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七十五章 新派遺老

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七十五章 新派遺老

在此前的波斯尼亞危機中,作為強國的德國,其外交政策反而不得不一直跟隨奧匈帝國這個弱國,並因此導致德國和俄國的關係持續惡化至今。
林淮唐閱畢威廉二世的來信以後,坦然道:「但對於執行外交工作的人員來說,若因為信奉弱國無外交的道理,就放棄了做外交工作的努力,那於弱國而言還有什麼設置外交部門的必要性呢!」
也因此,在林淮唐掀起反奸清查運動來「幫助」國民黨清黨的大背景下,民國的外交部門裡便充斥了一大群「逃難」過來受唐紹儀庇護的國民黨政客、黨棍和官僚。
弱國無外交,指的是弱國在弱肉強食彷彿黑暗森林一般的國際叢林中,相對列強一定處於相對弱勢的處境。但這種處境只能是相對而言,弱國如果能夠把握國際局勢的變化,完全有機會在與強國的交往中反過來掌握主導權。
「所謂弱國無公理、弱國無外交,確實是一條對於人民群眾來說可謂真理的原則。」
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擴張政策毫無疑問將侵犯俄國的利益,而且也不能給德國帶來任何好處。但由於德國無法承擔奧匈帝國被削弱https://m.hetubook.com.com,以及德國無法承擔失去奧匈帝國這個盟友的代價,因此德國不得不為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每一次冒險擴張進行外交背書。
歷來無政府主義者就很容易在理想破滅以後,政治立場發生一百八十度的重大變化,從極左一下跳到極右的方向去。
中央政府的外交部門在紅軍入京以後,還沒有在國大臨時委員會的授權下進行大規模的重組,所以外交部至今仍由袁世凱時代的舊官僚把控,臨時主持外交部工作的則是身兼北洋和國民黨元老雙重身份的唐紹儀。
此時此刻,當民國中央政府在「水雷走私」事件以後,反而收到德國皇帝發來的一封語氣十分親密的回信時,毫無疑問在中德交往中設置議題的一方,就來到了中國這邊。
張謇仰天長嘆,憤憤道:「人都說太炎乃當世狂士,不意他也攀附林莆田!」
當然張謇堅持管林淮唐叫「林莆田」,也是因為莆田這地方向來以宗族械鬥的兇殘狠辣而著名,雖然也有過所謂文獻名邦的說法,但多數時候出名還是和宗教、宗族械鬥及海盜hetubook.com.com有關,風評並不算好。
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越是嚴峻,也就是國際秩序的僵化程度越高,那麼列強之間相互騰轉挪移、折衝迴旋的餘地也就越小,相對的弱國、小國也就越有機會爭取到更多利益。
章炳麟過去曾是一名無政府主義者,和堅決支持社會黨革命政策的陶成章曾經是戰友。但民國建成以後,章炳麟的政策就發生了一個急劇右轉的變化,從無政府主義者一下調頭變成了保守主義者,開始主張什麼「中國本因舊之國,非新辟之國,其良法美俗,應保存者則存留之,不能事事更張也」,不然就說是什麼「專制非無良規,共和非無粃政」、「政治法律,皆依習慣而成」云云。
但今天威廉來信在國內外各大報刊上公開發表以後,不要說是張謇,就連另外一個極其痛恨社會黨政府的遺老康有為,據說都專門在益世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吹噓新政府的外交手段了得,還托他的弟子梁啟超向新政府送去了捐款若干。
唐紹儀對張謇的喋喋不休有些不滿,板起臉說:「紅軍入京以後沒有堅持追查咱們的責任,已經是林主和圖書席網開一面。你們現在還掛著外交部職員的頭銜,我勸諸公少說些對政府不滿的話吧!」
設置議題才是國際交涉中最重要的能力,誰掌握了設置外交議題的能力,也就意味著誰掌握了當下國際秩序的主導權。
實際上現在的歐洲大陸,就正因為著協約國、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外交秩序變得越來越僵化,任何一個強國都無法放任自己失去一個哪怕很弱小的盟友。
張謇在全國範圍內雖然還有一些產業,在許多家外國銀行中也有部分存款,但他的生意還依賴南通等地紡織業和麵粉廠帶來的資金周轉。這些工廠全部被紅軍沒收以後,張謇的資金鏈立刻斷裂,各家洋行也趁機向他索債,張謇不得不變賣掉他在國內其他地區的產業,拆西牆補東牆,勉力維持,落得個慘淡經營的下場。
汪精衛苦笑:「季公,太炎先生從來主張限制財產之說,他雖然不贊成社會黨奪富者之田分給貧民的所謂土地革命,但卻對林淮唐這類古時所稱的雄猜之主很是欣賞。否則太炎先生過去也不會支持袁慰亭了……唉!他算不上攀附中央,不然早在林淮唐入京時太炎先生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該去投名刺了吧。」
那麼章炳麟轉而把林淮唐視為他心中一位全新的「救時雄主」,便不足為奇。
張謇作為大實業家,本來也不差這一點錢。但在去年國會大選時,他跟隨國民黨的旗號全力附和袁世凱,所以當解放戰爭爆發以後,紅軍徹底佔領南通等地,立刻就將張謇名下的全部產業以「轉型正義」的名義予以沒收。
這就很反動了。
但總體而言,章炳麟的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希圖中國出現一位封建意義上的「雄主」,由這位「雄主」來保證國家的穩定,也就是章炳麟曾對袁世凱所說的「以厝中夏于泰山磐石之安」。
特別是在當初袁世凱組閣的時候,章炳麟在用人問題上甚至提出「取清時南方督撫有材名者以充閣員之選」,說什麼「漢之良相,即亡秦之退官;唐之名臣,即敗隋之故吏」,主張「循舊貫」,「用老吏」。
過去章炳麟把袁世凱視為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雄主」,但一場解放戰爭,北洋軍被紅軍打得威風掃地,袁世凱外強中乾的面貌也完全被林淮唐所戳穿。
理所當然,張謇對社會黨和林淮唐都充滿恨意,他躲在和_圖_書外交部中偷領津貼之餘,也不忘每日同林森、章炳麟等人一起編排林淮唐的不是。
不僅宋教仁、汪精衛和林森等人常常到外交部來領取所謂的顧問津貼,而且唐紹儀甚至還幫忙連張謇和章炳麟等人,一起在外交部內掛了一個顧問或者參事的頭銜來領取經費。
另一個更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歐陸五強中最弱小的奧匈帝國之於德國,弱小的奧匈帝國反而一定程度上綁架了德國的外交政策。
這群國民黨遺老本來每周都會來外交部聚會一次,討論一些「中興國民黨」的狂言妄語。但自從威廉回信登報以後,章炳麟便首先失去了蹤影,再也沒有出現在國民黨遺老的聚會上過了。
民國時常有以籍貫作為人物代稱的習慣,例如稱呼袁世凱為袁項城、稱呼黎元洪為黎黃陂,皆是此類。只不過社會黨較少沿襲這類舊文人之間相互唱和形成的潛規則,也很少有人用籍貫來稱呼林淮唐,至多有些攀附者管林淮唐叫「漢公」而已。
作為歐洲五強中第六強的義大利,之所以能夠在德、法之間左右逢源,甚至在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之間反覆橫條,就正是因為義大利利用了歐陸目前僵化的對峙形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