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二十四章 援助
在沙皇政府用莊稼漢屍骨鋪成的中亞官道上,聚集著人數比第七騎兵師多了一倍有餘的龐大隊伍。他們每行八人八騎,騎兵們有的頭戴圓筒型翻毛帽子,有的身披戴頭套的黑色大氅;他們背上斜挎著步槍,腰間懸著長馬刀和短匕首,在塵土中浩浩蕩蕩地前行,隊伍能夠拉長到一俄里以上。
蘇俄同志們都騎在駑馬背上,好奇打量著成群結隊到來的中國人,同時對那些用防水布細心包裹起來的全新槍支,流露出又羡慕又祈盼的眼神來。
布瓊尼含笑說:「朋友!騎兵第一軍無限歡迎中國同志的到來……要說缺少什麼,我們缺少懂哈薩克語言和文字的政工幹部!我本人一貫只負責軍事上的工作,騎兵第一軍政治上的問題一直是由伏羅希洛夫同志負責——可惜他現在也被困在莫斯科,前途未卜。物質上的話,我們主要是缺少像機關槍這類重武器。至於其他更重型的火炮,我以為不太適合哈薩克草原地區的作戰條件,我們最缺少的大概就是輕型機關槍和相應的彈藥。」
「……這是削短了槍管的民三式馬槍,性能不比德國軍隊使用的毛瑟差,光是這一款槍我們就帶來了整整八千條……然後,您看,這是哈奇開斯機關槍,有一百多挺,也是要補充給貴軍的……手榴彈,不消說,中國人的招牌武器,達瓦里希您聽說過嗎!絕對夠你們一萬多人使用,還有很大的富裕……hetubook.com.com」
他們酷愛自己的家鄉,但他們天生就是戰士和殺手,以致不事耕種,只把大片耕地租給農民。他們的歷史就是戰爭的歷史。尚武的本性讓哥薩克們從十六世紀就組織職業軍隊,十七世紀就曾在烏克蘭、波蘭邊境爆發了殘酷的獨立戰爭;當拿破崙兵敗俄羅斯而在天寒地凍中撤退時,是他們尾隨蠶食了法國遠征軍,並因其殘忍的獸|性被拿破崙貶為人類的恥辱。
第七騎兵師里就數董振堂的俄語最好,他拉上布瓊尼很快就開始向蘇俄朋友介紹起中國紅軍帶來的大量援助物資:
布瓊尼帶領騎兵第一軍衝過白俄匪幫在烏拉爾河一線設立的封鎖線以後,一度面臨著十分嚴重的傷亡,軍隊物資也極度短缺。他們進入哈薩克地區以後,由於這一地帶的白軍數量較少,所以騎兵第一軍的狀況才漸漸好轉起來,可是布瓊尼在軍事上有長才,卻缺乏政治和行政方面的才能,蘇俄紅軍在哈薩克草原上的「迴光返照」,靠的是對俄族移民聚居點和哈薩克牧民竭澤而漁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楊虎城很快就見到了在蘇俄國內戰場上大名鼎鼎的騎兵第一軍,他們聚集在奧倫堡至塔什乾的鐵路沿線附近。
國內正在討論制訂中的新版簡化字方案,目前還只在一部分軍隊和黨政機關內使用,新方案就是在一簡字的基礎上貫徹了類推簡化的原則,同時和-圖-書統一一簡字里諸多部件不一致的問題,順便還把日本使用的一小部分和制漢字也吸納進來,最終目的就是要制訂一套可供整個東亞聯盟老百姓一起方便使用的新式簡體字。
其實,按林淮唐個人的觀點,一簡字的設計遠不如二簡字完整,單從文字改革本身來看,一簡字和二簡字一脈相承,比如一簡字將「專」類推簡化成「專」,二簡字就把「尃」類推成「專」字右上角加一點,博字的左半邊部件也一樣類推簡化成「專」字右上角加一點,這點就把一簡漢字保留了「博」字右半邊的繁體構件要合理。
一簡字的簡化遵循行草楷化的原則,但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簡化方案沒有貫徹到底,簡化過程中遺漏了非常多的文字,比如說一簡字里把「讓」簡化成「讓」,這裏包含兩個部件簡化,一個是言字旁部件的簡化,另一個是「讓」的右半邊「襄」字部件簡化成「上」字部件,可是大量包含這兩個部件的一簡字比如「壤」、「攘」都沒有進行簡化。
不僅是志願軍,第七騎兵師的總兵力大約有七千人左右,跟著第七騎兵師出國的支前民工隊伍卻有近萬人之多。長長的駝隊從伊犁一直延伸到現在被俄國人稱為托克馬克的碎葉城附近,整整一千八百輛大車載滿了緊俏的毛毯、棉布、葡萄酒、罐頭食品、麵粉等物資,當然,還有蘇俄紅軍更急需的馬具、豆餅、hetubook.com•com軍刀、步槍、輕機關槍、迫擊炮、手榴彈和成箱的各色彈藥。
「您就是布瓊尼同志嗎?老楊告訴我們騎兵第一軍現在還有一萬多人……達瓦里希,你們真能打!從頓河那麼遠的地方一路衝殺過來,還能保有這麼強大的實力。」
