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十七章 電氣化共產主義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十七章 電氣化共產主義

1929年,在英國的技術援助下,中國在上海、越南在河內,差不多同時投產建成了生產磷酸銨等複合肥料的工廠。
移民國家中的美國,則對亞洲移民有大量法律上的限制,限制上比較少的拉丁美洲國家,則長期政局動蕩,並且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今日的中國也沒有太大優勢。
林淮唐也適時提出了一個口號:「人民政權加上電氣化,就是共產主義。」
老百姓日常農作已經較少依賴人力,農忙時節大部分人都會向當地的農機合作社或是國營農場租用幾輛拖拉機。這還遠遠不能和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的那些農場相比,淮海省的農民很少有人自己擁有大型農業機械,可對中國來說這已經是極為巨大和迅猛的速度。
里德距離他上一次訪華,也快有十年時間了。重新回到中國,所見所聞也給里德帶來很大觸動,他知道中國的根基在於農村,所以對青島繁華的城市景象沒有怎麼放在心上,而是在建國二十周年的慶典之前,幾次往返山東省內陸地區和淮海省,仔細考察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
淮海省因為有大量商品糧棉基地,所有排灌用電發展很快,中央也明確實行國家投資、地方投資和社隊投勞的「三三制」辦電https://m.hetubook.com.com,並明確提出實行股份制,按股分紅,國家、地方分得的紅利即為「以電養電」資金,用於繼續發展小水電,這時的小水電,不僅用於照明、加工,而且用於排灌和縣鄉工業。
這些新聞報道、遊記文章,林淮唐也專門囑咐過宣傳部門和國內的許多出版社,不要加以限制,而是要大量集結成冊出版,用於教育民眾。
民以食為天啊,里德也很清楚這點,從海原大地震和關東大地震這幾場接踵而至的天災以後,整整八年時間,東共聯國家內都沒有再發生過任何一場嚴重的災荒。這對亞洲人民來說意義重大,對中國人民來說尤為重要,中國老百姓在幾千年的歷史上,第一次破天荒的徹底解決了吃飯問題,暫且不說吃的好壞程度,至少是不用餓著肚子了。
所以中國政府才能夠大胆放開所有邊境政策的限制,給予本國人民更為自由和完整的遷徙權利。
二十年間,大量外國記者、觀察家、社會活動家紛紛往來於中國,也有許多像蕭伯納、羅素、羅曼羅蘭這樣的國際名人訪問中國,然後留下大量或是稱讚新中國革命成就或是批評新中國解放以後部分弊政的文字和*圖*書
淮海省在中國各個省區之內,由於自然條件的基礎比較差,只能算是一個中等發展水平的省份。里德對徐州的印象不錯,這座省會城市的市政面貌比青島、北京和上海都落後一些,但比起里德同樣去過的天津和大連是一點不差。
物質基礎成為民族自信心的基礎,宣傳上便可以開始逐步放開限制,1928年中國政府正式廢除了對外國進口電影的禁令,改為採取配額制度,並在1929年宣布東共聯國家出品發行的電影,不受進口電影配額令的限制,1930年再次進一步放開,宣布英國、法國、蘇俄等友好國家的電影也不再受配額令的限制。
到30年代,化肥工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提高中國農業產量的最重要要素。所以為什麼林淮唐一直很關注智利的革命情況?智利盛產硝石,來自智利的硝石又是硝酸鈉等化肥的重要原料,所以智利革命形勢很大程度上就直接關係到了中國的農業發展。
這一方面是歐洲國家基本不接受移民,就算是政治上和中國關係親密且比較缺乏勞動力的英法兩國,對接受中國工人成為永居居民這點,也是限制頗多。
大量勞動力開始被從低水平的勞作里解放出來,里德m•hetubook.com•com其實也挺擔心,中國這麼激進的城鎮化和工業化進度,會不會造成大量的流民和失業者?城市工業、鄉鎮工業能不能容納那些從農村低水平勞作里解放出來的農民?
近代化的水電供應,已經開始徹底改變中國內陸地區農村的基本面貌,有了水、有了電,鄉鎮工業就有了發展基礎,一般農民的生活水平便能較快提高。這對農民來說,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鄉鎮工業使得農村擁有了維護拖拉機的能力,也使得農村開始有基礎大規模使用化肥和農藥。
中國人在世界範圍內的國民形象,這時候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中國並不是一個封閉保守的國家,林淮唐也從來不介意外國觀察者的訪問和報道,相反,中國社會黨一直特別重視大眾傳媒的渠道,這種重視程度甚至可以說是居於全世界各國中的第一位也不為過。
等到里德、斯大林等人訪華的時候,他們在青島街頭的電影院附近,已經能看到大量外國電影海報,除了來自第三國際成員國的進口電影以外,同樣也不乏德國電影、美國電影的海報。
中國化肥工業的發展,這一點就要感謝英國和法國的幫助,氮磷鉀三種化肥肥料里,法國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大規模援助中和*圖*書國建設氮肥廠,並且法國的鉀礦資源比較豐富,在二十年代曾向中國大規模出口過鉀肥,用於支付大批中國勞工在法援建的工資,而氮肥技術長期以來被德國把持,價格也比較昂貴,不太適合中國使用。
1930年中國革命政府在公布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凡是能夠發電的水利建設,應當儘可能同時進行中小型的水電建設,結合國家大中型的電力工程建設,逐步增加農村用電。」
當然林淮唐能這樣做,也是因為此時的中國經過了二十年的發展、建設,在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雖不能說是達到了超英趕美的地步,可是也算實現了基本的溫飽,部分城市地區的發展水平也逐漸開始趕上列強國家。
如是一味批評辱罵的文字,正可以使民眾了解外國那些資產階級反動派的醜惡反華面孔,如是褒獎或站在較中立立場上給出的客觀評價,多少也有參加意義。
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對德國、美國這些頂級帝國主義國家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心知肚明,大家很清楚美國長期深陷經濟蕭條之中,許多家庭消費水平持續下滑,可還是比中國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些,德國更不用說,整個二十年代以來經濟日益增長,壟斷資產階和圖書級雖然拿走了最大的一份蛋糕,可底層民眾吃些殘渣剩飯也能達到相當高的生活水平。
至於里德更關心的鄉村地區,他也注意到淮海省的農村遍布了大量合作社,這裏的金融、農業機械、醫療、日用品消費和初級教育,幾乎都依託于成千上萬的各類合作社。
這裏的農村面貌也有很大改善,林淮唐在青島曾和里德提到過,中國政府曾計劃花費五十年時間確保現代化的水電通到全中國的每一個村莊,這一目標極為艱巨,淮海省還不能完成,可是淮海省早在1928年就已經宣布全省所有縣城都通了水電,80%的市鎮也完成了通水電的現代化目標,農村地區的這一指標也在不斷提高。
在其他書籍產品的限制方面,大體也是如此,採取了逐步放步開的政策,這就使中國的大眾文化行業開始呈現出日益精彩的百花齊放局面。
林淮唐從來沒有頒布過任何有關於出入境方面的禁令,中國普通的老百姓想出國留學和旅遊,在政治上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如果他們特別羡慕德國、美國家庭的生活消費水平,想出國、想移民,也沒有任何限制,但實際上二十年代以來,中國人民除了向蘇俄、日本、朝鮮、印支三國和婆羅洲共和國大規模移民以外,鮮有移民歐美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