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一百零四章 湖口
華東野戰軍的幾位首長,司令員陳更新、野戰軍指導林祖涵、野戰軍參謀長李濟深、副參謀長秦漢唐、政治部主任吳玉章等人,紛紛昂首闊步走到了高懸江岸峭壁之上的湖口炮台。
「這些事情中央會做出決策的,我們現在只要負責執行。」
一陣激烈的炮戰以後,這些臨時武裝起來的民船便紛紛棄戰而逃,紅軍大部隊得以佔領了九江對岸的梅村、大姑塘等等一系列渡口。
遲至馬當要塞被紅軍攻克的第二天中午以前,湖口要塞守軍即在紅軍猛烈炮火的轟擊下,選擇了繳械投降。
「解放戰爭是我們徹底消滅和掃清全國反動派的最好機會,我認為就應該借戰爭的由頭,把這些反革命派全部殺盡。半年或一年的時間,大江南北殺他個幾萬人,將來革命的事業也就順利了。否則婦人之仁,留下一堆餘孽,不僅未來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性,而且對於我們今後建設新國家的工作也很不利!」
而且蔡銳霆才獲知馬當要塞遭到紅軍突襲以後,還將自己掌握的衛隊營部隊派往馬當增援。但這支衛隊營在離開湖口要塞以後,才行軍沒有多長距離,即在太平關附近被華東野戰軍的優勢兵力包圍殲滅。
https://m•hetubook•com•com
而孤懸于鄱陽湖以西的湖口要塞,也徹底處在了華東野戰軍數萬革命官兵的重重包圍之下。林之夏和韓恢都是同盟會的元老成員,只不過林之夏資歷更深,政治立場也更傾向穩健派,韓恢則是同盟會時期無政府主義者的代表人物之一,政治觀念當然趨向于激進。
沒過多長時間,守軍即陸續出現了繳械投降的情況,只剩下一支由贛軍第十團團長李明揚直接指揮的部隊,還堅守在馬當要塞最上方的炮台里。
一枚重炮炮彈很快又轟到了炮台前,碎裂的彈片砸在炮盾上,險些蹭到李明揚的腦袋。他的神思頓時恍惚起來,贛軍是南方革命軍的翹楚,也是辛亥革命的功臣,可他們現在和紅軍的戰爭到底為的是什麼呢?
楊若鈞和林之夏、韓恢一樣,都是鎮軍舊部,與林述慶關係親密。但楊若鈞跟隨林淮唐參与北伐時,就已經成為了林淮唐的死忠支持者之一,對林淮唐的政治理念和思想幾乎是完全的照單全收。
他馬上拍板決定除留教導團一部分攻堅部隊在馬當要塞休整以外,還要把第三師的炮兵部隊也留下,用於加強馬當要塞的防和-圖-書禦,同時警惕安慶前線的鄂贛聯軍主力部隊朔江回援。
野戰軍司令部下令調集了從馬當要塞繳獲的那幾門十五生重型榴彈炮,並把野戰軍直屬的兩個炮兵營也集中起來使用,總共調動了五十八門火炮對湖口要塞進行了持續轟炸。
意氣風發的紅軍戰士繼續向馬當要塞另外兩處炮台前進,其餘外圍陣地中的守軍則已經被第三師官兵分割包圍,並且被進一步壓縮到了江邊極狹窄的陣地里。
這樣本來兵力就很不富裕的湖口守軍,更面臨捉襟見肘的狀況。
第三師的師長楊若鈞很快就帶著後續增援部隊全部抵達馬當要塞,他和師指導林之夏、教導團團長韓恢等人匯合以後,師部人員做了簡短的討論以後,很快就決定遵照野戰軍司令部的作戰部署,將部隊立刻向西開進。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如果說林之夏是黨內的穩健派,韓恢是黨內的激進派,那楊若鈞就是社會黨中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一個派系——對林淮唐的決策照單全收的領袖派。
馬當要塞是江西省的門戶,馬當一失,那湖口和九江也就危險了。贛軍在後方大本營的守軍,基本上也就剩下和*圖*書九江一帶的這三個團,現在最善戰的第十團眼看就要全軍覆沒,李明揚對剩下兩個團能否守住九江、湖口的事情,就更沒有信心了。
