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八十九章 巨頭會議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八十九章 巨頭會議

他在政治上就好像已然死去,絕不能說是一具殭屍,但確實已經喪失了自主的生命力和活力。孫先生現在每天就在醫院里照顧黃興,他到底在想什麼?他到底在支持哪一派?宋教仁也不知道。
袁世凱也到了不得不倚重非北洋勢力的時候了……
宋教仁對孫中山是越來越看不懂了,他知道孫中山不喜歡袁世凱而更青睞林淮唐,是民國二年以來國民黨與社會黨之間激烈的武鬥,以及社會黨對各地方社會賢達名流的殘酷迫害,才使得孫中山最終贊成國民黨與北洋的合作。
蔡鍔見到宋教仁后,嘴角才浮現出一絲微笑:「時局很困難……萬一不慎,咱們都將做歷史的罪人。」
「滕縣到兩下店之間,陸參兩部估計應有二萬左右潰兵。」蔡鍔分析道,「段祺瑞如果還在作戰,他有可能是收攏了潰兵,在鄒城一帶就地據守。當地沒有電報局,又被紅軍包圍,或許因此我們才聯繫不到段司令。」
但孫中山自打抵達北京以來,又一直沒有就新國會、新政府一事表態過。
現在國民黨內部已經為山東戰場的事情吵翻天了,有些人認為滕縣之敗至少也證明了紅軍戰力不下於北洋軍,國民黨還應該繼續和北洋軍政府合作嗎?那樣將導致國民黨繼續流失至關重要的青年支持者。但也有不m.hetubook•com•com少人以為,北洋軍的這場失敗,將使國民黨在軍政府內的地位大幅度抬高,畢竟滕縣之敗以後,李烈鈞兵團的力量就更顯得至關重要。
但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讓他感到憂心忡忡——
北洋軍的山東兵團經過滕縣一役,已經讓紅軍打得七零八落,僅剩下第三師和第五師分別據守濟南、兗州二城而已,其中第三師所困守的兗州城,更已經處在了紅軍的團團包圍之下。
那就是段祺瑞的下落。
蔡鍔明白這一點,宋教仁卻並不明白。
宋教仁看到蔡鍔靜靜地站在總統府大門前,蔡總長的神情有些茫然,他的喉疾好像又嚴重了幾分,聲音低沉暗啞,說話間不時發出難聽的咳嗽聲。
接著副總統黎元洪,國務總理宋教仁,還有陸軍部長蔡鍔等非北洋團體的在京重要政治人物,也紛紛趕到。袁世凱原來還命徐世昌最好將孫中山、黃興兩人也一起請過來,好向外界表明北京政府團結一致的氣氛,但據說黃興抱病在身,孫中山也以照顧黃興為名託辭沒來。
兩軍對壘,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從這段時間的戰事來看,蔡鍔好像已從紅軍身上學到了一件事情——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遠比什麼都更重要。
台階的另外一頭,袁世凱則早已等候和*圖*書在那裡。這位民國的首屆正式大總統,自從國會宣布「戡亂」以來,便深居簡出,氣度越來越有帝王氣象,就是宋教仁、蔡鍔等人,未得召見,也很難見到袁世凱的一面。今天袁大總統卻出門遠迎,看來滕縣之戰的大敗確實給北洋集團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袁世凱閉上眼,靠在太師椅上,不知道是怒還是嘆:「曹仲珊……人人都說他是個老實人,他怎麼能做到這地步?」
說完,蔡鍔便又咳了一聲。
孫、黃兩人的婉拒,一開始就給這場製造團結會議的巨頭會議籠罩上了一層十分不祥的陰雲。
那時候孫中山只是淡淡回答:「這不由我們決定。」
宋教仁來總統府之前,也通過國民黨在各地的政權和基層組織掌握了一些關於山東戰場的消息情報,他一問就問到重點:「段祺瑞有下落了嗎?」
可偏偏,現在的問題是段祺瑞、徐樹錚下落不明,大軍潰亡無遺,反而是曹錕的第三師成為了山東戰場的頂樑柱……
總統府花廳內一片寂靜,那些人高馬大的衛士們此刻也都緘默不語,誰也不敢跳出來此時觸袁世凱的霉頭。
