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一百零九章 交涉證據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一百零九章 交涉證據

林淮唐壓力日重,北洋軍集結的北京對他而言也無疑是一處危險的場所。
北京市民還沉醉在阿爾達哈山口大捷的勝利中,袁世凱政府與俄國正在進行之中的交涉尚屬於政府機密,還只有比較少數的政治人物清楚情況,一般國民則咸以外山口之役后漠北大局已定,且庫倫光復在即,所以林淮唐才會返回北京。
林淮唐想了想,又問:「京津站是否有把握掌握袁世凱更具體一些的賣國證據?」
國民黨、進步黨、共和黨、光復會……還有形形色|色的小規模政黨數十家,紛紛派遣代表列名歡迎人群。
民氣之可用!
「對,我猜測應該是關東軍相關的人,也有可能是特務。」
袁世凱是個封建大官僚,反動歸反動,但他還真不是個小流氓——要是換另外一位目前正在江北農場勞改的蔣姓國民黨員,林淮唐肯定不敢如此託大地回到北京。
中俄交涉、國會大選、借款談判……這些事情此刻都糾纏在了一起,甚至可以視為同一件事情,中俄交涉關係著北洋政府的借款談判是否順利,國會大選的結果則又關係著北洋與國內其他勢力是否會走向直接開戰,錯綜複雜的形勢已經發展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中俄交涉,進度幾何?」
「我——同志和_圖_書們,國民們,我最親愛的同胞們——我回來了!」
現在拖下去對袁世凱最有利,可要徹底引爆危機,則需要更靠譜的一手證據。
而且顛覆或給袁世凱的中央政府製造障礙和對手,也是日本政府的既定國策之一。
共和黨的代表,自然還是孫武。
「有,有些是我們放出去的,但大部分和政保局無關,應該是其他一些交涉相關方泄露出去的。」
林淮唐不能不有所感動。
北京的各大院校都有學生代表到火車站迎接林淮唐,其餘學會、商會、農會、工會及各類社會團體,也是同一情況。
林淮唐苦笑道:「沒有文本證據,袁世凱大可以拿陸征祥等人做替罪羊,而且他只要採取拖字訣,分批撤軍,或乾脆直接否認賣國指控,拖到國會大選結束或善後大借款談判結束,整體形勢就依然對北洋集團比較有利。」
月底林淮唐回到北京,火車站列隊歡迎的群眾人頭攢動,中華帝國數百年來古老的帝都又一次萬人空巷,盛景空前。
但這一切均很難說,也不能完全排除袁世凱保密周到的可能性。
汪精衛西裝革履,梳著精緻的大背頭,也是一副意氣風發的青年革命家模樣。
淳和頓首:「京津站方面會想方設法完成任和-圖-書務……書記長,最近日本大使館的武官正在通過宗社黨的渠道接觸我們,如果能夠和日本方面合作,或許行動會更順利一些。」
對日本來說,中俄交涉也是日本所不樂於見到的情況。畢竟蒙古留在中國的手上,對日本來說就只是幫他忙暫時保管而已,如果蒙古落到了俄國人手上,對日本來說可就徹底喪失覬覦的機會了。
淳和不能做擔保,但說:「京津站的線人就在袁世凱身邊,只要談判中留下賣國條約白紙黑字的文件記錄,我有把握取得文件副本、照片或影印件,但如果中俄交涉最終結果不留文字,就很難辦。」
林淮唐戴大檐軍帽,穿著沒有軍銜標記的列兵軍裝,身披黃呢軍大衣,步出火車車廂,輕輕招手,就聽到人聲鼎沸,盛況空前,幾如半個國家的人都才發出真情實意的喜悅吶喊。
林淮唐在1912年的十一月月底回到北京,他乘火車由京張鐵路歸京,南返途中袁政府兩次發電勒令林淮唐返回綏遠,但林淮唐並不理會,京張路沿線的北洋駐軍則由於各方面的考慮,也沒有以強力手段阻止林淮唐返京。
北洋作為中央政府的執權者,雖然幾次勒令林淮唐不得擅自回到北京,但當林淮唐真回來的時候,袁世凱也不得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派楊度代表政府前來迎接。
