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一百四十三章 黑白紅
從煙台出發的四方面軍行動本來就非常倉促,藍天蔚和謝葆璋抵達煙台以後,首先處置了王傳炯等一批動搖的立憲派人物,把煙台政權重新確保到了革命黨手裡。
年輕的士兵,高昂的士氣,還有精湛的德國工藝製造出的優秀武器。隨軍者還有一些德國記者和來自奧匈帝國的記者,戰鬥還沒有打響,德國人就開始肆無忌憚地炫耀自己,氣焰囂張,猶如他們的遠祖闖入羅馬時一樣,日耳曼蠻族即將在較古羅馬帝國更古老的土地上,重演一番汪達爾主義的盛況。
所以這次在山東,藍天蔚是比較注意團結立憲派士紳的,甚至他也顧及到膠濟線是德國人勢力範圍這點,在四方面軍行軍過程里,一直都嚴令各部絕對不能進入沿線範圍之內。
德國軍隊行動迅速,即將贏得一場輝煌的勝利,讓整個世界為德意志歡呼,並讓中國人在一千年的時間里不敢對德國人側目而視。
商震也很放鬆:「革命軍氣勢如虹,今天胡運是當真該終結了!」
藍天蔚受到同盟會的壓力,他需要儘快率領四方面軍出發,擴大煙台軍政府的佔領區。南京方面的要求,甚至是希望藍天蔚能夠佔領濟南以北和黃河以南的全部地https://m.hetubook•com•com區,用以阻擋先鋒隊的武裝繼續向北擴張。
然而他的審慎小心,並不能對德皇陸軍造成任何影響。
可是在這之後,代表同盟會利益的藍天蔚和代表先鋒隊利益的謝葆璋,意見便發生了很大衝突。
藍天蔚和謝葆璋一急一緩,兩人主張差距很大。但藍天蔚作為四方面軍的總司令,手上又控制多數的軍隊,更為致命的是煙台臨時軍政府的革命者們多為同盟會成員,對先鋒隊的社會革命政策還很不了解,在藍天蔚和謝葆璋中間,當然更傾向於選擇聽從藍天蔚的命令。
執委會的命令是讓謝葆璋首先確保煙台的安全,上海的組織正在集中一批政工人員,這些人很快就會通過海運抵達煙台,幫助他展開社會改革的工作,真正深入民間,在膠東半島上建立起完善的農會、工會組織體系,用以創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煙台革命政權。
「黑、白、紅……?這是什麼旗?德國旗?德國人來幹嘛?」
最起碼在剛開始的幾天,情況是這樣的。
造型優美的尖頂鐘樓下,火車轟隆作響,鍾錶樓的那一抹藍色滲透進天空,屋頂的紅色,外牆面的淡黃色再加www.hetubook.com.com上由石塊砌出的基座和門窗券型外框構成的裝飾,都顯出德國建築藝術獨特且卓絕的風格來。
如果南方的叛亂武裝還不識相的話,再對他們發動進攻。
東亞的德皇陸軍駐軍也已經換裝了原野灰色的新制服,普魯士尖頂盔在冬日照耀下光彩熠熠。
「孩子們,這不是一場戰爭。我的孩子們,陛下要求我們在中國人面前展示文明世界的武力,僅此而已,一場武裝遊行!」
「啟予,勝利在望啊,以軍學論之,北洋軍蝟集濟南一城,缺乏騰挪空間,全軍覆沒只是時間問題。」
一切都在總督的掌握之中。
山東已有一部分達官貴人,避難於這座殖民地城市裡,他們同樣欣賞著德國人統治下井井有條的青島市政,對街道上的立體凹凸感以及色彩的層次感,都有發自骨子裡的喜愛,卻好像沒有人意識到,哪怕德皇向青島投入數以千萬計的馬克做投資,這座城市——一道名為殖民地的傷疤,也不過是在給中國的腹地放血,使一個民族陷入長久且無力的失血狀態。
在這以前,總督又認為必須適當性地向中國人展現德軍的威力。作為海軍出身的指揮官,他也認為煙台十分重要,只可和_圖_書惜英國人不大允許德軍佔領煙台,可是賣爾瓦德克總督已經聽說了煙台參与革命,並且派出軍隊向濟南前進的情報。
