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九十九章 馮玉祥亮劍
十一師投入前線的一線作戰兵員,已經達到五千人左右,是當面日軍的整整五倍以上,但十一師師長馮玉祥還很不放心,兩次派人向柏文蔚要支援部隊,硬生生把柏文蔚留在手上的司令部警衛營都給要走了,一再厚實兵力后,終於對向北狂飆突進中的日軍迂迴支隊發起了全力以赴的猛烈進攻!
十一師對當面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擁有五倍以上兵力優勢,火炮、機關槍數量雖然遠遠不及日軍同等編製部隊的裝備數,但對比起一個步兵大隊來說就不算吃虧了。
在這樣嚴格的訓練下,日軍士兵的射擊技術當然遠超紅軍。畢竟槍法水平的高低,除了極少數天賦異稟的神槍手以外,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靠練!
紅軍基幹師的老兵雖然多有一年以上的服役經驗,但就算是擁有兩年乃至於三年以上服役經驗的戰鬥標兵,很可能三四年整個服役經歷中打過的子彈數量,都不如日軍新兵在訓練時打過的子彈數多。
湖畔一側成為戰場以後,紅軍官兵的鮮血很快染紅湖水,許多烈士的遺體也浸泡在水中,戰士們踏著防水的雨靴衝過濕滑的河灘時,又不斷地被敵人狠厲毒辣的防禦火力擊倒。
「山坡那頭的形勢看來是有利於咱們……看看,快,把憲兵營也調給馮玉祥去,他有什麼要求,司令部一概滿足,但告訴他,務必完成任務,擊潰日軍靜岡旅團的北上支隊!」
張匯滔曾在日本留學,他對日軍的軍事教和_圖_書育體系很有了解,馬上就判斷說:「前委制訂的作戰規劃,以一個縱隊對抗日軍一個師團,以一個師對抗日軍一個聯隊,我很早就說過這樣的規劃還是太理想!日本兵均要受過最少十一個月的軍訓,隊列、刺殺、打靶……還有嚴冬條件下的拉練,像八甲田山,寧死掉一大批人也要搞雪中進軍的訓練。」
很快在兩架「空一」型戰鬥機和兩架「轟一」型轟炸機的嚮導、掩護下,第十一師終於在百脈湖以北不遠處的亭口對日軍北進部隊發起全面進攻。兩架戰鬥機率先低空俯衝而過,飛機上的機關槍像割稻草般射擊著日軍防線後方由馱馬和驢子馱運的機關槍,繼而轟炸機投下炸彈,轟隆聲響中,第十一師集結的迫擊炮和輕機關槍紛紛開火,戰場上炸起無數團白色的煙霧,這條長約二公里左右的戰線立刻陷入血腥的激戰中。
「靜岡旅團兵力有限,小東洋們已經把兵力往北延伸出去好幾里地了,他們還有多少後備部隊可用?」柏文蔚狠狠道,「紅空軍還盯得緊呢!鬼子們有什麼動作都瞞不過前委,他們主力都集結在青島,後方兵力有限,靠一個旅團一個騎兵聯隊,充其量再加上幾個青島攻堅戰之前放在後方維護補給線的步兵大隊,就這麼點兵力,我不信能扛得住紅軍三個縱隊九個師的猛攻。」
「日本人瘋了,日本人徹底瘋了。」馮玉祥興奮起來,「百脈湖戰鬥!我敢打包票後www.hetubook.com.com世國史之上,第十一師的戰功必定將彪炳史冊,這將是民國國戰以來的頭號勝利!」
中日兩軍的迂迴部隊,一邊快速機動的前進著,一邊不斷有小股部隊互相交火,戰況異常混亂,由於缺乏固定的防禦陣地,所以兩軍迂迴部隊之間很快就形成無數道犬牙交錯的戰線。
日軍靜岡旅團也不是一味防守,他們在湖畔抵禦紅軍攻堅部隊進攻的同時,也不斷在向北面延伸擴展防線,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持續向紅軍側翼進行大迂迴態勢。作為回應,擁有兵力優勢的紅軍四縱,也同樣在持續向北面伸長戰線,對日軍進行反向迂迴。
高密北部的百脈湖湖水蕩漾中波光粼粼,這個大湖元、明、清都叫做百脈湖,再往前歷史上也被稱為夷安澤、瀦澤、西濼等等,不同的朝代時名字不同,湖面大小也不一樣。
「打吧!咱們前進是天堂,後退是地獄,打下去就一定能贏!」
一道道白色的煙柱在田野間騰空升起,四縱司令員柏文蔚和參謀長張匯滔一起拿望遠鏡觀察著北面的戰鬥,兩人都對馮玉祥和紅軍第十一師的戰鬥表現極為滿意:
而射擊練習的背後,則是兩個國家在軍需生產能力上巨大的鴻溝。
第十一師一鼓作氣擊潰靜岡旅團一個步兵大隊以後,即從北向南卷擊,在百脈湖附近對日寇形成了半包圍之勢。
靜岡旅團的主力都被四縱其餘部隊死死要在百脈湖附近,往北繼和_圖_書續朝平度縣方向走,其實也不過千把人的日軍士兵而已。
紅軍戰士分隊突擊,所有人踩踏著百脈湖湖畔的良田、水網、溝渠和落滿稻草的泥濘道路,朝日章旗樹立的方向發起迅猛攻勢。
日本陸軍還強調小隊、中隊一級作戰協調的訓練,在所有訓練項目完成以後,新兵最後還要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大隊級作戰訓煉,此時的新兵打靶成績已趨穩定,基本要求是應在四百米打出十槍80環的成績。
元代時百脈湖曾是膠萊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膠萊運河不並在是一個平面上開鑿出來的,河水無法在一個平面上互相流通。如果需要行船,必須建立船閘,組成梯級的河面才能使運糧船從南向北通行。船閘的開合就需要隨時放水、補水。在京杭大運河上,山東西部的南四湖就起到補水的作用,被稱為「水櫃」。在膠萊運河上,百脈湖也被賦予了「水櫃」的角色和重任。
更何況日軍前線主帥神尾光臣又這樣自信和託大,整個兵力的使用完全不把中國紅軍放在眼裡,五萬多人的大軍全集中在青島一點,到頭來就拿出一個旅團、一個聯隊的兵力轉用於後方?
