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二十二章 頤和園
林淮唐自己是不太喜歡搬進這座帝王園林的,按他的話來講,那就是「頤和園系滿洲君主以民脂民膏造就之大監獄,于共和時代自當開放為一民眾公園,還之於國民,其餘用途均不屬合理」。
但是一場北京事變,復辟武裝在城區內的燒殺焚掠,不僅使原來北洋政府部門使用的會議廳、辦公樓泰半損毀,而且就連許多前清時王公權貴的府邸也多數受到嚴重破壞,短時間內難以修復並利用起來。
林淮唐背靠竹椅,手上的鋼筆還在以著驚人速度批閱文件,他頭也不抬地答道:「我偏不聽,這也是原則問題。你們說安全保障?我在這裏,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她好像感到中央秘書廳的人是要來奪走自己的養父,那雙小手便緊緊地拽住了林淮唐的衣角,似乎生怕謝逸謀真將林淮唐帶走。
謝逸謀頓時說不上話來,苦笑幾聲后才說道:「我當然服從書記長的指示——但您看今天的會議呢?」
林淮唐微微一笑,攥住了小林徽因的手指:「謝主任,等到北京局面更安定一些以後,我肯定還是會搬一搬的。現在嘛,本來頤和園也只是中執委暫時落腳的地方,你們整天催催催,難不成是想搞什麼既成局面,今後真把頤和園當成中央政府辦公地和_圖_書了?那可不行,我早說過,頤和園今後是一定要向民眾開放,改造成一所人民公園的。」
謝逸謀含笑說道:「書記長,林副主席堅持您進頤和園也是原則,您現在住的這個地方連圍牆也沒有,安全上缺乏保障啊。」
謝逸謀看著可愛的小林徽因,頓時也就說不出話來了。這女孩生得如此可愛,其父、叔皆死於國事,特別是小林徽因的叔叔林覺民還是代書記長而死,林淮唐當然會感到一絲愧疚。
「我有我自己的一些堅持,你們吶,就不要在這種小事上跟我對著幹了。」
眾人希望林淮唐搬進頤和園,主要是從安全考慮,四周高牆、山水環繞是很好的安全屏障。
後來英法聯軍攻佔北京,三山五園同遭火焚,清漪園除別建築外均成灰燼。但在以後,慈禧攬權,她不顧民族危亡,于同治年間幾度指使親信上書奏請修復圓明諸園。光緒即位后,慈禧便暗中挪用海軍經費大規模地修建清漪園,改名頤和園。
他和林徽因拉完鉤后,便從衣架上取下帽子,轉身準備同謝逸謀一起去頤和園的辦公廳了。
遼代以前,萬壽山只不過是高粱河畔的一座小山。金海陵王遷都燕京后,最早蓋起了金山行宮。金章宗完顏璟又把玉泉諸水引
和圖書
至金山腳下,取名金水池,這就是昆明湖的前身。「我不搬,你們轉告頌亭,我不搬,我不做皇帝。我就住在這裏,房間大小正合適,距離頤和園也近,工作、保衛都很方便,還有什麼不好的嗎?我看處處均極好。」
這樣的一座建築群,雖然真正堪稱山高水闊、景色秀美又壯麗,但看在林淮唐的眼裡,只覺得萬般嫌惡。在林淮唐以為,頤和園除了改建為一個免費參觀的公園以外,實在不再適合用作任何用途——除非是外敵入侵之時,他可以考慮將頤和園該做兵營、校場之用。
元時興漕運,先後兩次命都水監郭守敬引玉泉諸水至瓮山腳下,並將金水池疏浚擴展為北京西郊大水庫,先後易名為瓮山泊和大泊湖,俗稱西湖和西海子。又將所挖西湖之土運上瓮山,使瓮山更高,西湖更大,才成為真正山高水闊的風景勝地。
這座二層小洋樓距離頤和園建築群很近,方便林淮唐到頤和園工作,也便於警衛部門對他進行保護。
林淮唐也不是真正鐵石心腸的人,何況即便真的心如鋼鐵,有磐石般的意志,也不該無視這孤女的遭遇。所以他進京稍作安頓后,就決定收養林徽因,代林覺民、林長民兄弟撫養她。
這天林述慶又派了https://m.hetubook.com.com中央秘書廳主任謝逸謀,來找林淮唐勸他搬家去頤和園住。結果自然不出所料,立刻就被林淮唐嚴詞拒絕了。
