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十四章 沙淦
否則也輪不到振武學校的野雞學生出頭。
眾人都看向林淮唐,林淮唐不緊不慢道:
「鎮江是現在革命黨人在江寧城附近唯一一個可靠的大本營,華野要光復江寧,當然要去鎮江。」
「嗯……我是想參加北伐軍,就算死在江寧城下也不後悔。但之前在朱家花園那樣說話,實在愧對君漢,我總要做一件夠朋友的事情吧?你們就讓我留在都督府吧,這樣等北伐軍開拔以後,上海這邊有什麼新消息,也方便通知你們。」
同盟會內的軍事權威,其實人物不少,只是其中多數都像趙聲那樣死在了辛亥革命的前夜,又或者像林之夏那樣,辛亥革命以後沒有繼續從事軍政工作,而是直接功成身退,回家經商辦學去。
林述慶也是趙聲的舊部,原任第九鎮三十六標一營管帶,徐紹楨作為一鎮統制,領導秣陵關起義卻完全失敗,反而是林述慶這個管帶在鎮江大獲全勝,才使第九鎮潰敗后不至於完全滅亡。
林時爽從旁插了一嘴說:
「是我誤會君漢和時爽,太對不住你們!在公共場合,我還那樣大聲講話,實在太不夠朋友。」
按沙淦的說法,鎮江現在已有的兵力,包括林述慶的鎮軍,還有徐紹楨帶去的第九鎮殘部,總共加起來是三千人左右。
林時爽還想邀請沙淦加入先鋒隊或者參加北伐軍,不過林淮唐卻以為不可:
「君漢,華南野戰軍的總兵力將近二萬人之多,即便是現在已到www.hetubook.com.com上海的先頭部隊,兵力都在鎮軍之上,讓徐紹楨做總司令,戰士們肯定會有不忿之感。這隻能白白激化北伐軍和同盟會間的矛盾……唉!到時候影響了光復江寧的大局,就很麻煩了。」
也是因此,當韓恢這批激進黨人支持工人的罷工鬥爭,到了影響到朱志堯這些工業黨企業家的切身利益時,雙方也就分道揚鑣了。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啊!
朱志堯是希望推動工業化,做大蛋糕的,但是真要到分蛋糕、談分配的時候,大家也就不能再合作下去了。
林淮唐一路將沙淦帶回到姚宅,等候在司令部的眾多軍官們,還在圍著林時爽和姚雨平討論攻打江寧的戰役計劃。
陳其美牽頭組織江浙聯軍這件事情,沒有超出華野的預測,但陳其美私下許諾徐紹楨做聯軍總司令,這件事情華野就完全不清楚了。
沙淦聞言是欲言又止,他好像明白了什麼,察覺到滬軍都督府和華野北伐軍之間,並不像外間傳揚的那麼團結和睦。
陳翼龍、沙淦、韓恢,都是這樣死去。但受陳翼龍影響的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又藉著新文化運動的機會,先從紙筆的鬥爭開始,反而又為激進社會革命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鎮江那邊,據我所知,林之夏也在那裡,我和他同樣是舊識。」
沙淦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又說:
第九鎮主力潰散后,據說殘兵敗將也是在向鎮江和*圖*書方向撤退,林淮唐估計潰退過程中第九鎮的主力損失會非常大,但應該還是會有相當一部分骨幹兵員順利抵達鎮江。
鎮江起義以後,林述慶組織的鎮軍掌握了約一協的兵力,大概相當於華野一個混成旅三分之二的力量。
姚雨平已經是華野里立場最傾向同盟會的人了,但哪怕是他,都認為陳其美的安排很不公道。
徐紹楨領導秣陵關起義完全失敗,第九鎮的殘存兵力,肯定遠遠低於華野。如果徐紹楨做了江浙聯軍總司令,那麼華野難道要聽從他的指揮嗎?
