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一百八十四章 馬尼拉師級集群
「現在馬尼拉郊區內能找到的部隊,不論編製、不論番號,都要立刻接受我的統一指揮。」
阿爾蒙德已經派人聯絡葉挺的司令部,表示了美軍願意放下武器投降的意願,但他表態並不堅決,似乎依舊還想爭取到「有條件的投降」,所以從昨天停戰談判陷入僵局以後,龜縮馬尼拉市區的美軍部隊就又開始嘗試反攻。
蔣先雲從戰士手中拿過的鋼盔,是中國自研的35式鋼盔,盔沿後部延伸下垂的護耳能夠幫助士兵在戰鬥時候保持靈活性,還能有效的保護頭部安全,而且是由鉬鋼製成,防護性能更佳,不過東共聯中日本和朝鮮由於錳礦資源更豐富些,所以使用的35式紅軍鋼盔都是用錳鋼製作。
總之就是各方面都不夠實用。
是吃樹皮,還是吃土、吃石頭,或是吃自己的兒女和妻子,那都不在美軍的責任之內。
紅軍最早列裝的鋼盔還是法國人發明的阿德里安鋼盔,這款鋼盔不僅外形優美,中間有一道加強筋的突起使整體造型顯得十分美觀,至少讓林淮唐是比較喜歡的,而且在歐戰時期的實戰表現也非常突出,但是防彈性能還是非常一般,基本上是防備不住直https://m.hetubook.com.com接的子彈有效射程內的攻擊。
蔣先雲又環視周圍一圈,向眾人說道:「你們知道歐戰中德軍風暴突擊隊曾用過的戰鬥群概念吧?理論上來說,戰鬥群的本質是一支靈活搭配兵種的基層戰鬥力量,而不是在建制散亂,局勢混亂時臨時組建的集群指揮部。但是我們目前的情況,也算能匹配得上戰鬥群的作戰情景,就這樣辦吧,我們要臨時組建一支重武器編製完整、兵種配置合理,擁有完全的攻城能力的部隊,那也就是戰鬥群了。」
至於普通平民?只有自己想辦法解決飢餓問題。
蔣先雲當仁不讓承擔起統一指揮馬尼拉圍城軍隊的責任,他又立即囑咐身邊的參謀軍官們說:「你們現在就去找到這周圍的紅軍部隊,要把五六個小時內就能直接參加戰鬥的部隊都收攏過來,不管是什麼編製,師也好、團也好,營連排也好,都直接收攏過來。」
而在美國人控制的菲律賓最後幾座大城市裡,所有糧食都被美軍和殖民地政府嚴格管控了起來,最優先供應美國士兵和殖民地政府官員,接著是供應菲律賓附庸軍的軍人
hetubook.com.com,然後才是菲律賓殖民社會中的買辦買階層,再來是那些不直接為殖民地統治機關服務的工商業者和知識分子。
蔣先雲拉起一票參謀,就把簡易機場當成臨時的前敵指揮部,現在紅軍對馬尼拉的合圍部隊兵力其實很不少,但具體已經集結到馬尼拉郊區範圍內,能夠立刻參与戰鬥的部隊,數量又著實不多。
「美國人還在抵抗嗎?」蔣先雲又喝了一口水后,問身邊的紅軍戰士道。
但在這個過程當中,又難保美國人真的把菲律賓的市民都挾持成人質,也難保紅軍部隊在這麼糟糕的狀態下強行攻城,會否付出沒有必要的傷亡。
城南一個大糧倉著火了,火勢蔓延,連帶著馬尼拉郊區以外的叢林地帶都點燃橘黃色的熊熊火焰,海風又把火勢越吹越大,呂宋島東海岸到四五月後萎靡起來的荒地上,成千上萬飢餓難耐、渴求哪怕一碗稀飯的土著饑民,開始瘋狂衝垮美軍設下的最後一道脆弱防線,像是發了瘋一樣湧入紅軍和菲支游擊隊的控制區。
暮色開始降臨,但是能夠清楚地看到,紅空軍的轟炸機還在城市上空反覆盤旋,衝進衝出;駐菲美軍剩餘的高射炮
www.hetubook.com.com還在做最後的垂死掙扎,可不得不說,由於過多美軍被積壓在馬尼拉一隅之地,阿爾蒙德指揮下的高射炮手數量委實不少,高射炮彈爆炸的火光異常稠密,像細小的雲圈籠罩著天空。
