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國人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國人

北京,東交民巷。
兩支英國國旗,就交叉懸挂在大門上方,將日不落帝國享譽七海的威名也帶到了古老的東方大地。
莫理循又問道:「南方的革命運動已發展到如此廣闊的範圍,我想任何一個具有實際見識的人都能看出,任何單純以武力鎮壓運動的企圖大概不會?具有很大的成功希望。密約簽訂以後,大英帝國將為了總統閣下的政府投入多少力量?」
實際上不止朱爾典如此,就算是已經栽在林淮唐手上一次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也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中國社會黨的社會主義口號是什麼嚴肅存在的東西。
其中:第二款約定:再前于戊午年九月大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大英欽差大臣額爾金,將大英欽差駐華大臣嗣在何處居住一節,在滬會商所定之議,茲特申明作為罷論。將來大英欽差大員應否在京長住,抑或隨時往來,仍照原約第三款明文,總候本國諭旨遵行。
朱爾典卻對以林淮唐為首的中國社會黨人抱有極深的偏見,他輕笑道:「革命黨人經驗不足,他們之中多數人只是懷有不切實際的空想,而且還一直扮演著好戰分子或者破壞政策實施的角色。您看過www.hetubook.com.com革命黨發行的報刊嗎?他們竟然說要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
莫理循穿過灰磚砌築的兩層高的凱旋門,牆面飾以水平劃分的凹線,正中方形門洞中向內開啟雙扇鑲嵌銅釘的朱紅板門,在西洋風格中融入中國傳統建築元素。
從此,英國人便在北京獲得了修築使館的權利。
朱爾典細細品味印度紅茶的滋味,說:「要鎮壓南方的革命黨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和平的希望卻並未斷絕。英國可以,而且完全有足夠的能力令南北雙方都回到談判桌前。革命黨在戰場上佔據上風,但他們缺乏管理國家的經驗,也還不能得到列強的承認,相對的總統則一直博得各國信任。我想英國應當使南北雙方按照1911年時的形式,在上海租界重新開展一次南北和會。」
英國使館內的建築多數還是沿用著淳親王府時留下的房屋,順著頂部覆瓦起脊、牆身粉刷為灰白色的的中式傳統院牆行走,視線越過院牆上空,可見自南向北排列的幾座房子,屋面均覆以灰色筒瓦或加以綠色琉璃瓦剪邊。
「大總統聘請英國教師教授其子弟,還將hetubook.com.com自己的孩子也送到我國本土留學,凡此種種,足以證明總統閣下讚賞大英帝國的觀點。」莫理循跟著說道。
無論是南方政府還是北方政府,如果無法獲得列強國家的普遍承認,就不能獲得被列強「徵收」了歷年賠款及利益以後的關稅餘額「關余」和鹽稅餘額「鹽餘」。
英國代表額爾金原屬意怡親王府邸作為使館所在,額爾金正式提出以年租一千五百兩銀子租用,但為恭親王拒絕。後幾經商議,雙方議定以每年一千兩銀子作價,將位於東江米巷御河西岸、翰林院南側的原淳親王府作為英國公使館駐地,而額爾金卻以梁公府多年失修,如改為英國使館需花費大量改建和整修的工程費用,故應將前兩年租金沖抵修繕費用,獲得負責談判事宜的恭親王奕?同意。
莫理循說:「南方革命黨佔領了揚子江流域絕大部分的省區,他們已經獲得了不少稅款的來源,如果大英帝國不能確保使用武力進行干涉,那麼我想南方政府未必會願意坐下來和總統閣下和談。」
朱爾典又說道:「目前民國的秩序被破壞,騷動不斷;財政也陷入困境,稅收異常困難。這些問題都不和_圖_書好解決,但我相信總統能夠理解這個局勢,他仍然是中國唯一的強力人物。」
這種觀點也代表了現在絕大部分的在華外國人及中國觀察家的看法,他們對林淮唐的看法,與他們對孫中山的看法差相彷彿,都認為這隻是一位持空想主義的幻想家,至多不過是林淮唐比之孫逸仙博士而言是一位更善戰的指揮官,但也僅限於此,就社會改革政策的層面來說,社會黨提出的任何政策都只是不切實際的笑話,外國人完全沒有必要花費任何精力去仔細研讀,朱爾典甚至覺得多看一眼林淮唐的書都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莫理循帶著密約副本回到了使館,他並非英國外交部的正式僱員,但由於和袁世凱之間密切的關係,所以自然而然地在這場中英密約的談判交涉中佔據了一個顯要的地位。
莫理循感到朱爾典對袁世凱好像有一些過於主觀和出於個人感情的的觀點,看來公使對袁世凱依舊充滿信心,至少他還相信只要英國給予北方政府一定的外交支持,就能促使南北雙方回到談判桌前,用和平手段來實現停戰的目標。
清廷與列強諸國之間為公使級外交關係,而非大使級外交關係,英國公使即為朱爾https://www.hetubook.com.com典,他在使館內等候已久,見到莫理循后便沏起紅茶,用著英國人自以為優雅的紳士風度談笑道:
《辛丑條約》簽訂后,整個東交民巷地區成為獨立的使館區,英國使館藉機把原使館的北面的清翰林院、西北的清外鑾駕庫和原使館西面的兵部衙署、工部衙署以及原蒙古內館、清鴻臚寺的部分等廨舍和地皮,划為英國使館及兵營,在《辛丑條約》后,在原址的基礎上擴大了兩倍之多,英國使館將其向北和西北擴展並將所得土地和衙署等改建為英國兵營與操場。
列強對中國依舊具有強大的干涉能力,除了直接的軍事干涉以外,外交團控制著中國政府財政收入中最重要的關稅和鹽稅兩大收入。
朱爾典在朝鮮時正是清廷力圖繼續維護與朝鮮的屬藩關係,但日、俄等列強不斷侵蝕朝鮮的時期。那時候袁世凱也在朝鮮,他為了抵禦日俄等國在朝鮮擴張勢力,所以就和英國關係密切,朱爾典就是在這時候與袁世凱相識,並幫助袁世凱推行了一些對朝鮮加強控制的政策。
而後來朱爾典轉任英國的駐華公使,也正是在袁世凱另一位密友莫理循的極力敦促與推薦之下。
朱爾典好像被什麼笑和*圖*書話逗樂了一樣,大聲笑起來,笑得都直不起腰了。
朱爾典三十多年前作為一名見習翻譯首次來華,在中國期間他工作出色,後來就被派到朝鮮。當時的朝鮮與英國並沒有所謂的邦交關係交關係,英國一直承認中國為朝鮮的宗主國,英國在朝鮮僅派總領事駐紮漢城,並直接受駐華公使管轄。
「中國人想實行社會主義,他們還要為四億中國人都購買工傷保險呢。我想南京的那位林淮唐先生是比孫逸仙博士更有想象力的人,像這樣的革命家——他要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哈哈,您明白嗎?社會主義!當原始人一本正經地向我們普及科學時,最好我們手上有一台照相機,這可是大新聞呢。」
「我對袁總統頗懷好感,我們早年就在朝鮮相識,我亦相信總統將始終是英國的一位忠誠朋友。」
看得出來,朱爾典對於中國社會黨的主義、思想、政策,完全沒有以認真的眼光審視。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雖然搶劫和焚毀了圓明園,清政府代表奕?卻在談判時,毫無抗爭的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所有條件。英國代表額爾金與奕?在東江米巷禮部衙署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同時交換批准了已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