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一百零六章 淮上軍之亂
林淮唐對他算是十足的信賴了!
年紀輕輕,就完成三級跳,就算是在青年將領多如繁星的北伐軍里,也算異數。
「騎兵營先出發!立刻追上去,跟我走!」
第三師師長楊若鈞和師指導林之夏皆拍案而起,大呼絕不可能,還是第二路軍的軍參謀長柏文蔚與張匯滔相交多年,堅定地相信了自己的這位老夥伴。
南京光復以後,鎮軍接受先鋒隊的改編,林述慶、陶駿保等人分別高陞,楊若鈞便又從標統升任鎮軍改編的第三師師長。
鎮軍和浙軍將士,都是清末以來新政重新打造集權中央的嘗試下,誕生的新軍武裝。他們顯然對淮上軍自行其是的作風,完全陌生,對於淮上軍在正陽關大捷以後,居然依舊不服從北伐軍命令,擅離職守的做法,更感到不能理解。
楊若鈞年紀輕輕,這個鹽城人在鎮江光復以前還只是第九鎮新軍一名輜重營隊官而已,鎮江光復時他帶隊將旗營繳械,因而被提拔為管帶,再到鎮軍參加南京光復之戰的時候,楊若鈞又被火線提拔為標統參与天堡城戰鬥。
大家都沉默下來,張匯滔喉嚨里好像梗著東西一
hetubook.com•com
樣,簡直說不出話來,淮上軍如此行動,豈非是為虎作倀,幫著袁世凱解圍徐州!當張匯滔雪夜奔入華野第二路軍司令部彙報淮上軍事變的消息時,林述慶等人無不為之震驚。
「所以我們的速度一定要快!」第三師師長楊若鈞斬釘截鐵道,「頌公,只要我們時間夠快,讓王慶雲和袁家聲措手不及,就能避免流血衝突。」
一百多匹戰馬飛馳而過,騎士們緊貼在馬背上,淮上北風獵獵,辛亥年的尾聲到底會導向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為什麼革命軍愈是勝利,阻礙卻變得愈加多了起來?就連我們的朋友、同志和袍澤,也會成為這種革命的阻礙嗎!
「淮上軍各部已在集結之中,王總司令他們發現我不在參謀處后,肯定會明白過來我是跑到軍司令部這邊了……他們行動可能會加快。」
淮上軍是捻軍的繼承者,也同樣是這種流氓遊民習氣的繼承者。
「……有!淮上軍第三路軍里有一些部隊,多是我老家壽州人,經過阜陽慘敗,大家痛定思痛也都比較接受先鋒隊的整頓改編。」
可楊和圖書若鈞的心還是冰冷冰冷的,即便截住,即便截住又如何?淮上軍會束手就擒接受先鋒隊的改編嗎?
