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九十八章 黨員帶頭!

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九十八章 黨員帶頭!

久留米師團的騎兵聯隊急速馳援膠縣,在這裏牽制住了三縱的攻堅主力,而靜岡旅團則繼續向北前進,走了一個倒C字形的路線,雖然多走了不少路,但也因此避開紅軍的偵察部隊,在沒有遭到紅軍部隊攔截的情況下順利開抵高密北面。
戰場上到處瀰漫著濃厚的硝煙味和血腥味,日本騎兵聯隊在守城戰中難以發揮他們的機動優勢,但膠縣縣城又是絕對不能放棄的戰略據點,因此哪怕悶頭挨打,這群東洋士兵也必須完成師團交給他們的任務。
按照日軍的標準,騎兵聯隊倉促部署的火炮數量根本不值一提,但對紅軍來說這點火力就算得上是凌厲猛烈的級別了。
他們之中山東人的數量也特別多,像吳佩孚就是山東蓬萊人,甲午戰爭時他老家就是被日本海軍的艦炮炸毀。
日本軍人的忍耐幾乎到了稱得上是殘忍的地步,他們直到紅軍步兵把縣城城牆炸開許多缺口,直到第七師的突擊隊開始沖入城中時,各處隱藏的火力點才驟然展開反擊,密集的交叉火力網把無數勇敢的紅軍戰士掃射得支離破碎。
誰說高唱祈戰死的日本軍人就是英勇?他們是為侵略外國的不正義事業而和*圖*書戰,那種所謂的英勇還不如說是壯膽!紅軍戰士們聞戰則喜,爭先恐後參加突擊隊敢死隊的英勇,才是為保衛家鄉而戰的、正義的真正英勇!
城牆上不時綻開團團白煙,日軍的炮彈射出炮膛以後就放倒了不少攻堅的紅軍官兵。膠縣城下遺留下不少革命軍人的遺體,但很快三縱第七師的迫擊炮連就紛紛被調上前來,徐州兵工廠和江南製造局生產的迫擊炮火力雖然不如日軍,但輕便、靈活和機動性則遠勝之,這就使紅軍雖然是進攻的一方,但卻可以比日軍更快集結起更多的火炮來進行打擊。
這群「老武弁」在北洋軍的行伍中時,受著因襲的暮氣影響,好像完全喪失了同日本人復讎的熱血和勇氣。但當他們被編入紅軍部隊中以後,又受了差不多半年的新式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世界觀比起舊時代當然是豁然開朗,整個人的氣質也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膠縣縣城的幾處城牆缺口,馬上就成為了血肉模糊的修羅地獄,工兵鏟、刺刀、自來得手槍和步槍交相輝映,空中飛機的投彈和不知道從哪裡轟炸過來的炮彈,則更把這地獄攪亂成焚燒的烈焰。
第七www.hetubook.com.com師的迫擊炮炮彈裝藥量要比其他部隊的都多一些,吳佩孚經過好幾次實驗,這才確定了炮彈裝藥量的極限,在過多影響迫擊炮自身使用壽命和發射|精確度的情況下,把第七師迫擊炮炮彈的威力提升到了一個極點。
康大眼對此只有一種哭笑不得的心情,但細想一下,胸中又難掩心潮澎湃的豪情——
吳佩孚想了想,又說:「我要去聯繫楊司令,鐵甲車大隊到底什麼時候到?膠縣和即墨縣攻堅作戰,必須需要中央炮兵旅和鐵甲車大隊的支援!」
「師長!」
不過吳佩孚對此並不吃驚:「五縱正在昌邑和平度之間作戰,四縱在昌邑南的雙廟、亭口一線,隨時能夠南下攻擊日軍反攻部隊的右翼……我們繼續保持攻堅態勢,不要自己亂了陣腳!十五萬打五萬,兵力的使用上我軍有絕對的優勢,現在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日本人的援軍增兵什麼時候登陸……」
康大眼現在已經是副營長了,但還是習慣待在戰火的最前線,也經常承擔起突擊隊隊長的職責。初秋的山東氣候涼爽宜人,齊魯海濱之地的風物令人陶醉,不過膠縣日軍守兵數量雖然不多,但炮和_圖_書兵的防禦火力卻非常猛烈!
