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五十九章 法國開戰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五十九章 法國開戰

法軍的裝甲部隊建軍思路,就是集中全國、全軍的資源,全力打造一批強有力的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將法軍的進攻能力強化到極致。
為了保證產能,法國甚至一度把全國過半的汽車工業和拖拉機工業產能用於生產S-35騎兵坦克,光是1937年一年法軍就列裝了將近六百輛S-35坦克。
熊雄和曹菊如相顧而驚。
差不多同一時間點,正在巴黎的法國國民自衛軍兩位重要將領——法軍裝甲部隊的首倡者柯尼希將軍,以及目前法軍裝甲部隊的主要指揮官德萊斯特蘭將軍——就在第三國際中央委員會主席熊雄面前,袒露了法軍同志們對於中國軍隊的嚮往之情。
他們不受法軍舊的、保守的落後軍事理念影響,在思想上異常開明、進步,也能客觀學習和吸收中國紅軍的種種經驗,不會因為中國紅軍是亞洲軍隊都抱有什麼歧視心理。
德萊斯特蘭將軍同樣向在座的幾位中國同志,坦言道:「法軍裝甲師缺乏跟進掩護的機動步兵,側翼很容易暴露,這說不定也會是一個重大問題,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我軍裝甲師配屬的步兵部隊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在快速推進中,hetubook.com.com這些為前鋒坦克部隊提供掩護的摩托化步兵,也可能經常會面臨對手的裝甲反突擊,至少需要37毫米以上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才能有效擊穿德軍坦克。」
在公社革命以前,法國軍方差不多不就是法國國內右翼政治勢力的大本營,主要的將領、軍官幾乎都和右翼政治團體有染,所以像貝當、戴高樂這些軍方將領,幾乎都在革命以後流亡到了北非。
能得到馬赫諾這麼誇張的讚譽,這兩位將軍當然都不是等閑之輩,在另一個林淮唐更為了解的時空里,柯尼希將軍是戴高樂自由法國政權里最出色的將領,他在北非率領人數遠少於德軍的法軍部隊,多次擊退隆美爾的進犯,幫助掩護了英軍的撤退,可謂是盟軍在北非戰場屢屢失敗中難得的一處亮點,戰後還成為法國國防部長;德萊斯特蘭則是法軍裝甲之父和法軍國內抵抗軍總司令,戴高樂就曾經是他的部下。
紅軍需要建立起一支能夠擔負多面手任務的軍隊,既要有能力在太平洋上乘風破浪、奪島躍進,又要有能力在南洋叢林里越野蟄伏、鏖戰突擊,還要有能力在西伯利亞的冰原曠野上進行和*圖*書大縱深突破,甚至是在美國高度發達的路網上進行人類歷史空前絕後的機械化戰爭……
熊雄和曹菊如對視一眼,他們都知道法國人的這些話或許屬實,在隱藏在這些言論背後的真正目的還是希望中國可以向法國提供更多援助。
熊雄讓身邊的武官記錄下柯尼希將軍提的這些建議,他自己對軍事問題不大了解,但以熊雄和柯尼希、德萊斯特蘭兩人的實際交往,以及熊雄從第三國際其他軍事專家口中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這兩位將軍的軍事素養肯定都非常優秀。
至於尋淮州另外提到的B1重型坦克,性能就更強了,B1重型坦克車體前裝甲厚度達到了60毫米以上,差不多可以說是這個時代全世界裝甲、火力水平最為強大的一款坦克,並且由於法國公安委員會的高度重視,以及法國非常發達的汽車工業產能,一線法軍列裝的B1重型坦克數量也比較多,完全可以應用於實戰。
德萊斯特蘭將軍是一戰時期的老兵,戰後由於支持工人運動,在軍隊內部就連一個尉官都沒有當上,直到1919年的公社革命以後才獲得了在聖西爾軍校學習的機會,此後在公社政府統治的二十年https://m.hetubook.com.com代末和三十年代初他也以傑出的能力迅速被提升為了法軍的高級將領。