這句話真可謂一語成讖,只是那時候宋教仁想的不由我們決定,自然是由袁世凱來決定。現在來看,也的確「不由我們決定」,因為戰爭的和*圖*書結果完全可能出現由林淮唐來決定一切的情況。
只因為第三師不是那群安徽人的同鄉,不是他段祺瑞的嫡系,就把勞苦功高、戰績卓越的第三師扔下來等死。曹錕再老實,他也不能老實到替別人去送死,事情到此地步,除了做狗急跳牆之勢以外,也別無他法。
袁世凱是老於軍事之人,不需要蔡鍔、王士珍等人提醒,他光是自己看看段祺瑞和曹錕兩份截然不同的電報中種種用兵細節,就能推測出滕縣戰敗的真相必然是由於曹錕的擅自撤退。
至於孫中山……
這兩派意見懸殊,衝突也很激烈,而作為國民黨元老領袖的孫中山和黃興兩人,卻都在這時候置身事外。
曹錕老實不假,第三師到山東以後,每戰攻必在前、退必在後,一直是山東兵團的主力部隊,承擔了遠多於友軍袍澤的作戰任務。滕縣大戰時,第三師更是一力包攬下來整個兵團的主攻任務,與紅軍以攻對攻,不僅絲毫不落下風,而且幾乎實現了將華東野戰軍擊潰的目標。
之前宋教仁曾私底下主動找孫先生談過一次,向他詢問戰事結束以後應當如何處置社會黨的殘部。
只有段祺瑞等人……應該說是整個濟南剿總的司令部,現在都沒有一丁點聲息。
而段祺瑞在山東北洋軍大潰敗的前夜,曾利用滕縣火車站https://m.hetubook.com.com的電報局給總統府打去一電。電文聲稱由於第三師擅自撤退,這才造成山東北洋軍的全線潰敗,失敗責任當然應該由曹錕、吳佩孚兩人負責。
蔡鍔聽著宋教仁這番話,面上微笑,心中只是覺得時代早已變化,即便鄂贛聯軍攻破安慶順流東下,就真能給戰場帶來決定性變化嗎?
「李俠如在安慶即將告勝。」宋教仁低聲說,「安慶一破,鄂贛聯軍順流直下即可東取南京,當年曾國荃即由此破天京,如今李烈鈞未嘗不能克複南京,戡亂之戰勝敗難料,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總統府內氣氛森嚴,警衛從衚衕口一直排列到花廳前,五步一崗,人人荷槍實彈。宋教仁作為國民黨的唯一代表,他剛一下汽車,就感到撲面而來的沉重壓力。
黃興是真的病倒了,他本就對國民黨和袁世凱的合作滿懷疑慮,自國會宣布戡亂以來,黃興的身心就長期處在沉重的壓力與自我悔恨的交織中。他身體本來就不怎麼好,黃花崗之役時黃興就受過不輕的傷,在香港醫治良久也沒有徹底根除,近一段時間由於精神上的壓力日益增大,他的身體終於完全垮掉,現在只能住在醫院里,即便想支持國民黨脫離北洋軍政府,也是有心無力。
拯救北洋軍在山東的殘餘兵力,就成為了現在袁世凱最主要的工作。
可段祺hetubook.com.com瑞和徐樹錚又是怎麼對待曹錕的呢?
很快北洋方面的要人,徐世昌、梁士詒、楊度、王士珍……還有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等人,都匆匆忙忙地走進了總統府。
「松坡也來了啊。」
宋教仁額上冷汗滴落,他神思有些恍惚,走進總統府的時候險些在台階下跌倒,還是蔡鍔扶了他一把。蔡鍔又握了握宋教仁的的手說:「先生是總理,將來時局若再生變,先生應多負責任……為此考慮,身體方面健康還是要多注意。」
蔡鍔說的是北洋軍政府最想見到、也最樂觀的一種情況,但實際上的情況呢……宋教仁只想想都覺得害怕,如果山東兵團已經在事實上被紅軍消滅,這場解放戰爭的實力對比就馬上要發生重大變化了。
蔡鍔搖搖頭,從段祺瑞、曹錕、靳雲鵬等人先後致電北京以來,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天一夜時間,陸軍部同濟南已經建立了穩定的聯繫,兗州方面則由於電報線被紅軍切斷,暫時還沒有一手消息,但可以確定第三師尚固守揚州城。
濟南方面、兗州方面,均已向北京致電說明了兩師目前面臨的極艱難的軍事情況。而第三師的師長曹錕就在他呈遞北京的電文中,向袁世凱告了一狀,將滕縣敗績的原因歸結于段祺瑞剛愎自用、徐樹錚不能容人兩點上。
這種時候,恐怕不是向曹錕問罪的好時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