到中法戰爭大清不敗而敗以後,法租界地價迅速回升,哈同得以一躍而成上海租界里的地產大亨,他建造的哈同花園佔地一百七十畝。花園裡樹影婆娑,花團錦簇,掩映著一幢宮殿般的房子,精美絕倫,氣勢恢宏,用來招待何等貴客都很合適。和_圖_書
眾望所歸,或許也不過如此。
張謇是見過袁世凱的,他想到袁世凱的龍行虎步與城府深沉,兩相比較,就更覺得眼前的林淮唐、陳其美二人,只像是昂首的鬥雞,看起來威風凜凜,其實不過是競技場中的玩物而已。
當然,到了目下這地步,林淮唐究竟是真下野還是假下野,對上海人來說都沒有那麼重要了。
什麼叫囂張跋扈啊!
黑赤旗第一次飄蕩在廣東、福建和贛南極少數幾個縣以外的地區,而且還是上海這樣中外矚目、華洋雜處之地。
富甲天下的十里洋場,繁華薈萃,黃浦江上溢滿的卻不是奶和蜜,而是中國國民的血淚。
閃光燈此起彼伏,跳動的光焰映在林淮唐的臉上,使他堅毅的五官被全世界的自由之民所見證,亦照亮了在場中外來人的臉上——
這也算一定程度上,向天下人表明自己「下野」的真實性。
但同盟會的勢力明顯大過先鋒隊,如果要拉一派打一派,林淮唐這個人物便還有些許爭取的價值。
如此與諸公晚餐,不僅有礙觀瞻,于淮唐私人而言,亦即不便利。如此和圖書種種,都督邀請之心系淮唐所萬分感激在懷者,不能赴宴,亦淮唐之過錯,萬望滬上諸公同仁諒解一二。」
哈同花園的尊貴,放在上海這個地方,放在中國的土地上,不過證明了洋人和買辦們的財富,也不過是證明了清廷的無能多麼浪費將士們的英勇。
陳都督邀請我到法租界做客,誠為可惜之事。我也聽說哈同花園美輪美奐,上海的廚師手藝高超,然而每每念及我國金甌之缺,淮唐便心如刀割,亦淚如雨下。
袁宮保,看來這天下還是要你們北洋的人出來掌掌舵哦。
「君漢如此決定,都督府方面又豈能強求。金甌之念,本都督亦時時心系之,租界之司法權,及將來租界之行政、警察等主權,正是都督府正和工部局議論商討的要事……」
張謇暗自記下這點,決定回去以後就馬上被北京拍電報去。他和北洋軍本有一定聯繫,跟袁世凱、徐世昌等人私交甚篤,南北之間,張謇沒有特別偏袒的一方,真要說偏袒,他只偏袒能夠儘快結束南北戰爭,使中國恢復新政以來的「好局面」。
陳其美臉上的不悅已很明和_圖_書顯,但亦只能做克制的努力:
林淮唐聽到陳其美邀約的地點時,心裏就已經冷眼旁觀起來,沒有一絲一毫想去哈同花園就坐賞臉的意思。
不知道誰先帶頭喊了一聲「支持林先生不入租界!」,翼贊的話語就像溪水彙集成大海,就像綿綿的細雨在熱帶氣流的影響下突變為一場轟動世間的風暴雷雨,撼動了小小的碼頭,也將隨著記者們的筆和紙,去撼動上海,去撼動這個暮氣深沉的老大國家。
林淮唐還先讓林時爽、姚雨平、謝葆璋等人上車,自己沒有坐在小汽車裡的座位上,而是站在車門邊緣,並向媒體揮手致意以後,再緩緩隨著汽車離開碼頭。
現在看來,孫文還不知道,黃興、黎元洪、宋教仁、陳其美、林淮唐這些人物,都太年輕、太幼稚,根本承擔不起責任。
林淮唐的耿直發言,當然出自他的真心實意,但也有刻意向全國輿論表現切割同盟會的用意在。
但在更多記者,更多市民,更多青年,更多學生,更多工友,以及更多革命者的眼中,林淮唐的話語卻擲地有聲,他們的臉上只有敬佩混雜著憧憬的激|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