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援抵達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援抵達

弗蘭格爾在最後一次嘗試攻城未能立刻佔領奧倫堡全境以後,也放棄了在巷戰里繼續浪費兵力,他同樣十分清楚,只要能夠挫敗外圍紅軍的救援企圖,這些哈薩克守軍不需要繼續進攻,就會自行瓦解投降,真正的戰鬥將在伊列克河與奧倫堡至塔什乾的土耳其斯坦鐵路上展開。
再加上紅空軍方面越來越多的支援,五兵團得到鄂木斯克方面加強以後的力量,已經不比白匪中亞方面軍遜色多少了。
戰壕都被炸毀,交通壕有幾十處被直接命中的炸彈和炮彈炸斷,許多掩蔽部被打壞,蓋板豎立起來,哪怕白軍的炮擊停止了,可是潘菲洛夫的耳朵里還是不斷轟轟作響。
作為一支舊式軍隊來說,奧倫堡守軍在兵力和火力都非常吃虧的情況下,打了十天時間已經算是表現優異,想必哈薩克人的其他軍隊都不可能再有如此的發揮。
董振堂麾下的兩個半摩托化騎兵師,也是一口氣向前猛衝猛鑿,竟然就這樣突破了白匪中亞方面軍縱深幾十公里的防線,朝著奧倫堡的城區方向大大躍進了一步。
雖然兵力規模比起當面的白匪中亞方面軍六https://m.hetubook.com.com十余萬人而言,還是有很大劣勢,但從技術兵器和重武器裝備的數量而言,二十多萬的紅軍部隊就和六十多萬白匪軍的火力相當,甚至還要超過一些。
樹林里的機關槍和迫擊炮開始全速開火,又有許多哥薩克人被打下馬來,直到其餘的白俄騎兵在狂奔中擠成一團,掉轉馬頭,紅軍的機關槍又對他們掃射了一輪子彈,槍聲才沉默下來。
已經退卻的那支紅軍騎兵部隊,上千隻馬蹄開始踏著爛泥地追趕上去,他們咬住白俄騎兵的尾巴,不斷開火,從背後又殺傷了不少哥薩克人,直到這支白軍部隊撤離到起碼十幾俄里以外的地方去,也直到暴雨慢慢變小,董振堂才下令騎兵師停下追擊的步伐。
可是接下來奧倫堡的命運,就不再能由潘菲洛夫這些哈薩克人自己決定了,戰爭的結果將取決於奧倫堡外圍的戰鬥,在那裡白軍和紅軍終於要進行第一次戰略意義上的大兵團野戰較量了。
哥薩克騎兵都在飛馳衝鋒中舉起鋒利的馬刀,哥薩克人抖了抖韁繩,馬就聽話地加快了速度m.hetubook.com.com,這些人逼近紅軍騎兵的時候,身體就猛地用力在馬上挺直了身子,直接立在馬鐙上,距離逐漸近到紅軍官兵能夠看見俄軍馬刀那彎曲的斜背和烏亮的刀刃……
原本,鄂木斯克處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交通樞紐位置,戰略上的重要性其實要遠遠高於秋明要塞,所以蘇軍對鄂木斯克布防的兵力也要強於秋明,當年布瓊尼那支縱橫中亞的草原騎兵第一軍改編而成的蘇軍第一軍,主力部隊就位於鄂木斯克。
但很快,紅軍騎兵就在飛速的衝鋒之中,迅速用手中削短了槍管的馬槍開火射擊,紅軍的騎兵部隊全都做過衝鋒中馬背射擊的專門訓練,所以即便在飛馳的戰馬背上開火,精度也很高,他們專門瞄準了那些軍官模樣的哥薩克人開火,於是轉息之間,便有許多戴著高筒皮帽子和系著白箍、帶護耳大皮帽的俄軍騎兵軍官跌落戰馬。
奧倫堡城中,指揮哈薩克軍隊那三個師作戰的潘菲洛夫也受到了很大鼓舞,他相繼收到電報,知道越來越多的援軍正在城市外圍集結,難怪這兩天來白軍的攻城烈度迅猛上升,原和_圖_書來是白軍攻城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緊張了!
