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九章 複員戰爭(二)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九章 複員戰爭(二)

姚雨平又問道:「書記長,我和克公私交甚篤,雖然同盟會和社會黨之間發生了不少事情。但克公絕對不是敵視我們的人,這次裁兵計劃,本來立憲派和北洋那些人,都是準備向咱們社會黨開刀的,但皆被克公擋了下來。只是若我們始終堅持不裁軍……在政治上恐怕影響很壞。時間一久,克公也是擋不住輿論的攻擊和要求。」
姚雨平說道:「最近在克公感召下,又有一大批實力精良的士兵主動離開了軍隊,江蘇一些高級軍官,官如第二師師長朱志先、第五師師長劉毅等,都相繼要求撤銷師部,解甲歸田。」
這樣算下來,南方各省都在一片火熱的裁軍熱潮裡頭,確實便顯得堅持沒有進行裁軍的社會黨鶴立雞群。
姚雨平又給林淮唐遞了一份南京留守府發表的政府公告,說:「這是克公發表的就任通電。」
此時袁世凱政府也很缺乏經費,實力不足,除從政令,輿論上督責南方盡量壓縮編製外,對操縱南方各軍尚力不從心。所以,各省對軍隊裁遣事宜仍擁有相對獨立的權力。唯各省政情不同,裁軍的方針方法也不盡相同。
聽到這裏,林淮唐不禁長長嘆息一聲,同盟會中固然混進去不少用心險惡的反動派,但也有黃興這種真正君子欺之以方的好人。
黎元洪的部下黎本唐寫信給陸軍部次長蔣作賓說:「湖北自去秋俱義,軍隊甚為複雜,歷經裁汰,尚剩八師,兵士雖不足八師之額,而官佐則額數皆備,且又全系出力人員,m.hetubook.com.com目前擬歸併五師,尚多掣肘,如三師則更困難矣。」
福建軍隊不多,除裁去一些舊軍外,保留了十四師,依舊由許崇智任師長。四川有兵五師,但蜀、渝對立,局面很混亂,還未實行編並。貴州則以滇軍二團為骨幹,驅散了北伐黔軍,編為國民軍三十營。雲南除裁遣部分舊軍之外,保留新軍二師。廣西新軍在北伐的名義下全部被排擠出省,駐軍南京,陸榮廷所部均系巡防營,改編為二師。
浙江方面,由於光復會還保留著一定獨立性,而且自章太炎北上為袁世凱出謀劃策以後,袁世凱至少在表面上對待光復會的態度還是非常優容的。所以浙江裁軍不多,雖然將二師一旅裁併為一師一旅,但保留了巡防營四十營。
黃興是同盟會內一部分真心實意的革命者的代表人物之一,都覺得將來政治競爭,但能以政見相折衝,不願以武力相角逐,「倘再經一次破壞,波蘭、埃及豈可免耶?」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同盟會內部本來就日漸減少的真正革命者,大多數還都走上了解甲歸田的錯誤道路,真是白白將辛亥年無數烈士流血犧牲取得的些許果實,拱手讓人,白白葬送了。
林淮唐心中默默計算著社會黨已經掌握的地方政權規模,向姚雨平淡淡言道:「裁軍之事書記局有過一些討論,今天晚上召集黨中央執委會,我們到高昌廟再開個會討論這件事情。士雲,我們是有主張的,我們這一年革命積累下和_圖_書來的物質基礎,是可以讓我們戰勝反動派這一波『逼裁』攻勢的。」
李烈鈞的裁軍,主要針對江西省內的異己勢力。對於嫡系武裝,則是購置槍械,加強訓練,實際上反而充實了贛軍的實力。
林淮唐將電報紙攤在桌子上,微微掃了一眼:「……顧念留守一職,專為維持南方現時軍隊起見,原系暫設。興此心尚存,亦誠恐遽將經手未完事作均置不顧,或於大局轉致違礙,負我同胞。惟有暫羈將去之身,勉隨諸公之後,藉效棉力。俟布置略定,仍當歸息林泉,以遂初志……」
黃興的思考邏輯是認為,為了抵制列強利用借款監督中國財政的圖謀,革命黨人就有責任顧全大局,解除國家財政上的困難。他以為借款是因為財政困難,而財政困難又是因為軍餉負擔太重,因此,解甲歸田就成了避免借債亡國的愛國行動了。
江蘇方面,都督程德全在張謇引見下已經投靠了北洋集團。程德全依靠中央財政接濟,大事裁遣,蘇屬軍隊在很短時間內就被裁撤了半數以上。
林淮唐對黃興的做法,不以為然:「留守一職本來確是可以作為同盟會保存兵力的手段,但我看咱們的克強先生始終逃不過名之一字的局限。他以大局為重,想保住自己淡泊權位的美名,那就要忍受袁世凱的排擠、分化和種種打擊手段。同盟會上下,人人都缺少整軍經武、備戰應變的思想,如2不是我們社會黨人的存在,恐怕袁世凱早要開始對同盟會展開解和_圖_書體工作了。」