商震原本是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的學生,但他在校期間的革命活動過於突兀明顯,很快就被校方以「煽動革命」的罪名開除學籍,不得已輾轉到瀋陽辦學校,因此與後來在東北策動革命的藍天蔚有了聯繫。
青島火車站建於1900年至1901年,由德國人魏爾勒和格德爾茨設計,山東鐵路公司承建。最早的建築主要由鐘樓和候車大廳兩部分組成,具有德國文藝復興時建築風格。
海軍大校賣爾瓦德克去年年底,剛剛接任他的前任托爾柏爾為膠澳總督。他還並不完全熟悉中國的內部事務,但這也絕不妨礙賣爾瓦德克總督向他的士兵們宣布:
最終謝葆璋勸阻不成,藍天蔚便獨自帶領著煙台臨時軍政府的大部分武裝,離開了煙台,一路向著濟南進發。
但看來中國軍隊並沒有給德軍士兵任何緊張感,他們排成整齊的隊列登上火車,嚴格的紀律與普魯士式良好的軍隊組織,哪怕在這遙遠的殖民地也能保證德軍的組織效率,只是偶爾士兵之間的嬉笑打鬧,還是讓人感到這不是一場戰爭m.hetubook.com.com,而只是一場向野蠻人示威的武裝遊行而已。
按照德軍此時的條例標準,野外作戰的軍隊應當使用蒙皮將金屬制的尖頂盔整個罩起來,以防止反光的頭盔成為敵人槍口下的靶子。
「我們要攻擊煙台的叛軍,擊潰他們或者消滅這些土匪,只可惜英國人絕不會允許我們直接佔領煙台。但我相信——這已經足夠讓中國的叛亂武裝認清現實,他們不被允許繼續向山東省的腹地前進了。」
但謝葆璋收到的命令便與此截然不同,執委會並沒有催促他立刻參与進攻,事實上謝葆璋掌握的艦隊和海兵武裝,短時間內也無力挺進山東腹地。
除了這些人以外,煙台就只剩下謝葆璋臨時組織起來的一個水兵營負責防衛,還有煙台海校的幾百名學生,也臨時參与到了防衛工作中。
膠濟線鐵路縱橫分佈,德皇陸軍乘上列車,張狂西行,他們恐怕是確實沒有將中國的革命家放在眼裡。
德國軍隊已經出發,賣爾瓦德克總督顯然沒有認真對待中國軍隊的想法。但好在他身為德意志帝國的海軍大校,更以海軍方面的意見為重,因此沒有立刻要求德軍從青島南下攻擊南方的叛軍,而是命令德國軍隊首先確保整條膠濟鐵路的沿線地區為「和_圖_書非交戰區」。
去年,也就是1911年初,商震被保送進瀋陽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編入彭家珍任隊官的學兵營前隊。通過彭家珍,商震認識了新軍第二十鎮統制、東北同盟會領袖之一的張紹曾,參加了馮玉祥、施從雲等創辦的「武學研究會」。武昌起義后,商震回到舊遊之地遼陽發動起義,因事不機密,走露風聲而失敗,最終不得不和藍天蔚一起渡海南逃到上海。
藍天蔚舉起單筒望遠鏡,看向濟南的方向,心潮澎湃:
應該說藍天蔚還是比較謹慎的,他在東北已經經歷過了一次慘痛的失敗,付出無數同志流血犧牲的代價。
借口,事後找一個就行了,或許中國土匪擅自進入護路區並破壞了膠濟鐵路,就是一個很完善充分的理由。
從煙台出發的四方面軍還在萊州附近,藍天蔚和商震已經帶走了煙台大部分的軍隊,包括從上海坐船趕到煙台的一個旅,還有由煙台本地武裝改編來的一個團,總計約有四千多士兵。
借口這種東西,即便在歐陸對德國人來說都不是那麼重要,更何況是在文明之光尚未波及到的遠東地區呢?
藍天蔚點點頭,他扭過脖子,準備收起望遠鏡的時候,卻意外地在南方的地平線上,看到了出人意料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