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二十二章 徐州紀行(二)
胡恩燮因參加清軍鎮壓太平軍,積有軍功,被擢升為候補知府,但一直未獲實授,嗣又在江北等地辦理厘金,甚得漕運總督吳棠信任。卸任后回到南京,長期賦閑家居,此時驟得左委任,感激知遇之情是溢於言表的。
當時徐州利國煤礦的日產量為百余噸,年產量約在三萬噸左右。其銷售市場為南京、上海等地。當時既無公路,又無鐵路,煤炭是通過運河裝船南下。這些煤炭對於晚清剛剛起步的滬寧一帶的新興工業,在迫切需要能源供應的情況下,無疑是及時之雨。
「寇連長,麻煩你了。」
「為先生服務,是我的光榮!」
「呃。」寇英傑眼神閃動了一下,「我還沒提交過入黨申請書。」
寇英傑帶著幾名警衛在崑山上了車,他們奉命隨行保護林淮唐的人身安全。雖然說以林淮唐的身手,真遇到能讓他覺得棘手的危險情況,可能反倒需要林淮唐來保護這些警衛。
「寇連長是山東人?是怎麼加入南軍的?」
寇英傑楞了一下,但還是從容大方地回答:「君漢先生,我原是江北十三混成協的士兵,被第二師繳械以後,參加光復營做了光復戰士。」
林淮唐坐在從浦口開往徐州的火車上,最普通的車廂微微hetubook.com.com顛簸,二等車票給林淮唐帶來了一張勉強可坐的座位,煙塵揚起,瀰漫在狹小|逼仄的空間中,稍稍使他感到透不過氣來。
然而風雲突變,由於法國侵略越南,挑起了中法戰爭。一時警信頻傳,海疆戒嚴,從上海開始的金融風潮,波及沿海許多城市,以致銀根奇緊市場混亂,許多錢莊大店相繼倒閉,徐州煤礦存於錢莊的大批款項頃刻化為烏有。
「再往前,就要到徐州境內了。」
寇英傑卻指著車窗外,喊道:「先生,看,是淮河!我們要到符離集車站了!」
北洋軍精良的武器裝備和相對南方新軍來說技高一籌的戰術素養,讓當時的北伐軍革命官兵,很受震撼。
林淮唐握了一下寇英傑的手,微笑起來:「寇連長一定是位好軍人。」
以煤冶鍊鋼鐵,其質量大大超過原來使用的木炭,故蘇軾在欣喜之餘,寫了一首著名的「碳詩」,其前還有一則「小序」,序曰:「彭城舊無碳,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訪獲于州之西南白土鎮之北,以冶鐵作兵,犀利勝常雲」。
林淮唐感慨道:「我國家不能保衛自己的國防,政府就不可能穩定金融,無法穩定金融,則工業發hetubook•com•com展所需要的龐大資金便難以籌集。如此模式之下,無論官辦還是商辦,近代工業發展始終面臨一個極難有穩定收益的情況。本來左宗棠、胡恩燮計劃的很好,以徐州的煤炭結合利國驛的鐵礦,形成一個煤鐵工業複合體,這是極為正確的重工業發展思路,結果卻因為中法戰爭的緣故半途夭折。說到底,清廷無力保障國防,則一切工業化的發展,根本無從談起。」
直到洋務運動時期,左宗棠被任命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下車伊始,即「議軔徐州礦務」。不久,左宗棠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委派具有一定仕途經歷和理財能力的胡恩燮主持其事。
上述意見經左同意后,遂于光緒八年正式成立徐州利國礦務總局,並任命胡恩燮為總辦,其子胡碧徵以「提調礦務」名義襄贊一切。這是徐州地區最早出現的一個近代化工業,這一礦業名為官督商辦,因不用官股,不受官府干預,實際上乃是民營性質。
遺憾的是,自從蘇軾開採之後,徐州一帶因不斷受到戰亂水災等影響,白土鎮煤礦時開時間,無足稱述。滿清定鼎北京以後,又因懲于明代開礦容易造成礦工聚眾的原因,於是除少數將需之礦外,其餘和_圖_書均嚴厲執行礦禁,使徐州礦業廢弛上百年之久。
胡恩燮到任后,即聘請曾在開平煤礦任職的英籍煤礦工程師巴爾到徐州進行實地查勘,結果發現「銅山縣境內煤苗極盛,利國驛所產鐵礦尤多且佳」。於是,胡恩燮經過反覆研究,乃決定如下的辦礦方針:
現在故地重遊,林淮唐望向窗外,暮春以後的皖北大地,也不再像去年冬天那樣呈現出一片原野枯萎的深灰色,而是鬱鬱蔥蔥,嫩綠的生機正從泥濘的土地中重新抬頭而起。
林淮唐的感官非常敏銳,近距離中甚至能清楚數清人家心跳的拍子、速度。他隱約感到寇英傑變得慌張了起來,但只是判斷寇英傑是被俘的光復戰士出身,大約有些不好在入黨申請書里寫明白的歷史,所以問到這個問題才會緊張起來?
