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一百一十五章 生死臨江城!
今年年初日軍進攻臨江時費盡千辛萬苦,傷亡非常大,如今佔領這座城市以後除了打通進攻東北腹地的走廊以外,並沒有取得其他戰果。
兩相夾擊,紅軍不是來送死嗎?
由於今天天氣較好,松井石根的心情也還不錯,他在吃早餐的時候看到岡村寧次的信,信裏面的內容無非是岡村寧次說什麼他根據偵察懷疑紅軍正在通化一線集中至少幾十萬人的龐大部隊,即將對臨江發起規模空前的大會戰。
松井石根是目前臨江日本守軍的最高統帥,麾下除了本部的一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外,還包括了岡村聯隊和荒木旅團兩支部隊,總兵力大約在一萬四千人左右。
這裡是戰場的第二線,誰都知道紅軍主力在日本軍隊的連番猛攻之下已經狼狽撤往通化一線。雖然在紅軍具體的傷亡數字上,日軍內部也有不少爭論,例如負責防守帽兜山一線要隘的步兵第39聯隊聯隊長岡村寧次就認為紅軍的實際傷亡並不大,但他在陸士和陸大的前輩旅團長松井石根意見則相反。
對此,松井石根只是覺得有些好笑。
地平線上亮起一排閃光,一兵團調集的炮兵部隊已經在大量支前民工的幫助下,開過了春后化凍的泥濘土地,由海龍鎮南下,經通化逼向臨江https://m.hetubook•com•com。
1918年3月份以後,就算是鴨綠江畔也逐漸春暖花開,氣候大大好轉,去年冬天日軍強渡鴨綠時封凍厲害的江水也重新變得洶湧澎湃起來,江水裡一人大小的浮冰則全部消融,不見了蹤影。
看一看,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到底誰的動作更快吧。
旋即衝鋒號也漫山遍野地響了起來,頭戴鋼盔的特戰突擊營作為一兵團的尖刀部隊果然第一個投入戰場。他們很快就順著紅軍炮兵炸開的缺口,迅速沖入日軍的塹壕里,用手裡的工兵鏟一個又一個掀開日本人的頭蓋骨。
直到前幾天第39聯隊又抓住一支朝鮮人游擊隊,還從中辨認出了不少中國人。這些中國人很顯然就是紅軍官兵,嚴刑拷打下雖然多數人寧死不屈,但還是有一兩個人的嘴巴被岡村寧次撬開,使他意識到紅軍正在通化一帶秘密集中大量部隊,很可能將發起一次幾十萬人規模的戰略大進攻!
在把相關情報通知給松井石根以前,岡村寧次就已經開始做起防禦準備。他下令本聯隊所有軍官都和士兵一起下地緊急搶修防禦工事,他們沿著山勢在周圍挖掘了大量的交通壕,又專門把附近一條鴨綠江的支流河道全和-圖-書部堵死,從而讓河水漫出河床形成大面積的沼澤。
連日大雨,河水暴漲,已經化凍的黑土地一片泥濘。在鴨綠江北岸的各條道路上,都見不到紅軍的蹤跡蹤,只有朝鮮軍留守後方的幾個獨立混成旅團還在耀武揚威。
現在田中義一大將即將發起太子河會戰,這是帝國軍隊與中國紅軍決勝的最關鍵時刻,松井石根不可能因為岡村寧次一個人毫無端由的妄想,就要求司令部抽調生力軍到後方來。
但就在松井石根剛剛抓起飯糰的時候,他敏銳的雙耳便驟然一動,放著空碗的那張桌子也「啪」的震動了一下。
「這不可能!」
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紅軍用木材、稻草、乾柴和鐵板鋪路,使大量火炮、車輛和坦克強行通過,推進速度之快令岡村寧次目瞪口呆,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兵團的先頭進攻部隊已經進抵帽兜山附近,甚至一個裝備有攻城臼炮的重炮營也被拉到了第39聯隊的防禦陣地面前。
話音才落,一連串悶雷般的隆隆炮響就在北方炸裂,敲響侵略者喪鐘的時刻即將到來,轟的一下,松井石根在驚嚇中拍案而起。
