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八十七章 集體一等功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八十七章 集體一等功

光復軍並非社會黨的武裝,他們才剛剛攻佔蘇州,就收到了南京方面要求他們撤離蘇州,轉往安慶繼續作戰的要求。這樣一支非黨武裝,當然也具有相當的小團體性質,也存在一些排外和割據的風氣,讓他們捨棄唾手可得的蘇州富庶之地,轉而去安慶和火力兇猛至極的鄂贛聯軍死斗,當然也引發了光復會中一部分人的強烈不滿。
最終結果是光復軍方面經過協調以後,除留一個團在蘇州及返回浙江作戰鎮壓朱瑞叛軍以外,其餘主力悉數趕往安慶參与防守作戰。
若非陳更新打得這樣漂亮,社會黨甚至已經做好了化南京為戰場,繼續和李烈鈞做殊死搏鬥的心理準備。
「北洋軍的架子肯定再維持不住啦。」
社會黨的宣傳部門專程從上海接來了一大批記者,還有不少外國的新聞人士,其中甚至包括了幾個列強領事館的工作人員。除此以外,梁啟超也帶來了許多民主黨派或無黨籍出身的國大代表,隊伍浩浩蕩蕩,全部加起來都超過一百多人了。
但由於李烈鈞的鄂贛聯軍兵力強大,特別是擁有著海軍艦隊極端猛烈的沿江艦炮做火力支援,張雲逸、陶成章諸部堅守安慶數十天以來hetubook.com.com,紅軍及光復軍都付出了特別重大的傷亡,這座作為中國洋務運動起點的城市更遭到巨大破壞,斷壁殘垣處處可見。
「我們還在討論安慶方面的軍事危機,大家討論來討論去,都以為除非山東局面迅速出現較大轉機,就只能放棄安慶,沿江步步阻擊,如此中央各級機關就都需要從南京撤走,勝利極難於短期之內實現……」
隨後南京方面就迅速做出決斷,中革軍委的同志們也都贊成了林淮唐的意見,決心收集江南可用部隊,迅速馳援安慶。不僅原來駐防在上海等地的預備隊紛紛西調,而且就連剛剛結束了蘇州戰役的浙江光復軍,也被林淮唐要求立刻投入安慶戰場。
社會黨中執委、國大中央、中革軍委在當時都做好了危急時刻,就要把各機關撤到上海乃至於福州的準備。不少軍政部門也都做好了緊急撤退的預案,甚至南京總工會和江蘇省農會機關,還專門給武裝糾察隊的民兵做了將來地下抵抗運動的訓練,以備中央機關撤離南京后南京的工農群眾能夠繼續向北洋軍做持久鬥爭。
「勝利啦!勝利啦!」
林淮唐此時說話間,已經是談笑自和_圖_書若,只有同在車上的林時爽、蔡綺洪等人清楚,就在此前不久中革軍委還做好了撤離南京的準備。
「華東野戰軍全體將士,都該得到一個一等功,這是一個集體一等功啊!」
這樣再加上林淮唐從南京、常州、上海等地緊急抽調的一批赤衛隊武裝,才堪堪守住了安慶城。
這支隊伍在下關靠岸后,即分乘馬車前往全國國大中央常委會的臨時議事廳,也就是從前前清時江蘇省咨議局的辦公地點。
因此不祥的預感普遍存在於南京市民心頭上,城市裡瀰漫著淡淡的恐慌和沉悶的緊張感。即便是守衛在城牆上的革命官兵,也同樣手心裏捏著一把汗,誰都知道南京城的防禦力量特別薄弱,稍有戰鬥力的部隊早已開向安慶、徐州、豫東等地作戰,一旦安慶、徐州兩大重鎮有失,僅靠南京剩下的民兵是絕難抵抗北洋軍的大舉進攻。
南京城還在戒嚴之中,街道上不時有手戴紅色臂章的赤衛隊隊員持槍經過,明朝時修築的古老城牆上也布滿崗哨,一面面紅旗在江風中招展如雲,整座城都透著一股黑沉沉的壓力。
