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五十五章 江北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五十五章 江北

林淮唐手指在地圖上點來點去,最後食指還是用力落在徐州的位置上。
當時,駐紮壽州的清軍共二千餘人,革命的武裝力量與清軍不相上下,而士氣高昂,則遠勝清軍。14日晚,壽州城內外革命軍一齊發動,聲勢浩大,地方文武官吏聞風潛逃,清軍懾于革命軍聲勢,不敢出而抵抗,經過勸說,均繳械投降。第二天全城懸挂白旗,商店照常營業,壽州遂告光復。
「蔣雁行手裡有一支十三混成協,這是北洋系的武力,這個江北都督府成色如何可想而知。上個月南社的學生周實、阮式回鄉到淮安府的山陽縣發動革命,都被知縣姚榮澤殺掉,還有淮安府的一個學生陳興之收容潰兵到清江請求收編,竟然也被蔣雁行殺害。」
姚雨平又說:「今年江北又發大水,農民歉收,民變四起,蔣雁行還將手下官兵都派往各屬鎮壓,清江浦的兵力不強——對了,上海南社的柳亞子請陳其美出兵江北不成,還把求援信送到咱們這裏來了。」
林淮唐抬起頭,冷冷道:「必須剷除掉這伙反革命匪徒,掃清津浦線側翼的威脅。」
武昌起義后,坐鎮清江的江北提督段祺瑞被調走,地面混亂。1和*圖*書1月4日,原標掌旗官、同盟會員龔振鵬與隊官趙雲亭起義,率數十人入城攻道台衙門,不克。6日,新軍大隊攻城,士紳開城歡迎,不料新軍入城后即大肆劫掠,龔、趙無法控制,起義變成了兵變。
目前參謀處的作戰計劃,是以第一路軍前進至徐州,討伐盤踞山東的北洋軍第五鎮,以第二路軍前進至蚌埠,討伐阜陽一帶的倪嗣沖部安武軍。
啪嚓一聲,林淮唐把鉛筆折斷在手心裏,解決江北以後,和北洋軍的交手便迫在眉睫啦!
「柳亞子?給他回信,說北伐軍一定主持公道,我們一定會消滅掉所有的反革命匪幫。前線還有哪支部隊方便調動過去?」
「第五鎮?北洋六鎮的老牌勁旅呀。行,先調第二師解決江北問題,我們要鞏固後方以後,在徐州好好試試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到底有多大威力。」
武昌起義之前,還有壽州革命黨人張匯滔、張綸、紳士王慶雲等,即以辦地方保衛團為名購買武器,以農會為總機關,籌備武裝起義。武昌起義后,張匯滔、王慶雲等立即召集鄰近各縣革命黨人開會,籌劃響應。
在合肥獨立的同一天,皖南蕪湖也宣和*圖*書告獨立,成立軍政分府,公推吳振黃為總司令。此外,田仲揚、田叔揚兄弟發難於臨淮。方珞舟等起義于定遠。程恩普、盧鏡寰則組織民軍聯合淮上軍光復潁州。總之,各州縣民軍四起,省城安慶「已同孤注」。
從浦口出發,沿著津浦鐵路北上,北伐軍三個師一個獨立旅,將近三萬人的滾滾大軍,戰鬥力和列強的陸軍比起來當然還差得遠,但在年輕的南方新軍和草莽的會黨民軍襯托下,已經稱得上勁旅跟鐵軍。
江防軍已經被林淮唐徹底消滅掉了,安慶方面,雖然原來駐紮有一個新軍第三十一混成協,相當於是一個混成旅的兵力,但是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安徽后,安慶革命黨人策動了新軍起義,即便被安徽巡撫朱家寶鎮壓,但也使得朱家寶手中兵力嚴重不足。
與此同時,合肥也宣告獨立,成立軍政分府。當時駐合肥巡防營管帶季光恩和知縣李維源,看到清廷大勢已去,經革命黨人的幾度勸說之後,終於贊成革命,宣布廬州獨立,組設軍政分府。
