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十三章 思想的帝國
以麥克斯韋爾為首的英國殖民當局,他們抵達都柏林以後,很快就把整個愛爾蘭島置於令人窒息的高壓軍管之下,在逮捕了數千名叛亂嫌疑分子的同時,殖民當局還把將克拉克、皮爾斯、康諾利等7名《復活節宣言》簽署人,以及凱斯門特、公民軍的邁克爾·馬林等多名愛爾蘭著名的公眾人士判處死刑。
在分艦隊的旗艦上,分艦隊司令、海軍中將戴維貝蒂正陪同在內閣軍需大臣溫斯頓·丘吉爾身旁,向他解釋著唐寧街發來的命令。
丘吉爾憤憤道:「俄國人,不管是白色的還是紅色的,現在都準備倒向中歐霸權,英國海軍不能坐以待斃,俄國人要麼站在我們這一邊,要麼就必須解除俄國的戰爭能力,特別是海軍能力。」
在法國、俄國相繼退出戰爭以後,英國確實顯出獨木難支的困難。皇家海軍不得不把分散全球的力量都集中到北海,因此不得不面對中國人在東亞肆無忌憚的侵犯,天津和上海的租界早就被中國政府沒收,香港的地位也完全取決於中國政府的一念之間,印度的叛亂此起彼伏,愛爾蘭更是成為大不列顛帝國一道持續放血的膿疤……
在常年可見浮冰的摩爾曼斯克港灣之外,人們甚至還能見到這樣一幕奇特的景象——名義上尚在交戰中的德國https://www.hetubook.com•com貨輪和英國貨輪,黑白紅的三色鐵十字旗同落日餘暉中的大不列顛米字旗交織在一起,輪船上的英國水手們都表情複雜,船長們的胸口上更像堵著一塊巨石似的,說不出的沉悶和難受。
在目前的英國內閣里,丘吉爾幾乎是最後一個還保有旺盛戰鬥精神的大臣。
如有可能,丘吉爾還希望可以趁機將德國人運往摩爾曼斯克的軍事物資也掠奪走。
消息傳出以後,整個愛爾蘭島為之震驚,愛爾蘭人終於意識到大英帝國從來沒有把他們當成與英國人全然等同的人類看待過,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恐怕也不可能,愛爾蘭人在日不落帝國內的地位和印度人、非洲人、馬來人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區別。
「樂觀主義者在思考,從今往後,所有的帝國首先都是思想的帝國。」
丘吉爾緊握著拳頭,又感到深深的疲憊無力,他很清楚內閣從法國戰敗以來就一直在和德國人接觸,媾和的聲音在唐寧街已經獲得很大支持,民眾也越來越不支持這樣一場漫長且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戰爭。
俄國的海軍艦隊規模不算太大,可在丘吉爾看來即便這樣一支艦隊如被德國奪取,還是可能直接影響到北海上的力量平衡。
1919https://m•hetubook•com•com年2月6日,出於鎮壓印度騷亂的考慮,英印立法會議通過了羅拉特法案。這項法案規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懷疑的分子,不經公開審訊,可以長期監禁,意味著印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即使是一貫和英國殖民當局合作的印度上層階級也同樣嘩然,群起反對。
「就像一百年前皇家海軍在哥本哈根乾的那樣!我們今天一樣能在摩爾曼斯克取得成功!只要『弩炮』開火,局勢就會變得好起來!」
「等我回到倫敦……」丘吉爾在海上咆哮道,「我會揪出每一個賣國賊來!」
以錫克教為主,歷史上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就最為堅定,曾和英軍進行過兩次錫克戰爭的旁遮普省最先爆發大規模騷亂。英印軍隊採取恐怖手段實行鎮壓,警察和騎兵走上街頭大規模開火,起義者則佔領火車站、電報局和電話局,阿姆利則市作為錫克教的聖地,抗爭最為激烈,有近千人被英印軍警當場打死,此後更大規模的暴動席捲了大半個英印殖民地,印度總督魯弗斯·艾薩克斯被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一百年前的英國可以在拿破崙控制整個歐洲大陸的情況下,繼續堅持戰爭,但那時候尚有俄國幫助大不列顛,今天呢?英國在大陸上已經毫無臂助,更何況https://m.hetubook.com.com今天的英國也遠不如一百年前那樣堅韌不屈和朝氣蓬勃。