先鋒隊從成立至今,多數時候是被同盟會內的革命元老們視為激進,這被人家說軟弱、說保守,的確還是第一回。
沙淦卻說:「我有一個好朋友韓恢,他也是傾向無政府共產主義的革命思想,同時還是第九鎮的將士,原來是趙聲的舊部,目前正在鎮軍內做敢死隊長。韓恢很主張激進政策,鎮江光復以後,我和韓恢有些來往,我可以幫君漢聯絡到韓恢,對你們去鎮江一定有幫助。」
「對!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華野北伐軍開拔以後,是要去鎮江嗎?」
「北伐軍剛到上海,這叫初來乍到,不方便挖陳其美的牆角。而且寶琛兄留在滬軍都督府做參謀,跟華野互通聲息,對我們幫助更大。」
沙淦直言:「陳都督已經分電江蘇都督程德全和浙江都督湯壽潛,提議組織江浙各處聯軍,會攻南京,還準備推舉第九鎮的統制和圖書徐紹楨為聯軍總司令,在鎮江設立聯軍的總司令部。」
陳翼龍、沙淦、韓恢這些人,都和李大釗、陳獨秀兩位先生有私交,只是當時的時勢決定了,弱小的激進黨人們,如果要用武裝鬥爭的手段推行社會革命,就只有一個下場,就是被袁世凱直接肉體消滅。
「寶琛!咱們太久沒見面了!」
「這件事,阿文你現在是北伐軍的總司令,你以為如何?」
「這……?哈哈,這有什麼?我們正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來討論先鋒隊的革命綱領,你這樣鬧一次大新聞,對先鋒隊來說,反而是好事。」
「林淮唐、林時爽、林覺民、林之夏……還有現在鎮江那個鎮軍都督林述慶,也是福建人吧?林姓果然是八閩大姓。」
沙淦的突然到來,是令林時爽喜出望外。
成城學校的老同學異地重逢,林時爽的喜悅之情可想而知。
林時爽哭笑不得,將潮梅總農會、潮梅總工會的一系列革命政策和社會改革成果,全部介紹給沙淦聽了以後。
第九鎮的鎮司令部和第十七協駐紮在江寧,但是第十八協是駐紮在鎮江。就在第九鎮秣陵關起義被張勳鎮壓的同時,第十八協的五營新軍卻在鎮江取得了起義的勝利。
「不過以君漢眼下的聲望,我和林述慶是遠遠不如望你的項背了。」
林淮唐敲著桌面,好像一副深思熟慮的表情,他的思緒飛得很遠,又關心著劉師復去聯繫製造工人同盟會的事情,還想著庄和-圖-書文統留在上海組織上海總工會的事。
林淮唐拉住沙淦的手,問道:「寶琛兄,你想直接參加北伐軍嗎?我個人是認為你留在滬軍都督府幫助我們,作用更大,但具體怎麼樣,還是應該看你的個人意願。」
「君漢尚不知道吧?最近坊間有這樣一個說法,說林淮唐、林時爽、林述慶三個人,是福建三林,又叫革命三林。」
「如果這是革命黨人一致的民主推選,我肯定是支持的。我們是革命黨,不是軍閥,不能以兵力的強弱來決定誰來領導誰,否則與綠林土匪何異?甚至即便綠林,還講究一個江湖地位、道義名聲,絕不會純以兵力強弱決定誰來坐第幾把交椅。」
韓恢在同盟會內資望不低,其實他也參加了黃花崗起義,只是起義失敗時,韓恢跟隨黃興一起撤去了香港,所以林淮唐對他沒有多少印象。
不止性格暴烈的方聲洞不滿意,就連溫和的林時爽、陳更新,還有老同盟會出身的姚雨平都皺起眉頭。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屬於另外一番故事。
「寶琛兄不相信咱們先鋒隊的革命決心,認為咱們還是太軟弱嘞!阿文,來,你給他介紹介紹,就談談潮汕那邊的情況。」
在另一個時空,韓恢作為同盟會中的社會革命激進派,最後反而是加入了朱志堯創立的工黨。這個工黨,在歷史上原本是一個奉行類似工業黨主張的那種實業傢俱樂部而已,但是後來韓恢等一批真正推行社會革命的激進黨m•hetubook.com•com人加入工黨后,就把工黨真的搞成了一個具有革命性質的工運黨派。
他們這位東京成城學校的老同學,方才慚愧起來:
方君璧優先給林淮唐倒好了茶水,不過林淮唐還是推脫一番,將這杯茶遞給了沙淦。小姑娘藏不住心情,臉上難掩的失望,讓眾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連方聲洞都哈哈哈嘲笑起來,被他哥哥方聲濤揪住衣袖,才收斂幾分。
林之夏是福州人,和林時爽關係很深,他從福建武備學堂畢業后就到第九鎮做了軍官,據說鎮江光復,林之夏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中國精華薈萃的大上海,果然在這裏遇到的人物,遠比廣東和福建多,像陳翼龍、沙淦、韓恢這般激進的革命者,即便放在二十年後,也是可以承擔起社會改造革命重任的革命家。
「我看江浙聯軍、江浙聯軍,華野來自廣東、福建兩省,又不在江浙範圍內,我們就不必去參加這個江浙聯軍吧?只用派一個代表到聯軍司令部去,做做聯絡工作就可以。」
從兵力來說,這和華野北伐軍一萬六千人左右的總兵力,自然相差很大,也無怪乎在場的眾人,對陳其美私相授受徐紹楨為聯軍總司令一事,都有憤憤不平之感。
林淮唐大笑:「哈哈!這是模仿武昌那邊,蔣翊武、孫武、張振武首義三武的說法吧?」
林淮唐嘆道:「可惜寶琛兄在滬軍都督府還有要職,若能聯繫上那位傾向激進革命的韓恢同志,我們倒是可以讓他負責聯絡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