北伐軍被編組為兩路軍,第一路軍由第一師和第二師組成,也是北伐軍的主力部隊,司令是林時爽;第二路軍和*圖*書由第三師和獨立旅組成,司令由林述慶兼著,他這個總司令主要是名義上的,實際工作還是以做第二路軍司令為主,總司令部的工作就交給了林淮唐和參謀班子。
兩排羅馬柱,支撐著雨廊和月台。水泥拱頂上,有簡單的裝飾性圖案。它們都是幾何圖形,依稀可見。
壽州光復后,立即成立淮上軍司令部,著手改編軍隊,最後編定步兵十八營,馬隊一營,炮隊二營。推王慶云為總司令,張匯滔、張綸、袁家聲為副總司令。淮上軍除留一部分守衛壽州外,其餘分兵三路向皖北各州縣推進,很快光復六安、懷遠、鳳陽、蚌埠、霍丘、阜陽、渦陽等地。
「士雲,淮安目前是什麼情況?」
轟隆隆、轟隆隆……
第一路軍的兩個師,在到達徐州以前應該戰事不多,可以從中抽調一批部隊東進,掃滅江北的北洋軍第十三混成協。」
「北伐軍里參謀地位很高,你們掛著作戰參謀這塊金光閃閃的牌子,就得跟上君漢先生的腳步。」
從浦口到津浦線南段在安徽省境內的第一個重鎮滁州,北伐軍沿途所過無堅城、所遇無勁旅,只有少數巡防營開槍抵抗,但人數很少,根本不能成為北伐軍的和-圖-書麻煩。
安徽省內各州縣民軍風起雲湧,處處高舉革命的旗幟,朱家寶的命令連安慶城門都出不去,遑論出兵抵擋北伐軍。
浦口車站在林淮唐的記憶里,更多是朱自清文字描繪的地方,是朱自清父親爬過的地方。其實,這是一段很短很短的距離,穿過四條鐵軌便可以爬上那邊的月台。這一道鐵軌和另一道鐵軌的距離不過一米多。
火車的信號燈,倒插著的箭頭的標記,倒是醒目。車站內,發車速度越來越快,火車輪子從鐵軌上摩擦過去的聲音,響徹在北伐軍戰士的耳朵里,就是一聲聲敲開北方大門的鼓點。
姚雨平給林淮唐做起了大管家的工作,他拿著手抄筆記本寫寫畫畫,向林淮唐介紹了江北一帶的反革命情況:
總司令部剛剛從浦口總兵站前移到了滁州的火車站,參謀班子忙得不可開交,各種各樣的訊息和工作溢滿耳目。
變兵很快被未附義的北洋軍隊驅逐,士紳們推江北督練公所總參議蔣雁行出來主事。蔣雁行是老武備出身的北洋系人物,他在清江浦表面上召開光復大會,宣布成立江北都督府,實際上還是假光復獨立之名,行緩兵之實。
袁項城,也讓我看看,那吹破天的www.hetubook.com.com北洋六鎮究竟有什麼本領吧。
北伐軍戰士腳下的鐵軌,因為交叉,顯得有些雜亂。而遠方,是筆直的鐵軌,通向天邊,通向江邊,被樹木掩映的地方,也通向一個林淮唐夢中更美好的世界。
林淮唐作為實際上的總司令部主持人,也多虧了他精力超人,每天只睡覺休息四個鐘頭,白天除了吃飯總共花十分鐘以外,全部時間都砸在軍務上,這才能把近三萬人軍隊的後勤、情報工作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北伐軍佔領滁州以後,津浦線南段,嘉山、臨淮關、蚌埠、沭陽、宿遷、南宿州、懷遠等等地區,完全處在了華野的攻擊範圍之內,沿途沒有任何一股可堪一提的清軍部隊可以阻擋北伐軍的繼續前進。
「清軍在淮南沒有多少實力,但在淮北倪嗣沖的安武軍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在津浦線中段,山東方面,北洋軍還有一個實力特彆強大的第五鎮,也是重大威脅。
剛從南京陸軍中學借調過來的一批參謀,還不習慣林淮唐的工作作風,一伙人叫苦連連,參謀處的作戰主任李濟深大笑起來:
反而是在津浦鐵路的東面,也就是江蘇省的蘇北一帶,還有一支屬於北洋軍系統的第十三混成協駐紮在淮安府清江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