林述慶當然不能任由他們將北伐軍轉交的一批軍械彈藥和餉糧帶走,不過更讓林述慶等人擔心的,則是現在還在淮上軍內做顧問的那批先鋒隊隊員,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先鋒隊執委會將北伐軍名義上的總司令頭銜,讓給了林述慶,又在兵力、兵器上對鎮軍大加補充,甚至把浙軍支隊改編的獨立旅也交給他指揮。
軍司令部中眾人相顧震驚,林述慶也沉下了臉,目光中是毫無掩蓋的震怒之色。
根據張匯滔報告的情況來看,就在第二路軍做重新部署的時候,估計淮上軍的主力已經開始轉移。
這位比陳更新、方聲洞還要年輕的師長,同樣雷厲風行,他跟林之夏立刻離開軍司令部開始部署堵截淮上軍的追兵。
他原來也是個熱血耿直的同盟會會員,可自從鎮江光復以後,可自從革命的旗幟不斷走向勝利以來,楊若鈞卻也越來越迷惑了起來:
張匯滔緊緊咬牙,他也知道淮上軍此時的異動對大局影響有多大,無奈僅能懇切請求和_圖_書:
「那就不能再等了!」
柏文蔚點著頭又看向林述慶:「頌亭,關鍵時刻可以由孟介策動淮上軍接受我們的繳械。」
王慶雲是立憲派的鄉紳,袁家聲是同盟會的留日革命黨,但他們的階級成分並不能代表整個淮上軍的階級成分,甚而是不能代表淮上軍領導團體的階級成分。
「好,張參謀長,我們也不想北伐軍和淮上軍之間發生流血衝突,關鍵時刻就要看你的了——在這以前,楊師長、陳旅長,我要求你們立刻改變部隊部署,原本調往徐州的預備隊先暫停一下行動,我們要先行向西追趕包圍淮上軍,不能讓他們自行其是。」
淮上軍本來就是由皖北捻黨集結而來的綠林武裝,紀律鬆散,良莠混雜,有切實革命的破產農民,也有混入其中的流氓無產階級,成分過度複雜,這才致使張匯滔一打阜陽的時候,全軍失控搶掠數天,遭致被安武軍反撲的大敗。
楊若鈞揚動馬鞭,空氣中盪了清脆的一名爆響,第二路軍的騎兵戰士們旋即踏馬跟進,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散亂的蹄印,層層疊疊,直到遠方。
皖北一帶地形開闊,捻子們又多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本地人,熟悉地理,真要追上也絕沒有那麼容易。
第三師師指導林之夏補充道:「總司令部一直要求我們出兵支援徐州戰場,部分預備隊已經開回津浦線北上,這種時候淮上軍出了問題……」
林述慶如此老實誠懇的人,都難免憤憤道:「王慶雲怎麼想的?烈武,淮上軍現在各部都駐紮在哪裡?」
自宋代以來,曾經富甲天下的兩淮地區在經濟上走向解體。這塊黃河的傷疤,幾百年來都流出岩漿般的膿液,毒害著一方百姓,並潛移默化造成一種移風易俗的效果,使得皖北百姓出現了非常強的流氓遊民習氣。
林述慶以為自己也算對得起先鋒隊方面的信任,在皖北側翼戰場屢戰屢勝,打敗了猖狂至極的倪嗣沖,穩定了安徽大局,奠定了革命軍進一步北伐中原的基礎。
「孟介,你坐下,慢慢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北洋軍連連潰敗,徐州大捷在望,這種節骨眼上淮上軍能出什麼事情?」
這種關鍵時刻,眼看著北伐軍在徐州合圍殲滅第五鎮的企圖就快要實現,這種關鍵時間、這種關鍵時刻……
柏文蔚低聲說:「淮上軍靠近潁上一側
和*圖*書……若他們真要躥往阜陽,事情就麻煩大了……」
天下雪片還在飄著,楊若鈞披上軍大衣外套,不住哈著熱氣。他是江北人,雖然是淮東而非淮西人,但也一直把淮上軍的兄弟們當成好同志、好戰友,他們自行其是的不告而別,讓楊若鈞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張匯滔口中苦澀:「王總司令和袁副總司令排斥先鋒隊派來的指導員,淮上軍上下的弟兄們也都很反感第二路軍要求嚴格軍紀的整頓,再加上幾個同北面有聯繫的紳士從中作梗……王總司令一時不察,竟然決定帶淮上軍脫離北伐軍,獨自前往皖西北一帶尋求發展。」
浙軍獨立旅還沒有接受先鋒隊的完全改編,林述慶對關鍵時刻陳儀是否會服從命令也不敢確信,所以攔截繳械淮上軍的重任,就交到了楊若鈞的手上。
楊若鈞用他的餘光一瞥,還能看到第三師的其餘部隊正在迅速展開跟進,師指導林之夏正指揮步兵隊伍往潁上一帶跟進,究竟能不能截住淮上軍就看他們的速度了。
林述慶抓起大衣起身,柏文蔚則又攔住他一次,接著問張匯滔說:「孟介,淮上軍里有你信得過或者可以確保可靠的部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