「必須要做好我們與袁世凱關係破裂以後,迅速撤離北京的方案……」
鮮花裹錦,烈火烹油,無一不缺。
淳和在袁世凱政府內似乎已經發展出了層級相當高的線人,要知道現在袁政府和俄國正在進行的交涉,就連宋教仁和梁啟超也只是大概知道袁政府傾向妥協,但對於交涉具體進度和內容便不甚了解,可淳和卻能掌握到中俄交涉的具體會議摘要。
還有梁啟超也親到火車站迎接。
宋教仁沒有來,但是林淮唐另一位國民黨的老熟人汪精衛來了。
沿途還有許多群眾跟隨過來,連林公館外面都已有許多記者埋伏已久,可林淮唐這次難得拒絕了媒體的採訪要求,回到公館后便關閉門窗,接見了等候已久的政保局京津站站長淳和。
「近來我常讀君漢先生的著作,于主義思想四字,又有更深體悟,留京期間若有時間,真想多跟先生討論討論暴……平民主義的真諦啊。」
淳和說:「書記長,可袁政府一旦妥協,中國軍隊勢必從外蒙古撤軍,到時候全國國民自然不就知道真相了嗎?」
「數日時間?這樣快!」
「引入國際勢力未嘗不可,但日本軍政界派系複雜,對華戰略並不統一,我們不https://m.hetubook•com.com要偷雞不成蝕把米,利用人家不成反而暴露了自己,對日本方面的接觸,一定要避免使用政保局渠道發生直接接觸,還是先局限以肅王等渠道為主。」
現在全國民氣沸騰,輿論的力量已經達到一個非常高的頂點,社會黨如果想依靠這種民意力量來徹底摧毀根深蒂固的北洋集團,就還需要一個最佳的引爆時機。
接著吳景濂和林長民又代表參議院發表講話,再之後則是梁啟超——梁啟超的文筆和演講水平均是一絕,一番講話下來,又將群眾的熱情推到了一個更高範疇。
林淮唐緩緩問道:「社會上現在有什麼關於中俄交涉的傳聞在流傳了嗎?」
「袁政府妥協性甚為明顯,自書記長宣布回京以後,交涉會議又有加速,至遲數日之內必有結果。」
林淮唐認為按照此時國際上的外交慣例,即便袁政府採取秘密外交手段,只和俄國簽署不公開的秘密條約文本,也勢必會留下成文的文件。袁世凱在中俄交涉中已經採取妥協立場,對俄態度不可能太強硬,俄國人應當不會為照顧袁政府的保密需要,就連成文文本都不留下。
他縱覽歡迎人群的隊列,很快就看到了幾個老熟人——參議院的代表吳景濂、林長民等人……
「日本武官?」
「這樣很好,淳和同志和_圖_書,在掌握袁政府最具體的賣國證據以前,我們先不要做什麼過激的行動,可以先靜候輿論的自然發酵。」
再來,就是汪精衛了。
楊度首先代表政府出列,發表了一番歡迎林淮唐順利歸京的致辭。無論袁世凱政府是多麼不願意林淮唐回到北京,在目前這種輿論氣氛內,他們也不可能公然給全國人民添堵,無論袁世凱內心深處是多麼對「公眾輿論」滿不在乎,他也知道現下北洋軍絕不可能對林淮唐直接出手。
只是日本的政府、在華特務機關、關東軍等不同勢力之間,對華政策也不盡然相同,所以林淮唐還是堅持認為政保局應當避免和日本在華勢力發生過於直接的聯繫。
林淮唐隱約感覺汪精衛是不是對社會黨的主義思想,產生了什麼奇怪的誤解,但也還是保持著禮貌的微笑,與汪精衛等人握手致謝以後,即在梁啟超和孫武的陪同下前往進步黨中央黨部,在人民革命聯盟的政黨同盟座談會上又發表了一番演說,演說結束以後才在警衛陪同下單獨返回私宅住所。
林淮唐舉手示意,台下人群霎時間掌聲雷動,特別是北京各大學校的青年學生們,興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漠北大捷、收復蒙古,這真是中國人自左宗棠平定新疆以來,數十年未有的重大勝利啊!
「說是這樣說沒錯。」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