第十一師是由北苑新軍和華東野戰軍第二師的教導團混編而成,作戰能力很強,算是四縱里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師長馮玉祥雖然不是老社會黨,但也是一員老於戰陣的宿將,光看他在解放戰爭時帶著腐敗的北洋軍軍隊還能和紅軍打得不相上下,就能和-圖-書看出馮玉祥的軍事領導才幹相當突出。
柏文蔚望向膠東半島的北方:「命令第十一師繼續向北迂迴,告訴馮玉祥,不用留預備隊,日本人往北展開多少距離,咱們就加倍往北延伸戰線。第十一師要源源不斷的持續投入兵力維持攻勢,我們的左翼往北繼續延伸下去,就是五縱的位置,但日軍相對的友右翼再接著往北拉扯,那除了幾個步兵大隊以外就拿不出什麼部隊了,這樣耗下去紅軍一定勝利!」
日本人動作極快,他們沿著百脈湖的一側飛快構築起堅固的防線和陣地。哈奇開斯機關槍的發射聲撕破布帛,機槍彈和行營炮、野戰炮、步兵炮的炮機聲混雜在一起,兇狠如虎狼咆哮,日軍士兵的射擊技術也確實高明,一發發槍彈、炮彈往往都能給攻堅的紅軍造成有效殺傷。
一面面日章旗樹立湖畔,那輪紅色的太陽就映在水面,日軍靜岡旅團已經完全佔領了百脈湖側翼所有的制高點,其部隊兵力甚至還在繼續向北面的平度縣延伸。
一般單兵訓練彈藥消耗量一個月180發,而且步槍的射擊訓練子彈還分為不同種類:小銃實包是實彈,訓練士兵打靶與各項射擊科目;小銃空包是空包彈,訓練士兵習慣射擊的槍聲;狹窄射擊實包是減裝葯子彈,用於射擊距離15公尺的標靶,訓練士兵體驗射擊與調整射擊姿勢。
按理來說,擅自更換軍裝和撕掉銜章,都屬於違背軍紀條例的做法。但馮玉祥都是到了最前線的和_圖_書時候才這麼干,頂多被政委說上幾句,戰況激烈至極的關頭,又有誰顧得上這種細枝末節呢?
攻堅隊員們相繼躍出,從北苑新軍里混編入十一師的山東籍官兵個個人高馬大,端起刺刀在和東洋鬼子拼刺的時候一點都不吃虧,還能仗著體魄優勢格開日軍的步槍,狠狠將其刺死。
紅軍四縱司令員柏文蔚和參謀長張匯滔都對日軍靜岡旅團的頑強表現感到吃驚,紅軍第四縱隊趕赴百脈湖前線以後,一天時間以內就已經投入了四個團進行連綿不休的猛烈攻擊,炮兵部隊也正在不斷加碼,但打到現在,整整一天的攻堅戰,始終未能動搖靜岡旅團的防線。
直到清代以後,由於膠東民眾挖溝排水,築田耕稼,創造了台田,發展了生產,高脈湖曾經大多數的水域才變成了如今的良田,這一位於膠州和萊州之間最重要的大湖也逐漸成為了一個規模很小的湖泊——但其處在膠萊交通線中心的位置沒有發生過根本變化,現今依舊是膠東之戰的兵甲必爭之地。
種種形勢都有利於馮玉祥,他心裏也對日本人一點都不虛,上帝可鑒!全中國多少軍人,多少將領,馬革裹屍一輩子等待的國戰機會,就這麼落到了自己手裡,這真是潑天的幸運。
「東洋鬼子還真是耐戰!」
馮玉祥是紅軍高級將領中少數不帶軍帽的人之一,他穿的軍裝也模仿林淮唐的樣子,在戰場上時經常撕掉所有表露身份的軍銜標識,打扮的和一名最普通的士兵完全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