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零八章 赤軍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零八章 赤軍

反之,西班牙軍政府一方的情況就大大不如另一個時空了。
馬鴻賓斷言道:「現在好像還沒有聽說德國要調走什麼東歐的駐軍,那就說明德、俄之間還沒有通過秘密外交實現什麼深度合作吧!我真不相信薩文科夫才沒有獲得德國首肯和保證的情況下,會冒然就以舉國之兵東侵,他難道不怕自己到時候腹背受敵?再說,沒有德國軍工業的援助,光靠白俄自己的工業生產能力,應該也負擔不起東侵戰爭的需要吧!」
軍政府在南方的防線上,表現同樣非常糟糕:哪怕是由弗朗哥親自指揮的托萊多解圍戰,都在大半個月的激戰以後不得不宣告「全線轉進」,而在其他方向,政府軍的表現就更為糟糕了。
柏林政府內部,要求直接向法國宣戰的聲音正變得越來越大。只是軍方一直以齊格飛防線沒有徹底完工、軍備換裝計劃還沒有全部完成為由,一再敷衍拖延,宰相施萊歇爾為此還提出乾脆把東歐衛星國的軍隊抽調過來,充實德軍一線的步兵數量,或者是直接作為志願軍、遠征軍派到西班牙參戰去。
在政治方面,由於中國、法國、英國三大巨頭的平分秋色,使得林淮唐式的激進社www.hetubook.com.com會主義也就是君漢主義,還有英國流行的無政府共產主義,法國流行的法式工團主義,都在第三國際內擁有屬於自己的政治席位,各方勢力相互平衡和妥協之下,國際左翼陣營要比另一個時空團結得多,並沒有出現大規模互相開除「左籍」的情況。
左翼方面……從一開始,左翼就沒有哪一家佔主導地位的。社工黨可以壓制無政府主義者的生產,但沒法兼并無政府主義者的隊伍;西共可以貼出反對馬統工黨的海報,槍斃他們的黨員,但卻無法讓他們的力量為「我」所用。
法蘭西公社從二十年代末期起,就已經開始有意識、有組織的援助西班牙國內的左翼民兵和准軍事組織,不僅秘密輸送了大量法制武器,而且也向西班牙輸出了大量軍事顧問,在十年間幫助加泰羅尼亞防禦委員會培養出了一批規模不小的軍事人才。
「如果薩文科夫真的發瘋到這地步,蘇軍同志們真說不定一兩年內就能打回莫斯科啦!」
法軍目前在西班牙戰場,只是保留了一些負責突破和攻堅的精銳部隊充當西班牙赤衛軍的矛頭,作戰的填線主力已和圖書經全部由西班牙赤衛軍自己的部隊負責。
西班牙的右翼軍隊從一開始就是令行禁止的軍隊,弗朗哥唯一的競爭者莫拉將軍又因為空難摔死,使弗朗哥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以統一了當時西班牙的右翼勢力。
所以西班牙軍政府的表現才會如此糟糕,兩個月時間就丟失了接近全國三分之二的領土,北方和中部的兩個大本營拉科魯尼亞和馬德里,也都被法軍及西班牙赤衛軍團團包圍,差不多成了「期貨死人」。
從四月份法軍跨過比利牛斯山脈開始,西班牙戰爭也就才打了兩個月的時間,法軍在西班牙境內的軍事力量已經從一個集團軍近三十萬人的規模,迅速下降到了不到十萬人的規模,原因就是因為西班牙赤衛軍已很快成長到了可以獨當一面的程度。
這對德國的壓力也很大。
目前軍政府還能守住科爾多瓦一線,那完全是有賴於德軍和阿爾及利亞軍隊的協防啊。
但在托萊多解圍戰失敗以後,弗朗哥也算是看清了目前政府軍普遍士氣低落、戰力欠佳的實際情況,明白了如果此前真的是遷都科爾多瓦,那很大可能六月份或七月份就又要再遷都一次了。