這就是布瓊尼統帥的哥薩克騎兵。
董振堂注意到蘇俄紅軍的情緒,並沒有說什麼關於大俄羅斯主義的話。他還不是特別了解哈薩克地區俄羅斯族和哈薩克族之間一兩百年間的恩怨情仇,就不想冒然對民族問題提出什麼意見。
楊虎城在烏祖納加奇的火車站附近見到了傳奇的蘇俄騎兵第一軍軍長布瓊尼,這位大名鼎鼎的俄國騎兵統帥穿著鑲銀飾邊的紅馬褲站在一棵樹旁,他麻利地用腳後跟轉過身來,向楊虎城行了個俄式軍禮。
哥薩克一詞源自突厥語,意為草莽英雄或無家可歸者——在社會中失掉歸宿而在草原上覓得家園的人。哥薩克們是歐亞大陸上的斯巴達人。大約從十五世紀之後,他們的祖先,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和無家可歸的平民,開始在黑海以北、伏爾加河以西的頓河流域一帶群集,漸而稱雄。
楊虎城用隨身攜帶的鋼筆在巴掌大的筆記本上,很快就用國內還在討論中的新式簡體字記下了布瓊尼所說的話——林淮唐在中國國內很早就開始推進漢字簡化的工作,甚至簡化方案比後世使用的簡體字還更為徹底,簡化程度m.hetubook.com.com基本上處於後世所說的一簡字和二簡字之間。
楊虎城帶著隊伍找到布瓊尼以後,留守在邊境附近的鄧寶珊和董振堂也立刻行動了起來,第七騎兵師的主力部隊很快就護送著這支規模龐大的駝隊趕到烏祖納加奇附近。
布瓊尼的騎兵軍是倖存的身經百戰的生力軍。這一萬多名的哥薩克,和他們手中的冷兵器——那一萬多把馬刀,在烏拉爾河附近硬生生沖開了白俄匪軍五萬多部隊的阻擊,這才給紅軍殺開了一條通向哈薩克草原的救贖之路。
俄國歷代沙皇都很重視這群嗜血的浪人,平時組織他們進行屯守,戰時則將他們征入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俄政府曾組建了十二支哥薩克部隊。在如今尚未結束的俄國內戰中,有一百多萬分屬紅軍和白軍的哥薩克戰死,烏克蘭東部、頓河流域和烏拉爾地區這些過去哥薩克的家園都成了赤地和墳場。
董振堂看了看布瓊尼將軍,很直白的說出了這些隱憂:「達瓦里希,哈薩克族的貧苦民眾同樣也是紅軍的朋友……在戰爭的困難時期,執行一些臨時性的強制徵集政策,那沒有什麼,但我想今後物資方面的問題可以多由中國這邊幫助你們來解決!」
鄧寶珊說:「將軍,你們還需要什麼?我們要給中國政府做一份報告,蘇俄紅軍比較緊缺、在本地又不方便籌集到的物資,都有哪些?」
「達瓦里希,我代表騎兵軍的所有戰士感謝你們的到www.hetubook.com.com來。來」布瓊尼帶著他特有的燦爛的微笑,說,「在俄國……我們不是贏就是死。絕對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在烏拉爾河和奧倫堡,我們犧牲了三分之一戰士,但我們沒放棄希望,我相信紅軍最強大,一定贏得革命最終的勝利。」
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大規模屠殺機械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被機關槍、坦克、飛機徹底改變了的歐洲大地上,這支馬上的軍隊好像正默默地從傳說的背後、從歷史的深處殺出。
騎兵第一軍到各個村落強行征糧,無償向哈薩克牧民索取戰馬,這些行為雖然說是一時權宜之計,但毫無疑問也嚴重敗壞了布爾什維克在中亞的政治形象,把很大一部分本來能夠團結到紅旗下面的貧苦農牧民群眾,都趕到了白俄政府、阿拉什自治共和國和巴斯馬奇匪幫那邊的陣營。
上萬名蘇俄紅軍騎士都聚集在這附近,布瓊尼對中國朋友的到來喜出望外,雖說斯大林和伏羅希洛夫很早就指示他想盡一切辦法去聯繫中國社會黨人,但布瓊尼過去設想的還只是騎兵第一軍在行將失敗之時,或許可以通過撤入中國境內來保存革命的火種,完全沒想到中國同志會直接派一整個騎兵師的志願軍來支援戰鬥。
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那就是一簡字中把「這」簡化成「這」,就是把言字部件簡化成文字部件,但是一簡字中的「信」字右半邊部件卻沒有和「這」一起進行類推簡化,這點著實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