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零八章 1924年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零八章 1924年

這幾件事都讓劉師復很不滿意,他一直希望能在中國工業和經濟建設領域推行工團主義,可結果是中央寧可採取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進行工業建設,也沒有像各大工會放權,工人的收入雖然由於這幾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而跟著有了長足的增長,但政治上的權力,特別是工人對於工廠的管理權卻有所下滑。
今天呢?大城市的街道都被拓寬了許多倍,至少在省會級城市,政府都依靠充足的投資和高效率的動員,把柏油馬路、公共汽車、無軌電車、路燈、自來水、電影院和廣播站引進城裡。三年間,通水通電通暖氣的君漢樓,也在以每年好幾百萬平方米的速度擴建,城市地區的景觀正在很短時間內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代中國人肉眼可見身邊的生活如此劇變,在農村地區變化沒有城市地區那麼猛烈迅速,但也同樣驚人。甚至從財政分配的比例來看,政府在居民生活和消費品的投入方面,對農村地區的投資是要遠高於城市地區的。
中國的土地革命運動差不多在1921年前就已經陸續結束,在那以後農村地區的建設重點就在於不斷推廣和擴大各級、各類https://m•hetubook.com•com型和各種形式的合作社。
總體而言,中國在農業方面得到友好國家的援助要遠多於中國對外輸出的種質資源。但具體而言,中國方面也並不吝嗇,一旦法國、日本等同志國家有所需求的時候,中國的農業部門總能第一時間滿足其要求。
還有國營農場、國營林場和國營牧場,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遍布全國。
不僅是粗鋼、煤炭、石油、電力、化學肥料和水泥等主要的重工業指標有了飛速的提高,在輕工業領域,棉紗產量增長一倍有餘,在1924年已經突破了四百五十萬件,棉布產量接近一億五千萬匹,食用植物油的產量超過一百萬二十萬噸,麵粉和鹽的年產量也都超過了四百五十萬噸。
此外對農村地區而言,還有一項一般人只有感性上模糊認識的劇變——那就是從1921年開始,中國陸續從法國、蘇俄和美國引進了多達八百多個品種的種子苗木和牲口種苗。
在這三年中中央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已經超過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近百年投資總額的好幾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些理解馬克思的那句話了,「資和圖書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今天的中國也用類似於國家資本主義的手段創造了相同甚至遠過之的經濟奇迹。
中國的計劃經濟和工業規劃,更多是依靠信貸進行調整,包括農業方業面的農民勞動合作社也是如此。國家向各地農村的合作社提供了規模非常龐大的長期優惠貸款,但個體農民不能直接由國家獲得貸款,只有通過合作社農民才能得到以實物形式提供的化肥、種子、農藥,以及由貸款預支的農技、農機等服務。
劉師復也因此越來越淡出中央領導層,在今年年初的中央全會上,他以個人健康不佳為理由推辭了書記局的選舉活動,只是推薦了另一位中央執委林祖涵以候補書記的身份來分管工會工作。
除了大量農業種質資源被輸出到法國和蘇俄外,中國傳統的農業耕作技術,各種作物、果樹栽培與蟲害防治技術,畜牧飼養管理與中獸醫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以及新的農業科研成果,也被輸出到兄弟國家。例如,傳統獸醫針灸術、小豬閹割術、茶葉加工技術和桑、麻、https://www.hetubook.com.com茶種植技術等,全部資料都提供給法國;《齊民要術》等一批古農書,大量新出版的農業圖書、期刊,先後以贈送或交換形式傳入蘇俄和日本。
在果樹方面,上海水蜜桃、雲南寶珠梨、山東萊陽梨等名貴品種都是種子苗木齊供。掛綠荔枝是珍稀品種,當時中國僅餘一棵,1922年法國公社政府派來訪華的農業專家考察團向中國索要種子,當年僅結果60餘枚,全部供給法方。
更多的工廠、住宅和辦公樓被修建了起來,隴海鐵路在在1922年全線貫通,蒸汽機車頭噴薄而出的白色煙霧裡,海原大地震給西北地區留下的深刻創傷,也在為時間所逐漸愈合。
從法國引進的大白豬「約克夏豬」,從蘇俄引進的阿拉托烏牛和塔爾牛,從美國引進的棉花、冬小麥、向日葵、玉米和改良的細羊毛綿羊,還有從阿拉什共和國引進的種馬……中國從法國引進了十四個品種的桑蠶、十六個品種的蜂群,從蘇俄和日本引進了三十個品種的菌種,相對的,中國也向法國、蘇俄、日本、朝鮮、越南等同志國家,輸出了大量茶樹、果樹、水稻和桑蠶的種苗。
城市和*圖*書景觀和街道上的變化是最容易被人們看到的,就在短短十年前,中國大部分的城鎮都還和晚清沒有多大差別。到處可見是低矮的茅草屋,普通的瓦房就算很不錯的平民住宅了,只有官府的府邸和士紳地主的大院才有著現在人認為是正常的居所。
距離柏林和會的結束已經過去了三年時間,世界大戰的硝煙在那次盛會以後確實逐漸遠離了人間,新聞報紙上不再經常出現阿爾薩斯洛林、鄂木斯克、蘇伊士運河、科西嘉島、越南和印度這些名詞,中國國內大部分的新聞都聚焦在了一五計劃建設的種種成就上。
技術難度更大的蘭新鐵路還在修築當中,中國的資金還很有限,雖然林淮唐採取了不少創新的辦法——中央放手讓財經委主任黃少通成立了好幾家規模龐大的國有銀行,以中央四大銀行為首的國有銀行團擁有了不下於歐美任何一個龐大財團的實力,甚至財政部在某種意義上本身也帶有了金融托拉斯的意味。
在工業方面,劉師復雖然一直希望由工會方面掌握各級的投資資金,但最後在中央財經委和黃少通的爭取之下,中央還是把投入工業建設領域的資金首先注入銀行,交由國有銀行以投資和圖書基金的形式來作為主要經濟組織和宏觀經濟發展的調節者。
而且在1923年財經委又進行了一次改革,允許銀行與投資貸款需求單位之間自由協商確定投資貸款的原則。
寄生蜂是生物防治害蟲的有利武器,尤其是防治果園中介殼蟲的寄生蜂對抑制介殼蟲發展極為有效,農業部也多次主動向日本、朝鮮和越南三國供給多種寄生蜂。其它,如家蠶原種、北京鴨卵、無核葡萄插條等等,都是中國珍貴品種,先後通過科技合作供給第三國際陣營內的其他同志國家。
1924年。
中央政治上的變化並沒有在其他領域引起連鎖反應,劉師復半隱退的消息在黨內也沒有造成多大影響,大家都接受劉師復身體不豫的理由,畢竟在柏林會議以後中國在經濟領域算是真正迎來了一個空前的黃金時代。
林淮唐允許了一定程度的金融「魔術」,中國政府直到1924年還沒有像法蘭西公社和遠東蘇維埃共和國那樣成立相當於「經濟內閣」的勞總聯委員會或計劃經濟委員會。中央政府有一個全國經濟規劃署,權力遠沒有法、俄的類似部門那麼大,一直被歸屬在財經委的領導之下,對銀行團也沒有過強的干涉能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