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一百章 林肯,兵強馬壯者為之
美國現在的陸軍部部長是文官,並不直接負責軍事事務,所以大權一律操于麥克阿瑟的手中。他還是戴著標誌性的墨鏡,嘴巴上叼著煙斗,靜靜等待著總統大選的結果出來——
林肯,無非是兵強馬壯者為之。
他的決定,就是美利堅至上黨的共同意志。
在胡佛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裡,他又陸陸續續授予了麥克阿瑟更多的權力,使他這個陸軍參謀長甚至可以直接超過文官擔任的陸軍部部長,違反美國文官治軍的原則,直接控制陸軍內部的全部人事權力。
陸軍的參謀部大樓內,來來往往著許多公職人員,他們幾乎都是西點軍校的畢業生,而且大多數人就讀西點軍校的時間,正好就是麥克阿瑟擔任西點軍校校長的時間。
麥克阿瑟把煙斗放在桌上,也不知道是在譏笑還是在讚賞,只輕輕說道:「我——忠於共和國,但更忠於民主!」
這一點,民主黨和共和黨都還能接受,蘭登連連點頭,福特則繼續說道:「還有,未來的國務卿,以及內閣部長的名單,也應該更多考慮美利堅至上黨指定的人選。」
他和艾森豪威爾、巴頓、布拉德利等部下,目前都不在華盛頓特區,www•hetubook.com.com而是在和華盛頓隔波多馬克河相望的阿林頓,這裏也是目前美國陸軍部的駐地所在。
但美利堅至上黨將不得不獨自對抗那群背後有中國人支持的共產主義者……而且,反共大同盟的支持群體也會分裂,這一切都讓福特產生了極為強烈的不安感。
如果——如果休伊·朗失敗了,美國該怎麼辦?
只是,蘭登這些民主黨、共和黨的政客黨棍們,非要把自己比為古羅馬最後的共和派政治家西塞羅,那就未免誇大其詞。
唯有他,可以恢復美國的民主和自由!
但在休伊·朗和奧爾森之間,福特還是採取一種比較調和的立場,他很努力希望維護休伊·朗和美國主流政治精英間的關係,一定程度上,福特也感到休伊·朗單打獨鬥很難會是里德的對手,多少希望休伊·朗能夠做出些許讓步,換取美國「民主傳統」價值觀的勝利。
美國建國以來,其最優秀的政治家無不熟讀古羅馬的經典著作,腦海中受到其深刻影響,這一點就像中國的政治家必然受到古代爭鳴百家的影響一樣,古老的傳統總在對現實發揮作用,精神世界必然與物
和-圖-書
質世界存在密不可分的神秘關聯。不管是里德勝出,還是休伊·朗勝出,美國舊有的政治體制都會迅速崩潰,到那時候,誰能重整山河?在座的軍人們都把目光集中在了麥克阿瑟的身上。
艾森豪威爾放下桌上的電話,向著麥克阿瑟重重點頭:「投票,開始了。」
在場的諸多美軍將領,神色各異,只有巴頓第一個站起來說:「我曾宣誓效忠美利堅合眾國,那就會永遠效忠它。」
談判的關鍵時刻,休伊·朗親自發了一份電報給他弟弟厄爾·朗,告訴他說:「唯一的選擇,就是由奧爾森退出選舉,除此以外,不再接受任何合作方案,我們獨自也可以取得勝利。」
福特如此憂心,以至於成疾,另一個對美國政治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卻對此不以為然,或者更準確一點來說,麥克阿瑟正對現狀的發展樂見其成。
厄爾·朗不再多言,按照他哥哥的指示徹底拒絕了蘭登的提議,休伊·朗在美利堅至上黨內部擁有著獨裁者的地位,甚至可以說,休伊·朗在今天的美國南方,正如他的那句口號那號樣「人人皆國王,但無人戴王冠」,唯一的南方無冕之王便是休伊和*圖*書·朗自己。