倒是頤和園,因為宗社黨被一網打盡,溥儀也已在亂局中身死的緣故,偌大的頤和園被空置了出來,中央委員們便紛紛提出將執委會辦公場所定在頤和園裡的建議。
小林徽因遭遇北京動亂以後,小小年齡就親眼見證了無數的動蕩、混亂、殺戮和血腥,驚嚇過度患上了失語症,已經不能說話。
「書記長住進去,我們才好高枕無憂啊。」謝逸謀說,「您現在天天從私宅步行、騎馬或乘車到頤和園,雖然距離不長,但也要二十分鐘的時間,實在是太不安全了。」
林淮唐進京以後,很快也知悉了林長民的死訊。他很感唏噓與後悔,福州林家同自己的命運似乎常有交集,林淮唐還記得林覺民在廣州為他擋下子彈時的殷紅熱血,現在又知道了林長民的死,自然感慨叢生。
林淮唐摸著小女孩的齊耳短髮,搖了搖頭:「徽因才十歲,她習慣了這裏的生活,驟然搬進頤和園住,對她的成長會有影響。」
所以最後中執委討論以後,雖然林淮唐本人投反對票,但多數執委均贊成以頤和園建築群為新政府暫時的辦公場所。https://www.hetubook.com.com
要安置剛剛到達北京的中央執委會,還有中革軍委和全國國大委員會下屬的一系列部門和辦事人員,除了頤和園建築群以外,那似乎就只有紫禁城了。
謝逸謀失笑:「書記長的本領再大,也打不過子彈啊!萬一有北洋或宗社黨的餘孽,策劃什麼襲擊……我們都不敢冒這個風險。」
黃花崗起義,林覺民代林淮唐而死。現在北京動亂,林覺民的兄長林長民又死在亂軍之中,使才滿十歲的林徽因成了孤兒。
明代正德皇帝在大泊湖建起了好山園行宮,將瓮山改名金山,大泊湖改名金海,總稱好山園,俗名西湖景。至乾隆時,大興土木,拆毀明朝圓靜寺,改建大報恩延壽寺,將瓮山命名為萬壽山,大泊湖改名為昆明湖,萬壽山、昆明湖總稱清漪園,歷時十五年完成。
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包括萬壽山、昆明湖,方圓16里,佔地4350畝,其中昆明湖水域佔四分之三,以萬壽山為主的陸地佔四分之一,規模宏偉,景色秀麗。
林淮唐望著眼神茫然的養女,揪起她的臉頰溫聲道:「我又要去開會啦,徽因好好上課,可好?來,拉個鉤。」
社會黨的中央執委會進京以後,林淮唐原本是建議大家以鐵獅子衚衕一號的總統府為臨時駐地。但由和-圖-書於京師動亂的影響,復辟軍和總統府衛隊的一場激戰,將總統府原有房屋建築嚴重毀損,在庭院房屋修復好以前,便不太適合辦公了。
林時爽便感嘆:「紅軍剛剛進城,如果就住進紫禁城裡,那政治影響實在太壞。人民會怎麼看待我們?這將大大敗壞社會黨的形象。」
小女孩粉妝玉砌,生得明眸善睞,眼裡好像有繁星環繞,眨巴著長長的睫毛,彷彿閃著光一般。她是已故國會議員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也是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的侄女。
頤和園。
黨中央少數服從多數,在民主集中制的決策體制下,林淮唐一個人鬧脾氣是拗不過眾人的。但他領導紅軍剛剛打贏了解放戰爭,威望真是如日中天的時候,所以大家也都尊重他的個人意見,沒有把書記長住所的這種問題提交到執委會書記局上去搞什麼表決,只是一再讓中央秘書廳的人來勸林淮唐。
林淮唐拗不過眾人,但他依舊堅持反對入住頤和園,只是部分同意到頤和園辦公。至於自己居住的地方,林淮唐則是將自己長期存在興閩銀行的稿費取出,買下了林長民在北京的一座別院,用作私人居住之用。
林淮唐微微輕嘆一聲,他一直靠在椅子上,另有一個小女孩則靠在他膝蓋邊上,抬頭仰望著這顆整個民國最為耀眼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