比如曾參加過俄羅斯第一次紅白內戰的烏克蘭軍事專家馬赫諾,這些年來他就在巴黎擔任第三國際軍事方面的許多要職,和熊雄同事多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
法軍主要將領在一戰時大多只是基層軍官,比如瑪麗·皮埃爾·柯尼希將軍在上次大戰臨近結束時還只是法軍少尉而已,要不然就乾脆是公社時代由革命政府自己培養出來的一代新人。
但這種思路,中國顯然模仿不來。
如此多的作戰需求,就讓紅軍沒辦法把所有資源都用在發展裝甲部隊上,這也是為什麼有林淮唐指導的紅軍裝甲部隊,依然在不少方面落後於法軍的原因。
所以在今天的法國軍隊裏面,大多數將領都顯得非常年輕,這一點倒和中國紅軍的情況類似,或者應該說只要是經歷過社會主義大革命的國家,都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柯尼希將軍則說:「我很欣賞紅軍坦克師的編製,一個裝甲師以1個裝甲團、2個摩托化步兵團、1個摩托化炮兵團為核心的標準組合,再根據各師裝備的不同型號坦克的性能不同,有2營制和hetubook.com.com3營制的裝甲團,使得各師的戰鬥力更為均衡……這樣精簡后的裝甲師坦克數量有所下降,但搭配更加合理,指揮、協調的效率都得到提高,戰鬥力很可能比我軍坦克師更強。」
曹菊如問道:「那麼,兩位將軍,既然法國政府不打算向中國提出什麼援助方面的要求和具體清單,您二位究竟是想和我們談些什麼事情呢?」
雖說如此,但柯尼希將軍和德萊斯特蘭將軍其實都對紅軍的裝甲部隊編製更加欣賞。
德萊斯特蘭將軍又說道:「那真是遺憾!請您放心,法國不會向中國提出任何過分的要求,雖然普魯士人的軍靴時刻都可能威脅到巴黎,但我們不會因此要求外國的其他共產主義者們為我們做出什麼犧牲,國際主義的道義和情感都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馬赫諾誇讚過這些法國將軍,他和熊雄說過:「德萊斯特蘭將軍是法軍中最適合指揮矛頭坦克部隊的人,柯尼希則是天才的大軍組織者,他的才能足以指揮一百萬人甚或兩百萬人,可謂是大元帥的苗子……」
這讓人有些想起一戰前法國流行的「攻勢邪教」,只是這一回,法軍對於「進攻」的信仰是建立在了相當紮實的物質和戰術基m.hetubook.com.com礎上,而非為了形而上的「榮耀」去進攻。
只是在尋淮州羡慕法軍坦克部隊裝備如此強大的同時,其實他在巴黎的那些同行,也同樣對中國紅軍的坦克部隊懷有另外一種羡慕。
曹菊如不大會講法語,所以是他一邊說話,一邊由熊雄翻譯給法軍的兩位高級將領聽:「……中國當前也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國防危機,我國政府可能很難向法國直接援助諸如反坦克武器這樣的裝備,只能在鐵礦石、橡膠、銅、錫、鎳、鋁材以及其他稀有金屬方面提供援助。」
「其實法軍的裝甲師可能編製過大,我們當初構想之時有些太希望裝甲部隊能夠包打一切,以至於犯下這個錯誤,導致裝甲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不強。」
柯尼希將軍沉默了一會兒以後,終於開口說道:「我國政府已經確定好了出兵計劃以及具體日期,所以我們想向法國的友好兄弟盟邦通報這一情況。」
法軍可以確定他們的主要戰場就在德法邊境上,主要的敵人就是德國軍隊,所以能夠集中國力針對性去建設軍隊。中國卻很難確定紅軍最主要的戰場在哪裡,最主要的敵人又是誰,是美國戰場、烏拉爾戰場還是印度洋或太平洋戰場?是德軍、是美軍,還是白俄軍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