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三十章 德俄同盟
俄羅斯駐德大使只能唯唯諾諾點頭同意,今天的德國頹勢未顯,在東歐依然是能夠一手遮天的霸主。白俄有心無力之下,只能盡一切可能妥協,為薩文科夫的遠東戰略爭取時間,等到俄羅斯確保了東線的安全以後,如果德國又陷入到西線與法國的戰爭泥潭裡面,那麼白俄的外交環境便會大大改善,德、俄之間的處境也有可能又逆轉過來。
雖然德國提供的這些軍火物資價格要大大高於當時的國際市場價格,但是薩文科夫也別無選擇,因為以如今的國際環境,除了德國一家以外,薩文科夫也幾乎沒有別的渠道能夠再大規模採購軍火物資了。
施萊歇爾已經掌握了俄國將大量西方駐軍調往烏拉爾戰場參戰的消息,所以他斷定俄羅斯在西部邊境上的談判底線很低,所以才能有恃無恐提出這項要求。
在沒有陷入戰爭泥潭的主要大國裏面,第三國際成員國肯定不可能向白俄出口武器裝備,除德國以外,也就只有加拿大、南非和澳大拉西亞這幾個老協約國成員,能給白俄提供一部分軍火援助,可老協約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有限,杯水車薪,根本幫不到什麼大忙。
在帝國公約
www.hetubook.com.com和白俄共和國之間,二十年代時由於雙方外交關係時好時壞,所以不管是俄羅斯,還是帝約這一方的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都在邊境上修建了大規模的軍事築壘地域。
這些代表去柏林談判的波羅的海德意志族人裏面,就恩琴男爵掌握到的情況,至少有三分之一成員拿過德軍總參謀部的特殊津貼、五分之一成員曾經為德國政府工作過,其中還有不少人乾脆就是明牌的德國間諜。
除了武器裝備以外,德國還向白俄直接派出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事顧問團,以及大量飛行員直接參戰。烏拉爾戰場前線的上空,現在就飛著不少從德國遠道而來的飛行員,按照德國和白俄簽署的軍事援助條約規定,只有德國籍的志願飛行員才能駕駛德國出售給俄羅斯的最新款戰鬥機,俄羅斯籍飛行員則只能駕駛老一代型號的舊飛機。
德國的所謂軍事援助要求如此之高,送往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又都以舊型號為主,還要用高於國際市場的價格來計價,已經非常過分,但是到了戰爭爆發以後,德國政府依靠莫斯科傳來的種種內部消息,又繼續提出各種https://www.hetubook.com.com過分到離譜的新要求。
德國對白俄的談判意圖、利益底線都了如指掌,先是原則性同意了薩文科夫提出的巨額軍火貸款,可在某些條約細則上德國政府又保留了許多曖昧的昧空間,等到戰爭爆發以後,柏林方面便開始改變態度,立刻變得強硬了起來。
德國要求薩文科夫拆除俄羅斯邊境一側的所有軍事築壘,可是在帝國公約組織邊境這一側,芬蘭、波羅的聯合公國、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些和俄國直接接壤的帝約國家,則全部保留了他們在二十年代時修建的所謂「東方牆」防線。
「德國政府的要求並不過分!如果俄羅斯希望延續與柏林的歷史傳統友誼,那麼就應當表露足夠誠意,這方能建設起雙方的互信關係!」
由於德國掌握著俄羅斯代表團的談判底線,所以總能一步步迫使薩文科夫做出最大的讓步,不管是在德械武器的計價方面,還是在雙方以物易物貿易的交貨方式、期限方面,德國政府都算是佔盡便宜。
