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四十章 馮主任
教育部的新辦公樓剛剛落成不久,舊址是晚清時的太常寺,就坐落在西單百貨商場附近。平常職工要從住宅區過來上班,也可以搭乘公交汽車或是北京剛剛修通不久的市內無軌電車,比起以往跑去頤和園辦公,通勤要方便得多。
只是,除了直接由社會黨政權設立的公立學校以外,絕大多數實行男女合校就讀制度的學校雖然允許女性入學,卻也會給女學生安排不同於男學生的單獨課程,例如家政、女紅、廚役等等。
韓振洋瞥了孔乙己一眼,低聲說:「文教委的副主任頗支持這觀點,甚至有些反對日師到華執教的輿論。也是很受他的默許和支持。」
最下面還有一份天津的益世報,寫的是:「吾國男女界限,分別至嚴,授受不親,古有明訓。如使男女同校同學,必有往來,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偶或不慎,指摘隨之,傷風敗俗之事起,道德之破壞無餘地矣。何況中外禮教不同,倭人有野合之俗,豈可引為我華人之師範!」
「這點我也深以為然,只是中央要考慮的方方面面還很多,不像我們想得那麼容易,封禁言論是能痛快一時,長遠來說這問題卻很複雜。」
至於大學,1915年中美合辦的私立嶺南大學即開始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合校。當時處www.hetubook.com.com在社會黨政權控制下的東南大學、廈門大學、上海工業大學、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等等高等院校,校也是在1914年、1915年左右開始男女均招,實行男女合校培養的制度。
有些不安於新政權的反動分子,也趁機鼓唇搖舌,到處散播謠言。本來近代以來中國備受外國的侵略和欺辱,一般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就非常敏感,稍經有心人的挑撥,就可能釀成對社會黨人的不信任感。
教育部像今天這樣,街道附近十多米就排列著一處公安的崗哨,大樓出入口處甚至還有穿軍裝的紅軍戰士搜身檢查,便顯得尤為罕見。
「馮主任嗎?」
「韓司長在嗎?我要找他,告訴他是孔乙己來了,我這個老同事來看看他啦,看看他近來都把我們國家的教育大計辦成個什麼樣子!」
孔乙己搖搖頭問道:「取締男女同學案是怎麼一回事?」
韓振洋氣定神閑,笑道:「社會上的一些道學家在製造輿論,想和政府出台的新教育法打對台戲嘛!他們在國大里也很找了幾個幫手,頂著好些位女國大代表的痛罵,硬提出這份取締男女同學案,說是要樹立起母性教育的樣板,要開辦如何如何專業的女子學校。」
孔乙己拍案而起https://www.hetubook.com.com:「民二年、民三年,廈門單設的女子學校就已經開始男女兼收、同班編製,怎麼?七八年過去,還要再倒退回民元以前嗎?不消說是反革命吧!」
韓振洋聞言哈哈大笑起來,他很熟悉孔乙己的性格,知道這位老先生向來是唯唯諾諾的為人,今天火氣這樣大,想必也確實是被某些報紙上的話給氣到不行。
問題在於,林淮唐還要把外國教師請到女子學校上課,甚至於社會黨的機關報一直都在輿論層面上吹風,聲稱一五計劃建設的全部新公立小學,都要一律實行男女合校就讀的制度。
女學生雖然入學,實則處處被忽略,生活設備、身心訓練,處處吃虧。女學生在男學生隊伍里,也時時受到不尊重的憐憫,學業行為更受到不必要的原諒。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女學生很難勇於奮進的,在雄厚的男學生勢力範圍內,女生對於課外活動也每每退縮不前,於是失去了練習才幹的機會而養成懦弱無能的性格。
即便如此,林淮唐還是決意趁著這個風口,把絕對的男女合校制貫徹到底。