不過阿德里安鋼盔可以抵禦炮彈片的殺傷力,炮彈片的速度比子彈要慢上一倍,對於子彈來說,只要不是正中,而是斜著衝擊,阿德里安鋼盔幾乎總能把子彈盪開,從而起到保護作用,所以現在一線的紅軍部隊雖然不再裝備阿德里安款式的鋼盔,但由於庫存量巨大,直到現在在公安總隊的倉庫里還是放著不少這一款的鋼盔。
蔣先雲不認為馬尼拉的阿爾蒙德部美軍還有什麼繼續頑抗下去的能力,接著再打一陣,也不過是或早或晚將美軍徹底消滅殆盡而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這樣驚人的勝利,也帶來非常大的代價,那就是合圍馬尼拉的紅軍部隊狀態都非常差,嚴重缺乏攻城的重武器不說,還編製散亂,大量出現了團找不到師,營找不到團,連找不到營的情況,指揮體系也成了一團亂麻。
後來紅軍也曾經考慮過仿製英國人使用的MK-2型鋼盔,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飛碟帽」和圖書、「鍋蓋盔」,不過實際測試中,紅軍的軍工部門很快就發現MK-2型鋼盔對耳朵和後頸處的水平方向防護能力特別差,而且它的造型也決定了這款鋼盔的重心比較高,劇烈運動的時候很容易從頭上脫落,如果直接扣在了地上則撿的時候也比較費事。
畢竟,半個月的時間,紅軍的地面部隊從呂宋島南北的多個登陸場出發,一路是狂飆猛進,在紅空軍的空襲配合下,或穿插迂迴、或強攻奇襲,接連不斷打垮了在當面阻擊紅軍地面部隊推進的美菲聯軍守兵,創造了十幾天時間就把美菲聯軍殘餘部隊完全合圍在馬尼拉平坦地帶的軍事奇迹。
「師級部隊也是嗎?」
傍晚時分,就算是位於熱帶附近,已逐漸接近赤道的馬尼拉郊區也變得逐漸涼爽起來。但是蔣先雲經過在馬尼拉灣周邊的一系列激戰和急行軍以後,還沒有緩過氣來,他從一個戰士手中拿過鋼盔,沿著斜坡,踏著細沙,走到河岸旁,舀起清涼的河水。
紅軍的菲律賓作戰堪稱是一場軍事指揮上的奇迹之作,在海陸空部隊的三維打擊之下,十幾萬人的美菲聯軍半個月時間就走向總崩潰,喪失了對整個菲律賓的統治能力,現在只剩下和圖書最後幾萬美菲軍官兵蜷縮在馬尼拉市區,想逃,無路可逃,想守,無力可守,想攻,更是不可能。
蔣先雲拍拍桌子:「我估計一時間就算能找到某個師的人馬,肯定也是編製散亂的小股部隊,都一起收攏過來吧!部隊要集起來作戰才有戰鬥力,特別是重武器,現在馬尼拉郊區的各支紅軍零星部隊裝備的重武器既然都不夠作戰編製,那就把它們集中起來使用。」
而四路合圍馬尼拉的紅軍地面部隊,用兵天馬行空,以空降突擊奪取了美菲聯軍最後一條逃往巴丹半島固守待援的退路科雷希多小島,可是實際抵達馬尼拉郊區的總兵力數量卻不算很多。
只有在那裡,在中國人設下的救濟站前,饑民們才有可能活下去。
菲律賓,馬尼拉——
一名鋼盔上裝飾了野戰迷彩的年輕參謀站過來說:「政委,目前情況很亂,馬尼拉的美軍已經在和葉司令員接洽停戰投降的具體事宜,但他們實際還很不老實,從昨晚直到今天早上,依舊在組織小規模的反攻。我們的部隊經過幾天的急行軍,橫穿了大半個呂宋島,戰士們體力消耗很大,部隊編製也很散亂,很多部隊的重武器和彈藥遺失在後方,狀態其實非常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