丘吉爾似乎意有所指。
復活節起義死難者的鮮血刺|激了愛爾蘭民族意識的徹底覺醒,從復活節起義的1916年開始,此後的三年間愛爾蘭島上的獨立暴動愈演愈烈。特別是在法國戰敗以後,英國在歐陸上的遠征軍被迫撤回國內,跟著回國的還包括遠征軍內的十一萬名愛爾蘭裔士兵,他們回國以後不少人也加入到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隊伍里,令英國政府外患之餘又新增內憂。
戴維貝蒂低下頭:「阿姆利則事件以後,印度也不安靜,魯弗斯·艾薩克斯總督缺乏援軍,政府似乎認為如果英國繼續進行歐洲的戰爭,就將要坐視大不列顛永遠失去印度。據說內閣正在哥本哈根接觸德國人……這已經不是秘密了,倫敦的每份小報都在談論這件事情,星期日泰晤士報還說像這樣不割地、不賠款的無條件停火協議,對英國人民來說就是『光榮和平』。」
災難性的加里波第之戰幾乎毀掉了丘吉爾的政治生涯,但達達尼爾海峽戰事調查委員會發布的甩鍋報告為丘吉爾重新在政壇崛起提供了契機。三年前丘吉爾便結束了他到歐陸戰場前線擔任皇家蘇格蘭毛瑟槍團第6營營長的作秀生涯,很快返回倫敦並重新獲得了軍需和-圖-書大臣的內閣職位。
在愛爾蘭,獨立的暴動正愈演愈烈,在中東,英軍已經完全戰敗,不得不退守蘇伊士運河,而德國軍隊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隨時都可能攻入埃及,在東歐,英國大力扶持的白俄政權也在和德國人媾和,巴爾幹的所有協約國盟友都已經戰敗,法國人也退出了戰爭,現在繼續打下去究竟是為了什麼?
戴維貝蒂苦笑:「那麼樂觀主義者呢?」
丘吉爾對目下大英帝國江河日下的處境心知肚明:「悲觀主義者正在毀掉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帝國……」
「所以所,」丘吉爾站在艙室的大門前低沉嘶吼,「我們要放棄這個絕佳的戰機嗎?」
距離摩爾曼斯克港更遠一段距離的北海上,由雄獅號領銜的英國皇家海軍戰列巡洋艦分艦隊,剛剛放棄了本來即將對摩爾曼斯克港發起的預防性軍事襲擊。
對於麥克斯韋爾這樣擁有豐富殖民地軍事經歷的英軍將領來說,愛爾蘭同埃及、蘇丹、南非之類的地方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就算是把這些家族歷史上同英國統治階層有千絲萬縷關係的愛爾蘭公眾人物,全都像對待非洲的叛亂者一樣用酷刑殺掉,又有什麼呢!
現在丘吉爾極力推動的摩爾曼斯克行動,也就是他口中代號為「弩炮行動」的奇襲計劃,正是準備效仿一百年前的皇家海hetubook.com•com軍,趁著俄國內戰的機會對摩爾曼斯克港發起奇襲,最好能把停泊在港口內的俄國軍艦全部劫持,並且摧毀港內的一切船塢和倉庫設施。
拿破崙戰爭時代,英國人曾經為了預防丹麥的海軍落入法國掌控之中,搶先一步對中立國丹麥發動偷襲,把丹麥的海軍艦隊徹底消滅在了哥本哈根的港口內。
俄羅斯的整個西北地區都已經落到薩文科夫等部西北白衛軍的控制之下,來自外國的軍事援助大部分都是經由波羅的海和白海運入俄國腹地,掌握了這些進出口渠道的薩文科夫當然就在白衛軍里擁有了獨特的地位。
這支戰列巡洋艦分艦隊的司令戴維貝蒂很無奈的解釋說:「閣下,戰爭恐怕是要結束了。我們不可能只靠自己繼續和整個歐洲打下去,這對英國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愛爾蘭和印度都在蠢蠢欲動,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內閣剛剛已經下達了中止弩炮行動的命令,閣下,我們的戰爭結束了。」
三年前愛爾蘭的復活節起義雖然被英軍鎮壓,起義期間,愛爾蘭獨立軍陣亡64人、英軍陣亡132人,完全談不上衝擊到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統治。可是被臨時派來愛爾蘭擔任駐愛英軍總司令的陸軍中將約翰·麥克斯韋爾爵士,卻很努力的把這場鬧劇般的愛爾蘭獨立起義變成大不列顛帝國身上的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