黎元洪也電京力爭。由於湖北軍隊風潮愈演愈烈,革命黨人一批批地傾向倒黎,黎元洪便也走上了投奔袁世凱的道路,試圖藉助北洋中央勢力來壓制湖北內部倒黎革命黨人。
只是革命也好,政治也罷,以民初的險惡態勢,本來就沒有留給好人的餘地。
安徽方面,都督孫毓筠雖然是同盟會出身,但他家庭背景非常優越,與前清舊官僚有很深的歷史關係,孫毓筠直接管轄的皖南一帶名義上保留一師一旅的部隊,但在袁世凱和段祺瑞的催促下,實際只有一旅兵額,裁汰兵員達三萬人之多。
湖南在辛亥革命以後擴軍至五師二旅,此時經立憲派都督譚延闓的裁撤,僅留剩餘兵隊及舊巡防隊一萬一千餘人,編為守備隊四十八營,分全省為六個守備區,只趙恆惕所率一團擴編為一旅。廣東方面,因為社會黨與廖仲愷主持的省府關係比較好,所以經何子淵的勸說,廣東裁兵之餘依舊保留了二師一旅的正規軍,然而餉糧困難的情況下,也很難說有多少戰鬥力。
到這地步,林淮唐反而慶幸起來了革命陣營統一戰線的破裂,他自言自語道:「再和同盟會統一戰線下去,可就真只能說帶不動、帶不動了。」
姚雨平還是勉力為黃興解釋了幾句,說道:「同盟會受袁世凱的利用和分化,克公實是別無他法……儘管他已經這樣做了,立憲派還在落井下石,橫加攻擊。他們誣稱南京留守一職妨害統一,指責克公有割據東南的野心,和*圖*書北洋的陳宧就說留守機關裁撤,民國即號稱統一。」
「早在南京臨時政府向北方移交政權以前,克公就已著手整編軍隊。」姚雨平接著說道,「除了社會黨系統的一方面軍和四方面軍他無力干涉以外,其餘北伐各軍,總共被整編為了二十個師。克公還是覺得有兵無餉,連這二十個師都不該維持,要接著裁兵,裁撤到只剩下八個師為止。這幾天,南京留守府除將鬧事索餉的贛軍繳械押回原籍外,又將桂軍六大隊及粵軍一部遣散回籍,浙軍全部調間原籍,同時也抓緊了江蘇本地區的軍隊的裁遣。」
目前社會黨控制著豫東地區、膠東地區、魯中南地區、皖北地區、蘇北地區、上海地區、常州地區、潮梅地區和閩南地區,總計九個地區國大政權。
只是蘇北一帶、上海周邊地區及常州周邊地區,由於政權基本掌握在社會黨影響下的地方國大手中,所以程德全控制的江蘇都督府無力干涉,依舊保持了較多數目的軍隊。
整體而言,南方各省的裁軍規模都非常大,只有李烈鈞控制的江西一省較有整軍經武的措施。李烈鈞不僅致力於裁遣遊民組成的軍隊,整肅軍紀,鎮壓兵變,而且十分重視軍隊的整補訓練,備戰應變。他將巡防營三十六營全部遣散,辛亥后擴編的十六標新軍也被裁減一半,還將洪江會組成的團隊士兵遣散,另行征補。
其中除上海地區,還有一部分政權被光復會所支配以外,其他地區的政權、軍權,基本上完全為社會黨所獨佔。m.hetubook.com•com而且廣東、福建兩省的都督府政權,也受到社會黨很深影響,可以視為是友盟地區。
湖北情況又不同,它是苜義之區,軍隊本來就多,加上為安置起義有功人員,民國元年三月間軍隊編至八鎮。黎元洪又竭力擴大一己權力,排擠、打擊革命黨人,致使軍隊風潮迭起,政治性暴動屢屢發生,裁軍進展不快。陸軍部允湖北保留三師,因困難重重,不得不求編五師。
林淮唐連連搖頭:「同盟會三巨頭,孫文、黃興兩位先生,看來都打定了功成身退的主意。只剩下一個宋漁父……呵,從前我們也算相談甚歡,不想漁父先生對付起社會黨來卻並不手軟。」
「唉,我們的克強先生,誰能救救他的腦子呢?」
黃興這種操作,屬實令人髮指。如果不是林淮唐對同盟會黨人的愚蠢早有心理準備,他還不得被氣個半死?
正所謂我不過下崗誰下崗,這種情操令人感動,這種愚蠢卻也讓社會黨人普遍感到憤慨。
「克公興對於江蘇駐軍的裁遣整編事宜作了規劃,準備于兩月內縮編兵數三分之一,餘下各部,一軍、二軍將劃歸段祺瑞執掌的陸軍部管轄,其餘除三十九旅劃歸山東外,都交江蘇都督統轄整頓。」
姚雨平回答說:「袁世凱發表克公為南京留守,按照剛剛發布的《南京留守條例》來看,南京留守直隸大總統,有維持整理南方各軍及南京地面之責任,明面上的權力很大。但南京方面已將財權移交北京,克公手中無餉,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只有裁撤革命軍隊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