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三十三章 金陵遂永窮矣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三十三章 金陵遂永窮矣

在紫金山的另一側,林淮唐手臂上還扎著繃帶,白色的布條上滲出黑紫色的血漬,下面是微微乾涸結痂的深色傷痕。
江寧城內人心惶惶,陰鬱倉惶的氛圍籠罩全城,重重的陰霾和灰霧,讓滿城裡的居民瑟瑟發抖,旗人們都想起六十年前洪楊攻破江寧城時的慘狀。
韓恢接著報告說:「徐總司令、林司令、陶參謀長、方旅長,清軍緝私營總兵統領王有宏已被我部擊斃,除了困守天堡城的二營緝私營殘兵和一營旗兵以外,敵在紫金山上完全喪失可戰之兵。」
最多是林淮唐以北伐軍普通士兵的身份,在前線上可能有受傷的危險,但林淮唐的身手……考慮這個問題,還不如多考慮考慮林淮唐與北伐軍將士同衣食、共粗糲,帶來的巨大號召力。
另一個,則是林述慶考慮林淮唐如果一直在前線作戰,萬一受傷怎麼辦?甚至有戰死的風險。還是調回安全的司令部,做參謀比較合適。
只是不等林淮唐出言拒絕,方聲洞就已經搶著為他答應了下來。
傍晚時分,天氣又轉冷,林淮唐外面披著一件大衣,同敢死隊隊長韓恢一起到聯軍司令部彙報戰果。
同在聯軍司令部內的參議林之夏讚賞道:「復炎此www.hetubook.com.com戰,打出了鎮軍敢死隊的威名,王有宏也算清廷著名的悍將,死在你們手上,死得其所。」
林之夏蹙眉反駁:「璞青,你糊塗。天堡城戰鬥,沒有君漢先生振臂一呼,不唯浙軍支隊要潰滅,鎮軍、蘇軍、敢死隊,都要受到巨大的損失。還可能因此影響其他戰線的作戰,牽絆全局,如此戰功,司令部給君漢先生髮表一個委任,怎麼能說是特殊待遇?」
聯軍司令部的選址,沒有像南線的華野司令部那樣靠前,但位置比起龜縮江寧城內的張人駿、鐵良和張勳,也算靠前得多。
孝陵千樹紫金山,王氣蔥蔥碧漢間。
林述慶隨即拍板決定:「那好,就這樣,聯軍司令部會給君漢先生髮表一個軍功狀。我們以聯軍名義先把軍功狀呈遞給聯合指揮部,還有媒體,然後再由聯合指揮部發表君漢先生的委任狀,怎麼樣?我看可以調君漢先生到司令部做參謀。」
但城裡的其他居民,特別是一些新式學堂里的青年學生,卻私下傳開了當年曾國荃打進天京城后的種種屠殺故事。
但這是外人不懂得先鋒隊的體制罷了。
山川綽綽,人影浮動,日到傍晚,天堡城和*圖*書、孝陵衛、雨花台的戰況越趨激烈,江防軍正在雨花台後的聚寶門做最後集結,張勳把城內全部的生力軍都集結於此,又派心腹部將趙榮華帶領督戰隊,手持鬼頭大刀親臨火線,誰敢後退,不死於民黨亦死於督戰隊之手。
徐紹楨作為江浙聯軍的總司令,只是站在那裡一言不發,他心思深,雖然惡感於華野,但也無意公開和這股勢力強大的北伐軍作對。
林述慶不能決定,就直接問林淮唐:「君漢先生願意接受司令部的發表委任嗎?」
若【黨】的早期發展過於順利,特別是在軍政兩界擷取的職務資源過於豐富,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得革命黨被革命軍所吞噬,或革命黨淪為一群將軍、官僚、政客的俱樂部。
林淮唐淡淡說:「淮唐身為北伐軍的普通一兵,不過恪盡職守而已。」
甚至為了保障先鋒隊對華野軍隊的領導權,林淮唐還更傾向於不擔任軍政要職,而只擔任先鋒隊的組織職務,如此才能形成先鋒隊領導華野和農會、工會各類組織的慣性。
韓恢又趕緊說:「林司令!我們在紫金山上激戰時,敢死隊的將士們一致推舉君漢先生做了突擊組組長,林司令,是不是應該發個委任狀m.hetubook.com.com,確定一下這件事情?難道真要君漢先生一直做普通一兵馬?」