直到白俄軍隊正式入侵蘇俄以前,帝國公約已經向白俄提供了七百多架各式飛機、三百多輛坦克、軍用汽車和卡車四和*圖*書千余輛、各式輕重火炮一千余門、輕重機槍一萬余挺、步槍十余萬支、機步槍子彈兩億發、炮彈二百多萬發、航空和汽車發動機一千一百台……
因此哪怕德國政府把許多武器裝備標價到國際市場價格的2.6倍之多,薩文科夫還是只能選擇默默低下頭,老老實實選擇在德皇政府提供的條約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施萊歇爾宰相頗有一些志得意滿,這些年來德國在外交戰略上屢屢犯錯,跌了許多跟頭也吃了許多虧,難得有一天能如此輕易拿捏一個大國,那種感覺還是很振奮人心的。
也可見薩文科夫高舉的所謂民族主義大旗,是有多麼的虛妄。
這樣就使俄羅斯的西部邊境國防形勢大為惡化,帝約有防線陣地可以依託,俄羅斯卻要擺空城計,萬一將來國際局勢再發生什麼逆轉,俄羅斯的戰略環境就會非常險惡。
當然,這些貸款和援助全都不是無償的,而是要求俄羅斯用實物來抵貨款,為此白俄不得不向帝約組織各成員國輸送了價值幾十億帝國馬克的石油、皮革、獸毛、小麥、黑麥、錫、銻、鋅、鎳、鎢、煤炭、紅銅、木材……等等工業原材料。
「德國在修建齊格菲防https://m.hetubook.com.com線和軍備重整的關鍵時期,還要向俄羅斯供應這麼多精良的武器裝備和輜重彈藥,已經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讓步,希望薩文科夫元首閣下將來能夠記住德國在今天向俄羅斯人民伸出的援手。」
開戰的第一周時間,施萊歇爾宰相就召見了白俄的駐德大使,提出了一項全新要求,並宣布在俄羅斯完成德國提出的條件以前,將會暫時扣押住所有本應按期運往俄國的軍事物資。
所以在談判過程之中,柏林政府當然能夠好好拿捏住俄羅斯人,薩文科夫在元首府剛剛做出的外交決策,還沒有送到白俄外交部,就會先一步送到施萊歇爾宰相府的辦公桌上。
可是薩文科夫別無選擇,他的談判底線就在德國宰相施萊歇爾和德軍司令部勃洛姆堡元帥的桌上,大量十分只要的武器彈藥又被德國扣押在了明斯克和基輔的火車站,無奈之下,也只能再次選擇妥協。
施萊歇爾宰相在外交戰略方面的表現,確實要比他的前幾任宰相好得多。
這項新條件就是要求——俄羅斯必須拆除俄軍在彼得格勒、庫爾斯克、斯摩棱斯克和羅斯托夫等地,多年來修建的所有要塞和築壘地域。
在薩文科夫決定派出軍隊入侵和圖書遠東蘇維埃共和國和阿拉什自治共和國前的好幾個月時間以前,在白俄官僚系統和軍隊高層佔據要津的波羅的德意志人貴族,就已經開始頻繁往來於柏林與莫斯科之間,幫薩文科夫向帝國公約組織爭取援助。
為今之計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形勢比人強,只能選擇妥協讓步。
饒是如此,德國政府還要求俄羅斯必須直接支付黃金等貴金屬硬通貨,用以作為德國援俄軍事顧問團和志願飛行員們的工資。
在收到奧斯特瓦爾德教授領導的莫斯科間諜小組發回的情報密電以前,德國政府已經陸陸續續向白俄提供了兩筆六億馬克的貸款,此外,按照薩文科夫的要求,德國政府還牽頭組織了波蘭、烏克蘭、波羅的聯合公國、芬蘭、白俄羅斯五國向俄羅斯提供了價值十億馬克的武器裝備、彈藥和其他各類軍事物資。
德國給薩文科夫送去的那些武器裝備,除了一部分規定必須由德國籍志願飛行員駕駛的戰鬥機以外,剩下的武器裝備大多都是德軍在軍備重整計劃裏面淘汰、更換下來的舊型號,本來就只是給預備役和民兵使用的儲備武器,現在送去俄羅斯換回來大量的工業原材料,一點都不吃虧,甚至還可以算是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