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七十九章 時代的落幕
對面發起進攻的日軍都是來自日本北陸一帶的部隊,按日本人的說法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奧州兵,位於日本東北的奧羽越列藩在幕末時站錯隊,跟著被稱為「賊藩」的會津藩反對明治政府軍,結果在幕末最慘烈的會津戰爭中徹底敗北,所以當時陸奧一帶受到明治政府的歧視,東北各縣不僅經濟最差、特別貧苦,而且這裏的老百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視。
紅軍依託陣地節節抵抗的同時,也有不少部隊主動出擊。曠繼勛就帶著一個團的紅軍跳出外線,成功將日軍一個營包圍在荒溝的山村裡,那是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當地村民早已被紅軍疏散,日軍一進村就把沒有帶走的少量牲口殺光,然後就開始用積雪壘牆,壘一層再往上面澆一層冰水,冰雪圍牆凍得十分堅硬,讓曠繼勛團硬是咬了一個傍晚也沒能撕開。
第三師團對九連城的進攻失利,但在鴨綠江戰場的另一條戰線上,日軍的攻擊則取得了比九連城這邊好一些的戰果。
朱爾典透過車窗,望著京津之間上不斷穿行的紅軍軍列,他內心正產生著一種可怕的預兆——
日軍士兵人人都裹著一件厚重的軍大衣,大衣上堆積滿了白色的雪花,衣服下擺甚至還結起冰棱,但這些人還是一腳深一腳淺地踏著鬆軟的雪地朝
hetubook.com.com
紅軍陣地前進。十一月底已經接近東北長白山地區最寒冷的時候,氣溫降到了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白茫茫的山林在風雪中一片迷濛,所有生命彷彿都已經被凍僵,部分山區甚至冷到了接近零下四十度的地步,光是這低溫就好像要殺死臨江的所有生命。
一大片日軍屍體倒在雪地中央,鮮血染紅了白茫茫的大地,但更多奧州兵則咬緊牙關繼續進攻。由於日軍已經順利渡過封凍的鴨綠江,所以他們進攻的戰線展開極廣,可以充分發揮兵力上的優勢,逐漸對臨江形成半包圍的態勢,在一部分小山村的爭奪也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但日本人也並不好受,困守山村的這一營日軍嚴重缺乏取暖的燃料,到後來他們不得不拆屋來燒火取暖,到後來有三分之一的兵員都由於嚴重的凍傷無法作戰。等到紅軍終於攻入山村裡的時候,才發現這營日軍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凍傷。
短短几天的交戰,中日兩軍就都付出了成百上千的凍傷損失,中國守軍有一千二百多人被凍傷,日軍更加糟糕,有二千多人被凍傷。
雖然中國紅軍和日本軍隊都有著比較完善的後勤供應體系,這些被凍傷的士兵都會得到妥善的照顧,後方也在源源不斷為鴨綠江前線m.hetubook.com.com的戰場提供越來越多的食物和燃料。可還是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由於嚴重凍傷而致殘,這些人將面臨終生殘疾,當他們看著被截斷的肢體時,會想起什麼呢?想起這場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嗎?
在第二十二軍中擔任團政治委員的曠繼勛也是南方人,他縮著脖子,腿上中了槍傷,膿血處很短時間內就被凍出冰晶造成二次傷害,黑紫色的斑駁血跡看著十分恐怖,在他露出的大腿處還有更多青黑色的凍傷。
但和中國紅空軍相比,哪怕是田中義一傾注了不少心血的朝鮮駐屯軍航空隊也完全不值一提。天空中靈活飛舞翻騰的赤色騎士,很快就開始了對日軍航空兵的殘酷絞殺,雖然日軍的戰鬥機數量比八兵團、九兵團上空作戰的中國戰機還要多出二十架左右,可是日軍的戰機都是從美國進口的老式戰鬥機,機關槍只能對準後方射擊,在爬升速度、最高時速以及靈活性方面,都和中國的國產戰鬥機相距甚遠。
風雪之中,紅軍戰士依舊嚴守陣地。
日軍拉開了道道漫長的散兵線,很顯然臨江戰場日軍的指揮官要比九連城方向的大庭二郎中將聰明得多。他們吸取了歐洲戰場的大量經驗,沒有採取一窩蜂的集團衝鋒,而是大量採取鬆散的散兵線隊列前www•hetubook.com•com進,因此在紅軍的遠程炮火攻擊下並沒有多大損失。
一個小時的空戰,紅空軍的兩個戰鬥機中隊僅損失了三架飛機,就取得得了擊落日軍飛機十六架的戰果。這樣的差距,很快就讓田中義一選擇了讓日軍陸航部隊按兵不動,否則繼續打下去,恐怕在開戰的第一周日軍陸航部隊就會被紅空軍屠戮殆盡。
還有形形色|色被捲入這場大戰中的各樣人等,又有誰知道呢?