臨江的城市經過戰火摧殘,特別是紅軍撤離臨江時爆發的殿後階段巷戰,更是把這座國境線上的城市打得破https://m.hetubook•com•com破爛爛,處處可見戰場硝塵的遺骸。
「這……快、快,不要管松井旅團和荒木旅團了,直接給最高司令部、直接給田中大將打電報——告訴司令官,你們全都錯了!紅軍主力不在瀋陽,是在臨江啊!」
還不等臨江城的松井旅團和荒木旅團有所動作,岡村寧次的日軍第39步兵聯隊就在半個上午不到兩個小時的激烈戰鬥以後,就已經來到了全線崩潰的邊緣。
日軍的抵抗不可謂不頑強,自岡村寧次以下,就連所有參謀和勤務軍官也都持槍投入戰鬥,九名中隊長戰死,四名大隊長被紅軍的大炮炸得粉身碎骨,但這樣的勇猛也絲毫不能阻擋住一兵團猛烈的進攻。
在鴨綠江兩岸,麥苗已經返青。
松井石根面前送信的年輕軍官,臉色茫然:「閣下……您聽到炮聲了嗎?」
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老前輩松井石根和荒木貞夫身上,而松井石根則在向征滿軍最高司令部打完「紅軍來襲」的電報以後,也把希望寄託到了田中義一的身上。
這天早晨,松井石根剛剛處理一樁朝鮮人間諜案,以軍法在院子里就地槍斃了十多名被他懷疑有間諜嫌疑的朝鮮人。血腥味兒還沒散去,就有幾名參謀帶著岡村寧次的信件從城外趕了過來。
岡和圖書村寧次苦心孤詣布置的防線,在紅軍強大的炮兵火力面前簡直還不如一張紙堅實,幾乎一瞬之間就被炸成稀巴爛。
除非,除非日軍主力迅速在太子河一線取得重大進展,拿下瀋陽!
如果紅軍真有幾十萬主力軍來襲……那鴨綠江根本受不住!
同時岡村寧次還下令部隊向周圍的所有村莊徵集糧食,如果中國人居住的村莊已經全部被紅軍疏散一空,那就往鴨綠江南岸的朝鮮人村莊搶奪糧食和藥品,做好抵禦中國軍隊長期進攻的準備。
就算通化紅軍真的想發起反攻,以他們的力量也不可能迅速突破臨江一帶日軍的防守陣地。松井石根最多堅持兩三天時間,就能等到九連城和寬甸一帶朝鮮軍主力常備師團的援助。
幾十萬人的大部隊?這怎麼可能!如此大的軍事行動,日軍上下不可能直到今天還毫無察覺,中國人更不可能憑空在臨江變出幾十萬人馬來。
松井石根只是有些遺憾在太子河會戰即將爆發的關鍵時刻,自己竟然只能待在戰場的第二線,旁觀著其他同學去立下不世功業……臨江除了少量朝鮮人組織的游擊隊以外,日軍一萬多人的守軍根本沒什麼事情可做,這太讓人遺憾了。
而在臨江城外的帽兜山,岡村寧次則比他陸大的老前輩松井石根謹慎得m•hetubook.com•com多。通過這段時間以來對朝鮮間諜的嚴刑拷問,岡村寧次就已經隱隱約約感覺紅軍很可能將對臨江一帶發起進攻,只是之前他都不太確定紅軍的進攻規模。
「至少要堅持一天時間!最起碼、最起碼,我們也要堅持個半天時間。」岡村寧次聲嘶力竭地怒吼了起來,他怎麼都沒想到以帝國軍隊的強大,對付一個中國居然會被打到這樣的地步,「守住陣地!臨江援軍一個小時內就會趕過來!」
即便通化的紅軍實力真的就像岡村寧次猜測那樣,其實沒有在臨江保衛戰里受到多麼嚴重的打擊,從兵力對比上來說,松井石根也不認為通化紅軍有可能威脅到臨江。
松井石根搖搖頭,一邊就喝光了碗中全部的味增湯。為了確保前線軍人的糧食供給,日軍也是竭盡全力,像松井石根這樣的混成旅團旅團長一餐也只不過吃兩個梅子飯糰和一碗味增湯而已。
現在市內駐紮有大量日軍,物價飛漲、市場蕭條,街市上懸挂起日章旗以後本地居民更是每天都要趁夜色逃走許多。沒有多長時間,臨江就幾乎變成空城,完全淪為了日軍的一個大兵營。
他還想出許多措施,對帽兜山防禦陣地的部署也可為空前的嚴密,但當炮聲響起的剎那,岡村寧次手裡的鉛筆和軍刀還是都跌落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