固然,從道咸以來的歷史都已證明著蠻夷絕非蠻夷,反而是遲遲不能踏入近代工業化快車道的中國,才有被開除「球籍」的風險。從晚清開始,聘和*圖*書用西人為顧問、為教授、為師範,到現在也算非常常見,只是規模不似這一回引進日本的師範教師和法國的專家團那樣宏大。
再有一份屬於國民黨系統的民報,則赫然寫著:「女子入學讀書的目的,是要學一個標準的賢妻良母,所以就要好好學習家事和勞作的課程。」
自打紅軍進京以來,北京的治安就一直非常好,不管是過去到頤和園上班,還是現在到西單大街上班,就算是加班到深夜,也沒人會擔心出什麼偷盜之事。
在土地革命、社會革命實行較晚、程度較輕的內地省份,許多守舊家庭如果沒有完全的女校,寧可不叫女兒讀書,也不願意讓女兒進男女合校的學校讀書。
孔乙己因為有參与新版國文教科書編委員的工作,所以這兩年來也常到西單的教育部部委大樓辦事,只是他過去給人的印象說好聽點是文質彬彬、儒雅隨和,說難聽些就是唯唯諾諾、畏畏縮縮了。
像今天這樣怒髮衝冠的模樣,實在是很不像孔校長。
孔乙己說著就把一把報紙摔在教育部的大門前,最上面一張是國民公報,頭一頁就寫著「男女既可同板凳而坐,安可不同床而覺,什麼是男女同校,明明是送子娘娘廟」,下一張是號稱賺給女性知識分子看的《女子》雜誌,被孔乙己剪下來www.hetubook.com.com的一頁也寫著「今日社會所屬望于女子者,大都為賢妻良母,能治理其家庭,教育其女子已耳」。
孔乙己將電車車票交給檢票員以後,就拎著公文包怒氣沖沖的下了車。教育部的辦事員們都對這位北京城裡有名的老校長面熟,誰都知道他是個老社會黨人,辛亥年前後就跟著林主席鬧革命,紅軍進京以後就一直擔任北京第六小學的副校長,一直坐到今天,以他的資歷,光是不伸手要官這點就很讓人心存敬意了。
中央革命政府的教育部原來是和其他部委一樣,都集中在頤和園內辦公,只是隨著這幾年來部委機關人員規模的不斷擴大,繼續在偏處北京郊區一隅的頤和園辦公就非常不方便了,一部分和外交、軍事、經濟建設有關的部委直接前往青島,好方便和日本、朝鮮、法國等友好國家進行對接,剩下另外一大部分部門,就像教育部,也是陸陸續續前往市內。
「那麼,取締男女同學的事情教育部到底怎麼想的?」
教育部教改司的司長韓振洋是孔乙己過去在海州第一農場小學做教務主任時的老同事,兩人一見面,韓振洋便先抱歉道:「老孔,怎麼回事?今天又來了?對不住、對不住,你也是一把歲數了,腿腳又不方便,下次還是我去你家裡談吧。」
孔乙己拍拍報紙:「
hetubook.com.com像這樣的瞎話、鬼話、混賬話,新聞局、印刷局真不該讓他們刊登發行出來。」
韓振洋所說的這位文教委副主任,就是解放戰爭結束時向紅軍投誠的馮國璋。
在義務教育方面,尤為讓道學家們震怒的事情,則還不止於以夷為師。
現在,中央又要聘請大量的外國教師到小學和中學執教,甚至是去做教務長乃至於校長,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頓時充斥街頭巷尾。
文教委就是文化教育委員會,有權指導文化部、教育部、衛生部、科學院、新聞總署和出版總署的工作,和政法委員會、財經委員會、監察委員會同級,文教委的副主任行政級別就等於其他部委的正職部長了。
中國最早的近代化女子學堂,始於1902年吳馨在上海開辦的務本女塾,也就是現在上海第二中學的前身。男女合校就讀的歷史,則始於辛亥革命后時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頒布的《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出台成文法規定初等小學校可以男女同校,隨後小學男女同學開始出現,但單設女校仍很有勢力。
隨著小學和大學可以男女同校同學,中學也開始仿效。北京高等師範附屬中學、廣東執信學校、湖南嶽雲中學、廣州第一中學、上海吳淞中學、保定育德中學、南京暨南學校……等諸多中等學校,大約都在同一時期開始男女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