接著,紅軍騎兵又稍稍退卻,本來已經動搖,且有半數已飛馳回去的俄軍騎兵,於是又掉轉馬頭殺了回來。紅軍退卻之中,一名面貌稚嫩的年輕戰士戰不慎被敵人的手槍射中落馬,然後就迅速被俄軍騎兵的馬蹄踏進草地裏面,只留下一灘殘忍的血水……
「散開!」
這天早上,白軍先用團屬的山炮射擊,後來加上團屬的重型迫擊炮,然後是師屬和軍屬的一百五十毫米重炮,轟轟聲達到極點時,突然中止,敵人就在響個不停的機槍聲中進攻。密密麻麻的榴彈炮炮彈彈、迫擊炮彈和炸彈都同時爆炸,確保不會留下一個活人,哈軍的戰鬥意志並不算太高,戰鬥技藝也並不高明,如果不是有潘菲洛夫這樣一位精明強幹的指揮者頂著,可能早已崩潰。
潘菲洛夫又接連不斷向外界發去求援的電報,其中有的被蘇軍和紅軍收到了,但大部分都沒有回信,或是乾脆直接由於白軍猛烈的炮擊,導致無線電設備損壞,根本就沒有發出去。
反而是原來應該被作為主攻方向的鄂木斯克,一時之間竟然沒有發生多少高烈hetubook.com.com度的戰事,於是經過張雲逸、何貫中和斯大林的協商以後,北方戰區決定將原本駐守鄂木斯克的蘇軍第一軍兩個師以及剛剛馳援抵達鄂木斯克的中國紅軍兩個摩托化步兵師,也都南下,轉而投入奧倫堡戰場,並由五兵團司令員胡景翼和副司令員董振堂負責統一指揮這些部隊。
而且就在五兵團朝著奧倫堡方向快速前進的同時,在阿拉什共和國的北方,位於俄羅斯第二次紅白內戰前線的另一大戰略重鎮鄂木斯克,也同樣向奧倫堡派出了一支有力的援軍。
紅軍騎兵部隊匯成的急流,像洶湧的河水撞到兀立中流的石崖上,平穩地分成兩支流去,把追擊的哥薩克騎兵完全暴露出來。大雨之中,埋伏在對面一片小樹林里的紅軍下馬騎兵們,就從樹叢中朝著哥薩克人的騎陣一排齊射,接著第二排,第三排……喊聲四起!有匹馬連同騎在身上的哥薩克人,一頭栽在地上,另一匹馬膝蓋一彎,腦袋扎進草地,也摔得血肉模糊。
雖然區區兩個師的援軍,並不能對中亞方面軍的幾十萬龐大兵力形成多少優勢,可是通過無線電傳入奧倫堡城區中的通訊,還是給了守和-圖-書軍以極大的鼓舞。
在紅軍騎兵和白俄騎兵的第一次對決中,紅軍騎兵部隊依靠更加強大的火力和更為嚴密、靈活的戰術,一下子在這些自以為強悍的哥薩克人面前取得了很大的優勢。
於是奧倫堡方向的戰場規模、兵力厚度,都迅速抬升,蘇軍和紅軍的部隊越聚越多,除了董振堂現在手上的兩個騎兵師以外,又要陸續增加蘇軍第一軍和北方戰區直屬的兩個摩托化步兵師,另外五兵團後續還有六個師的部隊正在向奧倫堡方向趕來,估計一個月之內,紅軍的兵力就可以充實到二十余萬人。
但是開戰以後,南烏拉爾方面軍以重兵集團進攻秋明要塞,最開始,南烏拉爾方面軍的統帥尤登尼奇只是認為以白軍巨大的兵力優勢,足以迅速攻佔秋明要塞,拔除這處位於南烏拉爾方面軍必經之路側翼的蘇軍堡壘,可是隨著秋明要塞的攻防戰越來越激烈,不管是蘇軍、中國紅軍還是當面的白匪部隊,都朝秋明投入了越來越多的兵力,最終使得本來只是次要戰線的秋明要塞竟然變成了南烏拉爾方面軍最重要的主攻方向。
但堅持到現在,這三個殘破的哈薩克師也差不多要頂不住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