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八十六章 殺俘不祥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八十六章 殺俘不祥

特別是由兩下店通往鄒城的一道石橋,讓曹錕親自下令用炸藥包給炸斷了。
「芝公……」徐樹錚眼裡也同樣滿是怨毒,「第四師的戰線也已動搖,各部均效第三師所為,聞風而走,事不可為,芝公!我們走吧!再不走就走不脫了!」
天色完全亮起來到了白天以後,戰鬥的形勢更加一面倒,紅軍一路追擊,北洋軍和成群結隊的討赤民團則被大量殺傷在道路河谷之間。
由於此時還是黑夜,許多人辨別不清楚方向,或在黑暗中跌倒被友軍袍澤活活踩死,或是逃錯了方向一頭扎進紅軍的火力網中。
除了曹錕和吳佩孚的第三師跑的最快,跑的又最堅決,所以損失比較少以外,濟南剿總兵團其他各部都在這場亡命大潰退中遭到了沉重打擊,不僅重武器全部丟給紅軍,而且基幹部隊也損失殆盡。
徐樹錚還想著將來如何報復曹錕和吳佩孚二人,段祺瑞卻已是滿臉凄涼,他聽到了南面傳來的越來越激烈的槍炮聲和衝鋒號聲,知道時間所剩不多,越來越多的紅軍正在猛撲過來,這兩萬多名潰兵又能支撐多久呢?
段祺瑞現在對曹錕、吳佩孚恨https://www.hetubook.com.com得牙痒痒:「……吳佩孚暗與敵通,曹錕亦時出怨言,此次山東失事,全出曹、吳奸詐所蔽!」
很快段祺瑞和徐樹錚就撤到了此前張敬堯旅被紅軍穿插奇襲擊潰的兩下店,這裏距離鄒城大概只有十幾里路程,不用半天就能走完。
到了鄒城以後,至少還能據城堅守,或許還能多堅持一段時間,等待濟南和河南方面的援軍救援。
鮮血流滿一地,山東、屍橫遍野……這幅景象著實讓段祺瑞難以忘懷,他確曾見過這一幕畫面,那是在十四年前,同樣是在山東,段祺瑞跟隨當年還是工部右侍郎、山東巡撫的袁世凱率領武衛右軍到山東鎮壓義和團,他親自指揮炮隊開火,把拳匪炸得粉身碎骨。
四面八方喊殺之聲不絕於耳,第三師全軍撤走以後,北洋其他各部自然也不會傻站著為曹錕和吳佩孚頂缸。很快第四師師長楊善德也在沒有通知總部的情況下,下令第四師朝兗州方向撤退。
局勢的混亂讓段祺瑞焦急萬分,他和徐樹錚一起帶著衛隊營四處救火,但由於第三師全師撤走,北m•hetubook•com•com洋軍的防線一下子就變得千瘡百孔,光靠一個營哪裡救得過來。
第四師一動,北洋軍戰線終於全部崩壞,各處陣地、工事都由於官兵棄守潰逃,紛紛被猛撲過來的紅軍輕鬆攻佔。
還有許多人跌落山谷懸崖,直接摔死,亦或者是在泅渡小河是力盡淹死。
但剩下的戰士還是克服了困難,汪愛民指揮兩個連的戰士利用廢墟迂迴前進,邊前進邊不斷地吹哨子,喊:「一連在左!二連在右!」最後一直衝到剿總總部附近,汪愛民親自持槍對著剿總總部的帳篷猛烈射擊,然後高聲吶喊道:「你們都被包圍了!」
這樣北洋軍從滕縣戰場掏出來的兩萬多人潰軍,就都因為石橋被毀的緣故,不得不滯留在兩下店附近,無法再朝鄒城方向繼續撤退了。
天空逐漸明亮了起來,黎明時分已到,可這對大潰退中的北洋軍絕非是一條好消息。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絕大部分的重武器,天亮起來德軍結果不過是遭到紅軍火炮單方面的打擊。
兩萬多名潰兵就這樣聚在了毫無遮蔽物和工事的野地里,問天天不靈、問地地不靈。很快紅空軍的飛機就和-圖-書飛到了他們的頭頂,這次馮如也不需要再做精確的計算,只要隨意投彈就能造成巨大的殺傷。
「又錚,殺俘不祥,十四年前我在山東殺了何止成千上萬的義和團?因果輪迴,這也是報應。」
徐樹錚也神思恍惚,這次山東戰役的作戰計劃幾乎全部出自於他的手中,結果北洋軍以兵力、兵器上莫大的優勢,卻被紅軍打得七零八落,現在更幾乎要走向全軍覆沒的末路。以徐樹錚自視之高,他的痛苦可想而知,他更不能理解的是紅軍為什麼會具備這樣強大的戰鬥力?