還是臨江可怕的風雪和嚴寒。
田中義一寄託了不小期望的陸航部隊很快就要令他失望了,鴨綠江上空的戰鬥呈現出完全一面倒的局面。幾乎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兩支機群的交鋒就已經決出了勝負,空中不斷有日軍戰鬥機著火、冒著煙霧墜落到江面上炸毀,而紅空軍的損失卻極為輕微。
大家唯一知道的一件事件,只有本國軍隊必將取得最終勝利這一點。
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此刻正坐在從北京開往天津的特快列車上,他還希望大英帝國能夠斡旋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新興國家在東亞的衝突,好為協約國的反攻做好準備。但日不落帝國自身難道不正面臨著暮色的黃昏時刻嗎?英國人已經自顧不暇,哪裡還有力量干涉亞洲事務呢。
臨江,位於吉林省東南邊境,毗鄰朝鮮邊境線,這裏比九連城更加靠北,天氣https://www•hetubook•com•com也更冷,進入十一月以後就開始連日降下大雪。
1917年,維多利亞的時代……結束了!
封凍的鴨綠江使守衛臨江的八兵團第二十二軍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黃昏時刻,天邊的太陽如同一張白紙片那樣貼在白樺林的樹梢頭上。槍油被凍結了,槍栓也拉不開,眼看著敵人的散兵線在不斷朝前推進,但許多紅軍官兵雙手僵硬,勉強射出的子彈精確度也都很低。
到了夜間,冬夜冰寒、風雪呼嘯,水冷機槍因怕凍裂水箱不敢輕易使用,輕機槍由於槍油凝固也難以連續射擊,步槍撞針冷縮后也沒辦法打響,紅軍戰士在半夜裡被凍得受不了,勉強進攻也都被日軍擊退下來,一個團圍攻一個營,打了一夜竟然都沒能拿下!
「這些日本人也很頑強啊。」曠繼勛的頭髮和眉毛上都結了冰,他咬著牙說道,「他們真頑強!這天氣還能徒步攻過江來……」
歐洲的那場戰爭,亞洲的這場戰爭,當世界上的戰爭都決出勝負之時,或許就是大不列顛帝國的太陽落下之時。
在臨江附近爆發的戰鬥,對中國和日本的兩支軍隊來說,都是一場更為嚴峻的考驗,也是一場極為可怕的折磨……
封凍的冰面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有些冰層厚到了一槍射過去都不會崩裂的地步。
寒潮席捲著大地,幾十萬軍隊的戰和_圖_書爭還在繼續著,沒人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結束,正在北京焦急等待著戰報的林淮唐不知道,正在東京和大隈重信、桂太郎商議日軍下一步動員計劃的山縣有朋也不知道,正在瀋陽和參謀長李濟深討論紅軍在南滿鐵路沿線如何展開的陳更新同樣不知道,田中義一、大島義昌、閑院宮載仁親王……
日軍的進攻部隊在風雪中跌跌撞撞地前進著,對日本人來說臨江空前的酷寒至少帶來一點好處,那就是這一片的鴨綠江江面已經完全封凍,日軍不需要費半天功夫搭設浮橋,也沒有半渡而擊的風險。
冰雪天氣對中日兩軍的作戰部隊都造成了很大影響,八兵團下屬的第二十二軍駐守在臨江一線,士兵們雖然得到了成套的棉服、棉鞋來禦寒,但二十二軍的革命官兵們大部分都來自於淮海省和安徽省,很多人哪怕已經在吉林戍邊將近一年時間,還是很不適應這突如其來的大雪嚴寒。
靠近北海岸的奧州人此刻就頂著吉林的茫茫大雪,逆風進擊,曠繼勛命令部隊分撤至道路兩旁,一直等到日軍部隊更接近紅軍陣地的時候才配合隱藏的機槍火力點一起開火。雙方的對射極為激烈,白刃肉搏的戰鬥看起來就平淡許多,可能是因為寒冷消磨了兩軍官兵的體力,使得大雪中的刺刀拼刺十分無力。
致命的天氣對攻守雙方來說都是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