他主動站出來,同林淮唐握手:「君漢先生!慚愧,我們這些躲在司令部里的官長,在君漢先生的面前都要感到慚愧。」
如今先鋒隊的組織嚴密程度,一日勝過一日,章程越發完善起來,林淮唐身為先鋒隊的總隊長、身為執委會的核心人物,完全可以靠這個職位掌握全隊全軍的領導權。
有同盟會的秘密黨人,還在城內分發曾國藩幕僚趙烈文的《能靜居士日記》和譚嗣同的《仁學》,趙烈文親眼目睹幾十年前湘軍破城時「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擔,又無窖可挖者,盡遭殺死,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余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遠,其亂如此,可為髮指」的殘忍場景。
但江浙聯軍的核心人物是林述慶,林述慶又很受到林之夏的影響,對華野本來就抱著較善意的態度。
「一定接受!總隊長,這是聯軍將士對總隊長的認可,全國輿論也希望你接受啊!」
司令部里已經點亮燈火,徐紹楨雖然是聯軍的總司令,但他能和_圖_書力有限,手上又沒有兵,負實際指揮作戰責任的其實還是鎮軍司令林述慶和他的參謀長陶駿保。
林淮唐並不居功,他著力在鎮軍袍澤將士們的面前,表現出一番大公無私的胸襟和作風。這樣的做法,也確確實實博得了林述慶、林之夏等人的好感。
鎮軍的參謀長陶駿保做過清廷的道台,官場經驗就比這幫心無他腸的耿直軍人豐富得多。
畢竟現在是1911年,革命軍和革命黨都剛剛草創而已,先鋒隊很大程度上還不是一個深入群眾、深入國民的群眾組織型先鋒黨,而是高度依賴卡里斯馬型領袖的個人權威。
滿人們恐慌著革命軍一旦破城,那麼太平軍當年屠盡滿城的歷史就將重演;江寧城的父老們,卻懷揣著對數十年來清軍屠滅南京的遺恨,特別是青年人們,幾乎是翹首期盼著革命軍的入城。
鎮軍里沒有那麼軍校畢業的參謀軍官,自然也沒有華野那樣完善的參謀處架構,陶駿保一個人負責了聯軍司令部大多數的庶務工作。
林淮唐聞之苦笑,被方聲洞這麼一說,他似乎都不便拒絕起來了。
林淮唐卻有他自己的考慮,便淡然笑道:「林司令的好意淮唐心領,但是軍功狀、委任狀可以發表,司令部的差遣大和圖書可不必。淮唐既是以普通戰士的身份參与北伐,就不該離開前線。如若司令部一定要對我有所委任,就請任我為敢死隊的副隊長吧。」
林述慶想的十分周到,一個是他顧及到林淮唐是華野軍人,並非江浙聯軍的軍人,雖然天堡城戰鬥主要由聯軍指揮,但也不應該由聯軍司令部發表他的軍功狀和委任狀,而應該通過聯軍和華野的聯合指揮部來做這件事。
陶駿保凝神看著林淮唐說:「現在記者都在盯著君漢先生,雖然林司令是想保護好君漢先生的安全,但若弄巧成拙,讓輿論以為這是在給君漢先生特殊待遇怎麼辦?」
其實林淮唐還真是不在乎這個委任狀,可能外人都覺得他林淮唐,肯定是汲汲於通過江寧之戰的軍功,迅速重歸軍政界。
只有徐紹楨不以為然,暗自嘖嘖,反為聯軍領導權可能被華野篡奪的風險感到擔心。
「天堡城前方的全部營壘,已被敢死隊炸毀。」
韓恢靦腆地說:「戰鬥的勝利,過半功勞在華野衛隊長孫寧和林淮唐先生的身上。」
在譚嗣同的筆下,他記錄了光緒年間,他遊學南京時聽說的「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入于湘軍,而金陵遂永窮矣。至今,父老言之,猶深憤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