「他娘的是我疏忽了……除了黨員以外,有兩年以上服役經驗的老戰士也跟我上!我們一鼓作氣拿下膠縣!」
第七師是由基幹的老紅軍部隊和北洋軍中的精銳混編而成,所以基層兵員中不乏老北洋的軍人,甚至還有過一些參加過甲午戰爭以後跟隨袁世凱在小站練兵的老行伍。
除了北洋老兵以外,還有一些來自廣東的廖仲愷舊部也很不高興。
很多因為政治學習還不夠水平,沒能入黨的老行伍聽了康大眼的話就特別不滿意:「什麼叫黨員帶頭?只有黨員才能帶頭嗎?他媽的,老子也提交了好幾回入黨申請書,為這還專門上了幾個月那孔老頭的課,王八蛋的不讓老子上突擊隊嗎!」
「炮兵連呢?立刻跟進過來,按照標尺數據轟擊膠縣啊!」
第七師使用的迫擊炮炮彈和其他部隊略有不同,師長吳佩孚本來就學過炮兵技術,他過去在北洋軍中時就對紅軍使用的迫擊炮極感興趣,加入紅軍以後更悉心鑽研迫擊炮。
迫擊炮的炮彈于碧空中劃過一道曲線,很快就翻越城牆重重砸進城裡,轟的一聲便是殘肢和硝煙共同騰空。
這一點,其實也是紅軍和和_圖_書日軍感知上差別很大的一點。
吳佩孚戴著有紅色五角星徽標的軍帽,踏著布鞋,手持雙筒望遠鏡,看起來和一名最普通的紅軍指戰員已經沒有任何區別。
但同時日軍的機關槍也開火了,在黃銅彈殼落地碰撞的聲響中,紅軍的突擊隊員們雖然採取了小隊形的散兵進攻,但同樣付出慘重傷亡。
插著日章旗的膠縣城牆迅速動搖起來,縣城裡的樹木落葉紛飛,一道道煙柱騰空而起,被炮彈炸得粉碎的古城牆則濺射出無數磚塊飛砂,加上迫擊炮炮彈的彈片,一起殺傷了不少日軍士兵。
老一輩中國人那種特別樸素的鄉情觀念,和社會黨的政治教育動員結合起來,就使這些艱苦耐勞的老兵們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大家最明晰的一點,就是終於弄清楚了戰爭是為誰而打的——不是為了親手發餉銀的袁大帥,而是為了山東的父老鄉親而戰!
在紅軍隊伍的後方,迫擊炮連還在接連不斷的進行急速射擊,縣城上空還有紅空軍的轟炸機在持續投彈,陳舊的古城牆在秋風中搖搖欲墜,衝鋒號的聲音響起,紅軍官兵終於向前大步躍出,在基層士官的組織下結成一支又一支分工不同的小規模突擊隊開始攻堅。和圖書
「日本軍隊的耐戰性大大超出前委參謀作戰處的預計啊……」吳佩孚口中低喃道,「日本人低估了紅軍,但我們也低估了日本軍隊的實力!十五萬打五萬……紅軍的窗口時間太短了,我們到底有沒有能力吃掉這麼一大股日軍?」
康大眼帶頭疾呼道:「社會黨的黨員都跟我出列,黨員帶頭,攻堅!」
這批人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就和紅軍並肩作戰,林淮唐奪取中央政權以後,這批廣東省的省軍也就成為了最早接受紅軍全面整編的地方部隊之一。
一名參謀軍官急急跑了過來,報告說:「日軍大約一個旅團的兵力已經發起反攻,佔領了我們北面的張魯集和夏庄一線,控制了百脈湖一帶……師長,咱們上當了……」
數十發、上百發的迫擊炮炮彈打完以後,就輪到紅軍步兵的爆破手了。他們冒著很大風險衝到城牆近處,用特製的炸藥包在近距離執行爆破任務,又進一步摧毀了縣城城牆的防禦。
他們的忠誠和英勇不容置疑,但他們中多數人還是新國民黨的黨員,這時候也覺得遭到康大眼的「歧視」。
很快,紅軍的更多炮彈就開始了反擊。
「同志們,快,我們衝上去,有機會一鼓作氣拿下膠縣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