一是煤鐵兼興,以利國驛附近之煤煉利國驛之鐵;二是「依西洋公司之法」集股籌資,用民營方式經營;三是購買西洋新式機器,使用新式工藝進行開採;四是從有利於已,也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原則出發;五是與「洋煤」競爭於市場,以便為國家財政「堵塞漏撤厄」。
其次,亦可知徐州煤炭的質量很好,燃燒力旺盛,所謂「冶鐵作兵,犀利勝常」即所造兵器,鋒和圖書利勝過一般。當時蘇軾冶鐵的利國監,即今天津浦線上的利國驛車站,依舊是徐州地區相當重要煤鐵生產重鎮之一。
火車開過符離集后,距離蕭縣和銅山就只有兩三個小車站的距離了。
清代徐州屬於「府」的建制,其下轄有銅山、沛縣、豐縣、睢寧、宿遷、邳縣、蕭縣、碭山等八縣,府治則在銅山。
消息傳出,不僅原已認股的股東不肯再繳股銀,即使已經繳齊股銀的股東也紛紛要求退股。此時胡恩燮處境艱難窮於應付,一度曾考慮停產歇業,最終決計收縮戰線,專採煤炭,放棄了原來的「煉鐵兼興」的計劃。
春天啊,春天來了,希望也就來了。
徐州地區煤炭儲藏量非常豐富,質地優良,是近代工業的上等燃料。其開採歷史可以上溯到北宋神宗時期,在公元1077年4月到1079年3月間,著名的大文豪蘇軾任徐州太守時,他從關懷民瘼、為國生利的角度出發,著手開採在當時徐州西南約50里處的白土鎮煤礦。所產煤炭除了民用外,主要是用舟船通過水路運往徐州之北的利國監鐵礦作為煤鐵之用。
「原來如此……寇連長是黨員了嗎?」
徐州最早開採煤炭的時間是宋神宗元豐元年十二月,依公曆推算應在1079和_圖_書年1至2月間,距今已有九百余年。
徐州利國礦務局開始籌集的股金共為五十萬兩,每股為白銀一百兩,股票在市場上甚為堅挺。光緒九年「申報」登載的股市行情是:徐州利國股票「每股108兩原價」,因此,胡恩燮打算再徵集股本五十萬兩,用之於開採利國驛鐵礦。消息傳出,認購者紛紛而來。
符離集之役是北伐軍徐州戰役前哨戰中,和北洋進行的相當有分量的一場對決,也是在這次戰鬥中,北伐軍首次遇到了完全不同於清軍巡防營的全新對手。
林淮唐微微覺著寇英傑的長相有些面熟,與北伐軍佔領徐州時他見過的第五鎮統制靳雲鵬的照片很相似,聽著那北方口音,突然便提問道:
胡恩燮最早開採的煤礦,是距利國驛不遠的蔡山。他為了改變舊式煤窯生產設備落後狀況,乃從上海購進了鑽探機、吸水機、提煤機、鍋爐、通風機、避火洋燈等器物,用之於煤礦生產。該礦同年12月正式出煤,使徐州的煤礦開發終於在清初礦禁以後迎來一些恢復。
不過社會黨掌握的軍隊中,一個非黨員,又是光復戰士出身,竟然這麼短時間做到連長,而且還被上級信任委派了保護林淮唐的重要任務,可見寇英傑的個人能力肯定是非常出類拔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