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五十四章 諜影重重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五十四章 諜影重重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克里斯蒂安就已經被德軍總參謀部下屬的軍事諜報局物色為情報人員,只是在那時候智利並不是世界舞台的中心,他這個間諜就在智利按部就班過了二十年的平常人生活,直到智利爆發社會主義革命以後,德國軍事諜報局才開始把克里斯蒂安當成需要重點發展的情報人員。
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克里斯蒂安就能對東共聯的各型艦艇和裝備如數家珍、耳熟能詳,可以清楚記住和分辨東共聯海軍所有艦艇的外形。
穆克總督非常清楚中國人在東南亞的諜報系統布局有多麼森嚴、周密,可是這二十年時間以來,德國在東南亞也並非一事無成的坐以待斃,科倫科坡同樣在東南亞各地安插下許多棋子,就為著這場宿命中必將到來的海上大決戰。
只是在做了周全的背景調查以後,國情委也沒有從這個名叫克里斯蒂安·卡納里斯的外交官身上查出什麼問題來。
但克里斯蒂安也有他的辦法,他藉著所謂「拉丁人天性恣意浪漫」的特點,同領事館中的多名智利女性|交往,甚至還跟委內瑞拉領事館的一位外交官夫人扯上關係,這種混亂的感情關係成功迷和_圖_書惑了政保局派來調查的幹部,讓人放鬆了警惕。
智利很早就在第三國際的支持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成功,再加上盛產銅礦,所以這些年來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中國人對智利同志也比較信賴,以至於人們有時候會忘記自19世紀以來智利就存在著規模極大的德裔移民社區。
為了確保「颱風行動」的成功,情報無疑將成為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德國海軍只有唯一一個勝機,那就是將提爾皮茨宰相和舍爾元帥提倡的「艦隊決戰」理念貫徹到底,把握住不宣而戰突然襲擊的唯一機會,靠「上帝庇佑」的天氣接近紅海軍艦隊進行近距離的戰列艦決戰。
因為克里斯蒂安的電報往來較別的外交官頻繁,所以他也一度引起政保局和東共聯國情委的關注,有時克里斯蒂安的往來電話就會因此受到政保局幹部的監聽。
智利駐越南南方的一座領事館來個新工作人員,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事,除了政保局出於慣例做了一番調查以外,一切看似都平淡如初。
戰爭時刻逐步逼近,聯軍艦隊正從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各個角落向爪哇島聚集https://m.hetubook•com.com,為了避開中國海軍的監控範圍,這些艦船全部都是走位於巽他海峽和龍目海峽以南的航道,刻意避開了密布間諜的馬六甲海峽。
穆克非常清楚聯軍艦隊在各方面相對紅海軍的劣勢,聯軍艦隊缺乏高速的新式戰列艦,也缺乏中國人引以為豪的航空母艦編隊,在長時間、小規模的襲擊消耗戰和視距外海戰中毫無勝算。
這些氣象資料,也是穆克總督敢於發起軍事冒險的底氣之一。
只有克里斯蒂安很快就開始行動起來,他集中精力去搜集有關停泊在金蘭灣的紅海軍艦船情報,一有機會就以遊客遊覽盟國風光的名義穿梭于越南、廣東和婆羅洲的各個小島。
只看誰更技高一籌了。
穆克總督在為「颱風行動」做最後開戰的準備時,也不忘記繼續在新加坡的託管委員會上和中國扯皮。他派了一個規模遠超之前人數的談判代表團,繼續向中國方面提出進行海峽自由航行權的細則談判,目的則無非是希望借談判之舉來迷惑中國,避免過早暴露印太聯軍的戰爭準備。
很快,從船上下來一個身材高挑、相貌英俊的西裝男子,隨兩人一起https://m.hetubook.com•com鑽進了領事館的汽車絕塵而去。
像往常一樣,輪船剛剛靠岸,碼頭上就響起一片嘈雜之聲,岸上的人群中有兩個智利駐越南使館的工作人員,其中一個高舉著一塊牌子,上邊用西班牙語寫著「歡迎聖地亞哥來的克里斯蒂安同志」。
一有機會,克里斯蒂安就要去觀察金蘭灣紅海軍艦隊平常進進出出的情況,然後立刻記錄下港口內艦船的類型、數量和活動規律,當然記錄時用的是只有他才能看懂的符號。時間長了,他漸漸掌握了紅海軍艦隊日常的活動規律,這些情報都是他通過第一手觀察得來的,完全可靠。每隔一段時間,克里斯蒂安就把情報匯總到錫蘭島,為穆克總督和德國海軍部門最終制訂「颱風行動」的具體方案提供了大量重要的資料。
金蘭灣是一處極為優良的天然深水港,所以近年來逐漸成為了東共聯南洋戰區海軍艦隊的主要母港,另外德國軍事諜報局安排克里斯蒂安到金蘭灣去,而不是去琉球、長崎、上海或青島,也是為了避免引起什麼不必要的麻煩。
但他確實辦法很多,克里斯蒂安最終是通過向越南的漁業部門及直接向漁民打聽,收集到了許和_圖_書多有關南海近年氣象變化的一手資料。
當然,相對的中國也一樣在荷屬東印度群島、錫蘭島、澳大拉西亞布局了大量諜報人員,雙方禮尚往來,互相都掌握大量至關重要的軍事戰略機密。
對颱風行動來說,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氣候因素,但是誰都知道氣象條件對於海軍作戰具有重大影響,氣象問題導致作戰失敗的案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所以當時,不論是中國還是越南,為了保守軍事秘密,都不公開在報紙上刊載當天的天氣預報和氣象圖。
克里斯蒂安乍看之下就是一位出身簡單的智利外交官,沒人能聯想到他的德國背景——畢竟克里斯蒂安的德國血脈要追溯到他的外祖母身上。
過去需要靠記憶力強行記住、仔細琢磨的沙盤模型,現在已經鮮活地展現在克里斯蒂安的面前。
其實除了克里斯蒂安以外,德國還有大量的情報人員布局在東南亞地區,中國確實很不好滲透,但越南就相對容易一些,婆羅洲、菲律賓和馬來亞又更容易一些。
就在不遠處,也有兩個人機警地關注著這一切。其中一個貌似領導的人對另一個人說:「記住,這是智利使館新來的外交官,叫克里斯蒂安·卡納里斯和-圖-書,歲,要儘快查清這個人的所有底細。」說話的兩個人是中國政治保衛局和東共聯國情委的幹部,他們對所有國家使館新來的工作人員,都需要先進行一番詳細的背景調查,以防萬一。
早在穆克召開科倫坡會議和巴達維亞會議之前的大半年前,一艘屬於智利國籍的客輪就緩緩靠上了越南金蘭灣的港口,這艘排水量一萬五千噸的「馬普切印第安人」號輪船是來往于東共聯和智利之間的定期班輪。
「颱風行動」的發起時間為八月五日至八月二十日的十五天時間之內,具體在哪一天發起奇襲,將由到時候的天氣來決定,反正根據德國掌握到的南海氣象資料來看,八月中旬帛琉島、關島和拉包爾群島之間的三角海域內,一定會出現暴風雨氣象。
就連過去的氣象統計資料,也不容易找到,克里斯蒂安曾去過河內大學和廣東氣象站等地方查閱資料,可也只能找到幾年前的中國南海地區氣象資料。
克里斯蒂安在成為紅色智利的職業外交官以前,多年來負責文書工作,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從堆積如山的資料中篩選有價值的情報,長期從事這項煩瑣的工作使他練就了一手硬功夫,那就是幾乎過目不忘的記憶能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