李明揚是一位英勇的革命軍軍官,他對社會黨的主義和思想都沒有敵意,對紅軍也沒有什麼深切的仇恨。現在之所以與紅軍為敵,也只不過是因為李明揚是由李烈鈞從衛兵一手提拔起來的罷了。
炮台上的士兵驚呼出聲,李明揚轉過頭去,他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一眼望了過去,這才看到紅軍炮擊掀起的一塊碎石已經飛到了他的面前。
「團長!」
韓恢嘆了一口氣,說:「時間不等人,師長,我們現在沒有那麼多的甄別時間。我建議還是一視同仁,免得麻煩,而且說到底江西軍人跟李烈鈞走得這麼遠,早和社會黨成了死敵,哪裡還有和解的餘地?」
陳更新眺望一江之隔的九江城,斷然道:「華東野已經順利完成了斷敵後路的任務,李烈鈞兵團全軍覆沒之日不會超出十天以上的時間了!」
紅軍的衝鋒號聲響徹于整個要塞之上,紅旗招展漫卷,李明揚陣亡以後,剩下的贛軍守兵再無鬥志,也都紛紛繳械投降。
一旦九江失守……
林之夏神色不動:「贛軍不少官m.hetubook.com.com兵都是辛亥革命時的功臣,對待贛軍投誠官兵我建議應當採用和對待北洋軍不同的政治標準。」
贛軍幾百名士兵在江岸人頭攢動,佔領了馬當炮台的教導團攻堅隊則調轉炮口,使用贛軍的火炮開始犁地。這些炮台中使用的都是大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威力巨大,遠在紅軍使用的迫擊炮之上,每一發炮彈落地以後,都能對已然失去建制的贛軍守兵造成巨大傷亡。
韓恢對於戰後是否要和國民黨和解這件事情,一直持強烈的反對態度:
李明揚神色倉皇,他倒不是在擔心自己,而是在為安慶前線的贛軍主力擔心。
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號稱江西門戶的馬當要塞即被華東野戰軍第三師完全佔領。
「繼續前進,沿長江南岸立刻拿下彭澤縣和湖口要塞,這是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
贛軍在九江還有二團兵力,楊若鈞眉頭緊皺,他不認為林之夏和韓恢現在討論的問題是什麼當務之急。
「戰俘都按照野戰軍政治部發表的俘虜條例處置,你們要嚴格遵守政治部的發表,不要擅自胡來!就這樣!」
紅軍火力加強以後,攻勢更如潮水一般,長江南岸頓時炮火連連,第三師後續增援上來的另一個步兵團也很快投入和-圖-書戰鬥。
碰的一聲,不待李明揚再做出任何反應,那塊碎石就直直嵌入了李明揚的顱骨中,鮮血灑滿馬當要塞,一位辛亥革命的功臣就這樣戰死在了內戰的戰場上。
此時華東野戰軍其餘部隊的行動,則和楊若鈞判斷的差不多,進展均十分順利。蔡銳霆雖然是李烈鈞的結義兄弟,也是江西革命黨的元老級人物,但他手頭兵力實在有限,兩個團的部隊還分散在九江、湖口、彭澤三處據點,一旦全線遭到紅軍的攻擊,即迅速出現了顧此失彼的情況。
江面上炮聲更為激烈,蔡銳霆勉強收集了一些內河水師的小艇,希望靠水師部隊至少能夠封鎖住從湖口通向九江的航道。但由於贛軍內河水師的炮艇全部跟著薩鎮冰前往安慶一帶作戰,所以蔡銳霆百計羅掘,也只弄出十幾條武裝漁船而已,面對紅軍強大的岸上炮兵火力,根本無法抵擋。
第三師其餘部隊,則由楊若鈞親自指揮,繼續沿江西上,配合正在九江湖口一段江岸發起全線攻擊的華東野戰軍其他兄弟部隊,做全面進攻。
他心中震怖,知道此事將關係到前線大軍數萬將士的生死存亡,所以哪怕明知不敵,也還是要炮台中來回奔走調度,希圖為九江守軍爭取最後一點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