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十三章 複員戰爭(六)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十三章 複員戰爭(六)

所以林淮唐這番大論「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供銷網路」的話,並沒有引起與會委員們的困惑。相反,大家聽完林淮唐、蔡綺洪、黃少通三人的討論以後,反而是被激發起非常強烈的熱情來。
這時中國的革命者,對於歐美正在流行的革命思潮,基本是縫合主義的照單全收,也因此,即便是如林淮唐這樣,公開提出國營農場、農民合作社的政策來,也不會引起多少人的震驚。
可以說在先鋒隊約半年的努力宣傳之下,且不說現在社會黨之外的黨外人士,對這些社會主義相關的概念名詞了解如何。最起碼,在社會黨的內部,相當一部分黨員是比較清楚這些概念的,對於中央委員會甚至執委會這種級別的核心領導人來說,那就更是熟稔於心。
「合作社對咱們來說不是新鮮東西了。」林淮唐指著劉師復說道,「汕頭工會的莫紀彭同志、林君復同志,很早就在汕頭工人中間開辦了消費合作社,用來穩定物價。汕頭工人消費合作社,是工人們各自投錢來開一個平價商店,那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們在江北也可以組織農民這樣做。」
但是先鋒隊這麼長時間,可不是一直閑著的。根據陳獨秀彙報的總結報告來看,僅僅是在民國元年即1912年這三個月來,中華書局便又多賣出去了一萬一千多本《激進社會主義ABC》,而這比起此前先鋒隊及其附屬組織,還有北伐軍,免費分發出去的大量宣傳材料,數值又顯得小許多了。
這樣在徹底打倒地主之前,即便社會黨掌握政權,並且以政府財政作為外部投資,也不可能普遍建立合作社。因為農民在完全沒有積累的情況下,他就不可能對合作社這種需要一點點先期投入的東西感興趣,哪怕初級合作社的先期投入已經是非常低了。
但是跟陳嘉庚關係親密的興閩銀行總經理黃少通,還有出身南洋商賈之家的蔡綺洪,兩人都對著林淮唐鼓起掌來。
「廢灶興墾,種糧植棉,這是解決一般複員官兵的主要渠道。我和阿文核算過一遍,僅此墾屯一項,就能安置不下數萬戶家和圖書庭。」
蔡綺洪跟著補充說:「還有江北本地的老百姓,也可以囊括進來。江北總農會應當協調江北土著農民,鼓勵他們組織初級合作社,然後與國營農場及複員官兵合作社共享農資和產品的供銷網路。」
在辛亥革命剛剛取得重大勝利的民初時代,即便是不曾存在過先鋒隊與社會黨的那條歷史線上,民初革命者們的思想也是五花八門的,其中並不乏社會主義相關的思潮。
民國的農民早已陷入過密化陷阱,普通農民在精耕細作中單位勞動生產率反而越來越低,也就是說扣除個人必要消費之後積累越來越低,再加上帝國主義和地主階級的剝削,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積累來添置生產工具。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高度「內循環」,比如土地積肥靠糞肥,完全依賴勞動者自己,結果惡性循環,越來越過密化,所有人的生活條件都持續下降。
「先協調農民發展互助組。」林時爽也拍手道,「農民們先在個體經濟基礎、家庭經濟基礎上自願互利,互換人工或畜力,共同勞動和*圖*書。這種事情其實農村本來就很常見,農忙時鄰里互相幫忙,就是互助組的雛形,社會黨的任務就是將這個雛形制度化,並且將它進一步發展成初級合作社的雛形。」
社會黨的朋友之中,最了解農場經營的肯定是陳嘉庚了。他在新加坡經營農場,可是獲利極巨。但陳嘉庚雖然有權旁觀社會黨全國一大的會議,畢竟不是社會黨真正的領導層人物,所以並沒有參加這次執委會擴大會議。
在這個中國歷史空前絕後的政治思潮混沌時期,林淮唐就算是把合作社的政策直接提出來,也不至於說就會立刻引起資產階級的全面反撲和圍剿云云。
「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要切忌一點,不能圖快、圖多、圖高級,蘇北的經濟基礎比較差,農業的生產要素主要還是勞動力,我們不能拔苗助長,要靠國營農場的模範作用帶動互助組自然發展為初級合作社。」
在民國元年以前,在辛亥革命之前,確實,像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階級概念、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等等的名詞,是不為中國革命者所熟悉的和_圖_書
林淮唐放聲大笑:「對,就是這樣,如此我們也可以通過國營農場為核心,帶動江北周邊地區,走向初步的農業生產合作化。」
林淮唐也很清楚,民初中國的經濟基礎極差,農業生產高度內卷化,農民又過密化到了完全依賴勞動力投入才能維持生產利潤的地步,這種經濟基礎,還是只有實現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生產積極性。
另一條歷史線上的中國,最後又回到了以家庭為基本單位進行生產的狀態,這便是原因。
要知道,康有為和梁啟超還想著中日合邦,孫中山還想著民國首都應該遷都到伊犁去,哪怕是被後世認為最為務實保守的袁世凱,也一度搞過衣冠復古運動,想要在幾年時間內就完全復辟漢服。
黃少通是社會黨的財經專家,他連連點頭說:「江北墾屯的中心是國營農場,外圍則是我們安置的複員官兵。由複員官兵組織低級別的勞力合作社、供銷合作社和生產合作社,自負盈虧。國營農場的農技、農機、水利,則為他們提供有償服務,這樣來提高他們的農業生https://m.hetubook.com•com產能力。」
說白了,1912年的中國,地主階級當然是有很多的,但能理解社會主義思想「危險性」的資產階級,才不過剛剛開始發育,未曾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飛速發展階段,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實在尚不成氣候。
至若同盟會一度希望將滿蒙出售給日本,換取革命經費,立憲派一度希望將西藏出售給英國,換取變法經費,這些後世看起來簡直越來越離譜的事情,在當時竟然沒有遭到多少人的質疑,也並未引起多麼大的震驚,于中亦可見到民初政治思潮上的開放、包容與混亂。
林淮唐侃侃而談:「除此以外,大家還記得嗎?《激進社會主義ABC》里,我寫到過社會主義下的農業經營模式。這一次我們廢灶興墾,在江北一帶發起大規模墾屯運動的時候,便可以將書中的社會主義農業經營模式進行具體的實踐。社會黨和華東國大政權,可以集中財力投資國營農場,再以國營農場作為經營的中心,向周邊墾屯的農戶展開合作化經營模式——比如向周邊墾屯農戶出租農機和技術服務,販售種子等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