西班牙赤衛軍的綜合素質hetubook.com.com,比起林淮唐更熟悉的那支西班牙共和軍,其實要高出非常多了。在另一個時空,西班牙內戰初期各方左翼勢力組織的民兵……數目雖然不少,戰鬥力和組織度那真是一言難盡,他們確實十分英勇,可是基本上毫無軍事素養可言,戰術指揮能力也非常糟糕,奧威爾在《致敬加泰羅尼亞》那本書裏面就提到了不少西班牙共和軍窘迫拙劣的表現。
弗朗哥起初還勸過德里維拉,即便要遷都,也應該是從馬德里遷都到南方的科爾多瓦或塞維利亞,不應該直接遷都到非洲的休達,這對前線政府軍部隊的士氣影響太大。
軍方反對的理由,則是東歐各國的駐軍和衛星國軍隊,還要承擔起防衛白俄共和國入侵的任務,所以輕易不能調動。
「薩文科夫是一個狡詐、反動的大獨裁者,可他絕不是一個瘋子、傻子。」洛登·丹達爾點著頭附和道,「薩文科夫以彼得大帝自居,聽說白俄國內還有許多人把他比作打敗了拿破崙的亞歷山大一世……反正,薩文科夫不像是尼古拉二世那種沒有多少才智的昏君,也不像是發瘋后的伊凡雷帝那般缺乏理智的暴君。」
表現在西班牙,那就是加泰羅尼亞和-圖-書防禦委員會成功統合了西班牙國內的各路左翼政治勢力,在政治上形成了團結、統一的氛圍,在軍事上又得到法國多年培養乃至於直接出兵的幫助,情況當然要比林淮唐所熟悉的另一個時空好得多。
特別是在內戰剛剛爆發的1936年和1937年,共和軍一方的軍隊都是重新組建的,短時間內不可能形成任何有效的戰鬥力,那就只能依賴民兵和國際志願志者組成的國際縱隊,弗朗哥旗下的國民軍因此在正面戰場幾乎就是摧枯拉朽,共和軍則除了由蘇聯顧問巴甫洛夫指揮的瓜達拉哈拉戰役小勝了一次義大利遠征軍以外,就基本上沒能贏得任何一次像樣的戰役級勝利。
「所以說,觀察德國有沒有調動東歐駐軍,其實就能看出德、俄兩國之間有沒有進行什麼秘密外交。」
但在這個時空的西班牙戰爭,在1938年今天的西班牙,一切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馬鴻賓的話好像很有一些道理,讓洛登師長也忍不住頻頻點頭,近來一段時間的風聲鶴唳讓前線的蘇軍邊防戰士們都太過緊張,但或許真如馬鴻賓分析的那樣,白俄軍發動東侵戰爭的各方面條件均不成熟,只要薩文科夫不是一個純粹的戰爭瘋子,應和-圖-書該就干不出今年年內開戰的蠢事來。
而且弗朗哥的運氣也確實很好。
德軍總參謀部也是心知肚明,俄羅斯人對東歐領土依然是虎視眈眈,只不過目前白俄國力孱弱,所以才不敢隨便打起烏克蘭、波蘭等地領土的主意。
在本位面,弗朗哥並不是西班牙軍政府唯一的獨裁者,能力平庸的德里維拉才是西班牙軍政府的最高掌權者,而且不同於另一個時空莫拉將軍、雷東多和萊德斯馬這些西班牙右翼政治巨頭紛紛在1936年因為各種原因死去,給弗朗哥製造了統一右翼各派的極好環境,本位面的德里維拉就連卡洛斯保皇派都沒辦法統合,只能依靠軍隊自己的力量作戰。
薩文科夫的白俄共和國確實被納入到了德治歐洲的經濟體系之內,但在政治、軍事方面,德國就沒辦法像控制東歐各衛星國那樣控制白俄,兩國之間甚至都沒有簽訂過帶有軍事互助性質的協議和條約。
這也是毫無辦法的事情,因為在另一個時空的西班牙內戰當中,西班牙絕大部分的正規軍軍官和士兵都自願或被迫選擇追隨弗朗哥發動兵變,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共和軍民兵從一開始就要面臨一支談不上勁旅,可也算是歐洲中游水平的正規陸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