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零九章 中法合營建築公司
她在青島已經待了幾個月時間,除了和圖紙、尺櫃打交道以外,也用她嫻熟的法語有時做些翻譯的工作。中法青島建築公司的總顧問是戰前在法國就已鼎鼎大名的建築宗師勒·柯布西耶,他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功能主義建築之父」,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賴特並稱為現代建築派的四大宗師。
當然柯布西耶的設計也不是沒有缺點,最大問題就是他設計的以四十平米至六十平米為一戶家庭的建築面積,有些超過今天中國的施工能力了。林淮唐大筆一揮,就讓林徽因給她的老師帶去一封親筆信,請柯布西耶盡量在他理想設計的基礎上,把每戶家庭的房屋居住面積砍掉一半再說。
林徽因做完自己的工作以後,就收拾好東西準備下班,她在青島是住在劉師復家裡——嗯,劉師復在主動退出書記局半隱退以後,就到青島定居,他在這裏和幾個老朋友開辦了一所主要為工人子弟服務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摸索職業學校發展方向的工作上頭。
https://www.hetubook•com.com本來林淮唐並不希望林徽因走老路去學建築,林長民早早犧牲,林淮唐私心是想要林徽因今後就一直過些安穩的日子就好,如學藝術方面像音樂之類最合適,以後安排到某個劇團去工作就好。但林徽因自己在海原大地震以後,受了當時災情的影響,一門心思撲在建築學上,林淮唐又不想強迫人家去學什麼、做什麼,所以最後林徽因還是回到了建築師的位子上。
一五計劃期間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不管是各主要輕重工業指標產量的增長,還是城市人口的增長,都快到了有些嚇人的程度,年均增長率動輒百分之十幾,城裡迅速聚集起了大量工人和市民,亟待解決密集的居住問題,城市建築需具備實用性和功能性,而非迎合追求繁複裝飾的有閑階級的審美趣味,或是去修築那些只有宏偉可言卻缺乏實用性的地標建築。
在1924年這些話聽起來其實還挺離譜的,但當林徽因假期回北京把這些話一五一十告訴林淮唐時,在林淮唐耳朵里聽起來,這些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思路當然就非常熟悉了。
191https://www•hetubook•com•com9年革命以後柯布西耶先是被任命為-拉香·德·芳藝術學校校長,後來又被任命為負責修復巴黎的首都規劃委員會主任。在這個時空柯布西耶在富熱等公安委員會最高領導人的強力支持下,得到了另一個時空里所未有的充分資源,1920年他就在巴黎設計建造了巴黎高師的新校舍和國民軍民人公寓等建築,把另一個時空里任何建築系學生都耳熟能詳的薩伏伊別墅風格的建築修滿巴黎。
去年柯布西耶才作為第三批法國專家團的顧問來到中國,他的主要工作當然就是把法國最先進的城市規劃技術教給中國同志。
林淮唐也對修造各種「奇觀」式的大禮堂或者行政功能建築群沒有太大興趣,就算將來為了凝聚人心、振奮國民熱情的目標有必要去搞這些大項目,那至少在一五計劃期間林淮唐是不覺得有太多急著大造奇觀的必要。
林徽因的實習工作就是擔任柯布西耶的翻譯和臨時助理,對任何學習建築學的學生來講,可能全世界都沒有幾個比這更好的實習機會了。
柯布西耶也很感慨:「中國大部分城市一無所有,還沒有修築www.hetubook.com•com起多少像樣的現代建築。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消息,不知道要省卻多少爆破和拆除舊樓房的費用!我們的時代正趕上建築學大革新的時代,在這時候大興土木可以說是最好的時機。」
林徽因在建築方面現在還很稚嫩,她今年回過北京一次,在家裡還和林淮唐講過目前中法青島建築公司正在規劃的聯盟首都建築項目。林淮唐對建築學算是一竅不通,但他看過林徽因帶回家的幾份設計圖紙以後,立刻就讚不絕口,柯布西耶為青島設計的大量工人公寓,在這時代看來有些新鮮得過分,不過放在林淮唐眼裡,那就和另一個時空的後世中國他常見的多數公寓差相彷彿了。
柯布西耶還對君漢樓的設計做了一些調整和修改,核心思想還是重視住宅的功用性,強調連續生產和低成本。他希望今後把中國大多數城市依照功能分為工業區、居住區、行政辦公區和中心商業區,設法降低容積率,樓棟之間圍繞著開闊的綠地,同時又保持著有效率的人口集聚,現代化整齊的路網布置在城市之中,人們有秩序地生活在「居住單元」里……
中央政府對建築學發展的要求,其實www.hetubook.com.com很契合柯布西耶為首的這時代功能主義建築大師們的想法,無非就是讓建築和住宅回到居住的本質。
他自己確實不懂建築學,不過還是能夠靠後世的經驗來分辨出正確與否的道路,也不得不說法國在設計領域的積淀確實非常深厚,在許多常人沒有直觀感受的領域,其實已經在歷史上給人類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巨大影響。
但是中央對他的工團主義思想,那是一點都不感冒。林淮唐沒有公開提出批判,沒有組織黨內新生一代的理論家們來抨擊劉師復,也是給他留面子,同時也是不認為劉師復能在林淮唐主導的黨內掀起什麼像樣的風浪。
一五計劃里新規劃修建的大部分工廠,都基本回到了廠長治廠和專家治廠的老路,劉師復甚至覺得搞成這樣,經濟發展的確是快起來了,可那和資本主義國家又有什麼區別呢?
柯布西耶在革命以後選擇了留在巴黎,他本來就偏向現代主義,把德國最流行的新古典主義當成垃圾桶里的不可回收廢棄物,直接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機器」這一理論,可以說和法蘭西公社的社會主義革命思想有非常高的契合度。
林徽因忙著給柯布西耶翻譯並做會議上的紀要,柯布和圖書西耶的設計主張就是用鋼筋水泥取代絕大部分的建築結構承重牆,徹底拋棄古典主義的那一套東西,他把建築物直接看成各種幾何圖形的結合,而非古典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
這點就很讓劉師復受傷,他從前到現在一直都信奉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也一直相信民主的原則是黨內政治生活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可是在工業建設的大政方面,劉師復是切身感受到中央一點都不在乎一線工人的切身感受,過去好像林淮唐還允許一部分工廠由工人直接管理,可自從一五計劃以後,隨著大型工廠越建越多,隨著工業的規模和專業性都急劇增長以後,國內由工人委員會自行管理的工廠數量也就跟著急速下滑。
劉師復和林淮唐一樣都是獨身主義者,至今未婚,甚至他在家庭方面的思想比林淮唐還要激進許多。只是這段時間林徽因借住在劉師復家裡以後,讓他一直有些頭疼,林徽因每天都要給他轉幾封林淮唐發來的電文,他很清楚林淮唐希望自己回到書記局工作,只是為了保障黨內的團結。
1924年的林徽因也已經二十歲了,她早已結束了在大連的學業,目前一邊在準備自己的論文,一邊也在青島的中法合營建築公司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