「越堅決,越大胆,就越能勝利。」
「芝公,此仇不報誓不為人,我們一定要回到北京去,一定要向大總統稟報陳情!」
華東野戰軍提出了最新的追擊口號,陳更新也號召各部要發揚勇敢的作戰精神,不要怕伏擊、不要怕回馬槍,全力向前,大胆躍進,一定要盡量多的在行進追擊的過程中殺傷北洋軍的有生力量,穿插部隊則行動一定要快,必須兜住北洋軍後撤的大部隊。
血紅色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段祺瑞的周圍則被傷兵環繞,傷員包頭紮腳,卧者坐者,有的呻|吟,有的吵罵https://www•hetubook.com•com,血跡遍地,膿腥熏人,凄慘情狀,已經是目不忍睹!
從滕縣一路通往兗州的各條小河裡,也堆滿了北洋軍奪路狂奔的潰兵屍體。
空襲之後紅軍的追擊部隊也逐漸趕到,第四師師長陳儀下令在兩下店附近做炮火準備,很快包括在滕縣繳獲的大量北洋軍火炮在內,共計七十三門大炮同時開火,炮彈如雨點般落下,以飛鉛熔鐵之勢,將這二萬多名北洋軍潰兵炸得殘肢亂飛。
但出乎段祺瑞意料之外的事情又發生了,第三師一路撤在最前頭的位置上,他們一邊撤退還一邊破壞沿途的鐵路橋樑。兩下店原來有好幾個大土圍子,也有幾道土城牆能做防守之用,但也在今天上午被途經此地的第三師炸毀。
戰場上很快發展為了人滾人的模樣,一支部隊逃走以後,它側翼的友軍便也支撐不住,很快就同樣被卷進大崩潰的浪潮里。
過往的那一切景象,不正和眼前的畫面一模一樣嗎?
段祺瑞長嘆數聲,他拿出懷中的左輪手槍,本想飲彈自殺,但看了看周圍死傷慘重的北洋袍澤,又於心不容,最終將手槍放下,向徐樹錚悲戚道:「派人通知紅軍,我要見陳更新,和*圖*書我要見林淮唐……我要和社會黨停戰議和。」
段祺瑞望著河岸邊上石橋的廢墟,心中只剩下絕望,徐樹錚則滿眼飽含怨毒的仇恨,若非第三師翻臉不認人,他們怎麼會落到這般境地!
這是徐樹錚始終不能明白的謎題。
段祺瑞的心中產生了一股極其強烈的宿命感,他雖然到過德國學習軍事,但骨子裡還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舊式「武將」。
更為致命的一點,則是天亮以後,華東野戰軍的空軍部隊又重新升空。馮如帶著第一飛行隊趕到了北洋軍潰兵的前頭,使紅軍可以始終確切掌握住北洋軍的潰退方向,從而實施卓有成效的穿插截擊。
段祺瑞深深感到了孤家寡人的悲涼感,楊善德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老友,這種時候居然也靠不住!在拂曉降臨以前,北洋軍終於全線潰退,最後段祺瑞和徐樹錚也只好放棄陣地,帶著他們手中唯一一支還能指揮得動的衛隊營,全力北逃。
而在更廣闊的視野中,紅軍則在五十多里寬的戰線上縱橫進擊,各部紛紛輕裝向前大胆穿插去抓俘虜。原來作戰十分頑強的北洋正規軍,在喪失建制和陣地以後也變得不堪一擊,稍稍一推即宣告土崩瓦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