可惜,這一方案也只是福特的單相思,休伊·朗本人完全不接受。休伊·朗這時候還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大本營新奧爾良,對自己的支持者做最後的宣傳和動員,他唯一能夠接受的合作方案就是奧爾森主動退選,福特提出的計劃不管再怎麼精緻,也全然不在休伊·朗的考慮範圍之中。
「開始了嗎?」麥克阿瑟問道。
他又問道:「你們呢?」
蘭登保證:「我向上帝發誓,一定如您所願。」
蘭登和福特一樣,對休伊·朗的臨陣反水震怒不已,他和其他建制派政客從會議室里拍案離開,只憤憤丟下一句話:「沒有西塞羅,龐培和凱撒不管誰贏得勝利,共和都戰敗了!」
汽車大王福特也是休伊·朗的堅定支持者之一,他堅決反對和中國人有染的里德上台,更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念恨之入骨,毫無妥協退讓的餘地可言。
桌子的另一端,麥克阿瑟的另一位助手布拉德利也剛剛放下電話:「是總統打來的電話,他向您重新確認那件事情,總統選舉結束以後,您需要立刻到白宮去,向新任總統宣誓效忠。」
其他將領軍官,於是也紛紛站起來說:「我們永遠效https://www.hetubook.com.com忠於星條旗。」
麥克阿瑟沒有在華盛頓特區,投票日來臨前他剛剛解決了西弗吉尼亞州的左右翼准軍事組織衝突,利用這些動亂,麥克阿瑟借口維持社會秩序的安定,已逐漸把多達二十萬人的各州國民警衛隊也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
美國的參議院拉丁名字與羅馬的元老院相同,美國國會山的拉丁名字也是取自於羅馬七丘之一,美元上印刷的那行文字「世界新秩序」,同樣是出自於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牧歌》。
休伊·朗拒絕了主流建制派伸出的橄欖枝,他信心滿滿,自信到了連汽車大王福特都十分震驚的地步,中右翼的分裂,豈不是白白給里德創造上位的機會嗎?
加上美國陸軍的十幾萬正規部隊,麥克阿瑟就成為了全美最強大的軍事獨裁者。
福特望著蘭登一行人遠去的背影,深刻醒悟著美國中間派與右翼之間短暫的政治聯盟已告結束,休伊·朗的政治野心過於龐大,根本容納不下主流建制派的那些蟲豸,他和里德一樣,一旦上台必然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會徹底埋葬美國過去的舊體制,只是休伊·朗改革的方向可能和里德恰好相反而已。
美國人向來把美利堅合眾www.hetubook.com.com國視為羅馬歷史在現代的一道投影,從建國先賢直到近代的西奧多·羅斯福和威爾遜等總統,無不把羅馬的傳統比照在美國的現實之中。
假如里德和休伊·朗都被奧爾森擊敗的話,麥克阿瑟也並不擔心,他對那些激進的左翼分子、右翼分子已經十分了解。不管是社會黨還是至上黨,都建立了許許多多的准軍事組織,或許里德會收手,但休伊·朗呢?休伊·朗肯定不會接受敗選的結果,他說不定就會號召自己的追隨者衝擊華盛頓,那樣里德也不能坐視不理。
到投票日前夕,麥克阿瑟已經在軍隊內部完成了他的肅清和集權工作,使兵權獨攬於一人之手,只待外部爭鳴,四十八州無主之日,誰人來做林肯?
福特頓感無力,就在距離國會大廈不遠處的林肯紀念堂那裡,共產黨人就正在進行著最後的宣傳動員,他們的聲勢是如此浩大,彷彿直要摧毀美國獨立以來二百多年的光榮與夢想,休伊·朗就這樣有把握能擊敗里德呢?
各方混戰,手握兵權的麥克阿瑟才能利用軍隊,為自己奪取最大的一塊蛋糕。
福特給出的方案是:「如果堅持讓奧爾森參選,那他必須更換副總統的搭檔,必須換成美利堅至上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