為此林淮唐除了以中革軍委名義多番致電光復軍總司令陶成章和www.hetubook.com.com浙江都督湯壽潛以外,還以自己的個人名義給陶成章寫了一封信,力陳安慶位置的重要性,勸說他放下門戶派系之見,與社會黨攜手捍衛南京的西大門。
林淮唐和中革軍委的幾位主要領導幹部一起乘車出發,他坐在小汽車後排,整個身子靠在座椅上,眼裡炯炯有神的,身體則好像終於放下了長久以來的負擔,顯得輕快又放鬆。
「勝利了?這樣快?我不敢相信啊!」
到接近正午時,林淮唐和中革軍委的其他主要領導,也從從前的兩江總督府,現在的中革軍委和中執委聯署辦公的總部出發,前往國大議事廳接見從上海來的代表團。
途經南京城儀鳳門和金川門時,還有中革軍委布置的一排禮炮放炮迎接,一片紅旗招展中,南京市民們好像終於開始確信紅軍是真的取得了一個意義重大到無論如何讚譽都說不完的關鍵性勝利。
像林淮唐這樣感情上極端冷靜和理性的人,現在也能感到一股興奮之情充沛全身。
所以當勝利的消息抵達南京時,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難以置信。哪怕是一些信仰堅定的社會黨黨員和紅軍戰士,也都懷疑著山東的捷報是否只是一條安撫人心的權https://m.hetubook.com.com變之計?
安慶方面的戰局現在並不樂觀,雖然華東野戰軍第一師發揮出色,搶在鄂贛聯軍抵達以前佔領了安慶。但紅軍只有大約不到一天的時間修築工事,而且還因為強行軍的緣故,嚴重缺少重型火炮。所以當李烈鈞指揮鄂贛聯軍在海軍艦隊支援下猛攻安慶時,華東野戰軍第一師雖然是整個紅軍中最精銳的「大哥部隊」,一時間也是險象環生,傷亡慘重,幾乎全靠著一口氣在強行支撐戰局。
但結果是中原兵團以很小的代價就牽制住了馮國璋兵團主力,山東的華東野戰軍更是在兵力、兵器的數量質量皆落下風的情況,絕地反擊、逆風翻盤,取得了幾乎全殲段祺瑞兵團的巨大戰果。
「那首都呢?北京是北洋老巢,這民國首都還得看咱們南京嘞!」
很快,山東戰役獲得大捷的消息就傳遍全城,市民們交頭接耳的討論著這場震動人心的重大勝利,可連一般的官兵都有些半信半疑。畢竟就在一個月以前,山東的北洋軍尚在長驅直入,拱衛南京的重鎮徐州還有傾覆之危,當時的南京在長江上游面臨李烈鈞兵團順江東下的威脅,又因為段祺瑞兵團的連戰連勝而擔驚受怕。
「真的是戰勝了嗎?www.hetubook.com.com
一節小火車開到浦口,鐵皮車門打開后就有一大群帶著照相機的記者下車。他們在長江對岸做接駁船后,在江水浪蕩中來到下關靠岸,一時間人聲鼎沸,打破了南京沉悶又寂靜的空氣。
林時爽面帶微笑:「我們和李烈鈞也是老朋友啦,他確實是久經戰陣的名將。但段祺瑞同樣負有盛名,山東方面我軍的阻擊部隊力量又較弱,應當說華東野戰軍的成績超過了中央最好、最理想的預測。」
沿途鑼鼓喧天,勝利之聲不絕於耳,這座久已壓抑的城市終於完全振奮了起來,勝利的希望不再是像過去林淮唐所說的那樣,是一種可能性的存在,而是切切實實的浮出水面,如一輪噴薄欲出的朝陽一般躍出了地平線。
「我看林主席打勝這一仗以後,便要做總統吧?」
正是在如此危局之下,中革軍委方面才不得不要求華東野戰軍和中原兵團立刻發動戰略反攻,林淮唐甚至做好了中原、山東方面付出很大損失的心理準備。
「你們知道嗎?山東戰役紅軍已獲全勝,殲敵十萬,這二次革命啊是全勝啦!」
以林淮唐的個性,要讓他放棄黨的主義、政策,轉而以個人情感的攻勢來說服光復軍,也可見彼時情勢之危急已到何等地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