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七十七章 鈾計劃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七十七章 鈾計劃

這兩年來,以施萊歇爾為首的柏林官員們一直在反思德國統治策略的失策之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只憑9個師和一支世界第一的海軍就管治了40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英國人的統治策略採用的都是一個最低成本維繫最大影響力的解決方案。
應該說德國在帝國主義方面確實嚴重欠缺經驗,至少不像過去的大英帝國那樣得心應手。德國採用的是一種高壓的以武力解決一切問題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勢力體系,這種做法成本極高而收益卻非常低效。
「自軍備重整計劃啟動以來,陸軍的各種進攻型武器都得到了大量增產,其中坦克、自行火炮和強擊火炮凈增長都超過百分之六十,75毫米及75毫米以上口徑大炮產量凈增長百分之一百,迫擊炮凈增產百分之一百三十,飛機總產量凈增產百分一百二十八,坦克和自行火炮產量凈增產百分之二百二十……」
本來,德國已經控制大部分戰略資源的產區,瑞典的鐵礦石、巴爾幹的錳與鋁土礦、葡萄牙的鎢、土耳其和高加索的鉻、中東的石油、非洲的橡膠……
他和陸軍一起在軍備工業部門大規模推行所謂「合m.hetubook.com.com理化生產」,這是施萊歇爾內閣提高軍火產量、減少原材料消耗量的一大秘訣,其主要內容就是在軍備生產過程中實行專業化、類型化、標準化以及專業分工協作,其中專業化生產是最主要的途徑。
這些舉措講給德國在即將到來的歐洲戰爭里增添許多籌碼,最後,施萊歇爾又向施佩伯爵透露了另一條好消息:「我們還有一項秘密計劃,愛因斯坦博士和海森堡博士領銜的鈾工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們在核裂變方面已經處在了領先全世界的有利地位……」
德國在間戰期的和平年代里解決了「資源絞索」的問題,可當世界局勢不穩以後,這條「資源絞索」很快又回到了德國的脖子上,西班牙的內戰影響了鎢礦的輸送,巴爾幹的戰爭讓錳與鋁土礦也成為問題,現在眼看著中東的石油供給也出了問題,資源也會成為制約德國戰爭潛力的一大因素。
所謂專業化生產,就是把同類產品或同類工藝,同類零部件,同類技術後方工作和服務性技術工作集中起來,變小規模生產為大規模、大批量生產,變全能廠為專業化廠。
施萊歇和_圖_書爾向施佩伯爵介紹說:「指導委員會和企業聯合組織的領導必須確保……一個工廠儘可能只生產一個項目,但應大量生產……我們既保證給各個工廠任務,同時又注意使某一工廠的任務儘可能地專一……」
德意志帝國並不像納粹德國那樣推行極端的反猶主義,所以愛因斯坦還在擔任德國政府名下的許多公職,和海森堡一樣,都是帝國最負盛名的科學家之一。
德國不但無法調動這些資源,為了守衛這些資源,德國還需要反過來向非洲、向亞洲的殖民地投入大量資源。
雖然德國在間戰期控制了三分之二個歐洲和四分之三個非洲,直接控制的資源理論上應該是遠遠超過第三國際,可實際上德國卻無法有法效使用佔領區的資源為自己服務。
實際情況當然並不像施萊歇爾向威廉二世和施佩伯爵渲染得那樣可怕,自從柏林政府啟動軍備重整計劃以後,形勢其實已經大為好轉,德國在兩年前建立了經濟總署,負責對戰時經濟的管制,不久前施萊歇爾又和勃洛姆堡元帥達成協定,設置了軍備及軍事工業部和有關原料、軍事供應、生產、主要軍用品技術、建築工程和動力工程和-圖-書等6個專業管理局,負責戰時經濟組織工作。
在施萊歇爾的主持下,德國的軍工體系正在火力全開,德意志帝國可以動員從凡爾登直到莫斯科的大部分資源,戰爭潛力不是另一個時空的納粹德國能夠相提並論的。
基於這個統治體系,英國可以調動全球範圍的資源,同時避免了在全球範圍投入其作戰力量。
為此,施萊歇爾在每個指導委員會內都建立了合理化委員會,以便在下屬企業內反覆尋找簡化武器裝備的設計、減少武器生產程序以及降低金屬材料消耗的途徑。在軍備企業管理方面也實施了一些新方法,如在給企業下達生產任務時,記載該企業的生產方法,原材料的消耗數量,控制勞動力的需求量等等,給設備最先進、實力最雄厚的壟斷企業最優惠的合同任務。
當第三國際的成員國動員幾百萬婦女走進工廠的時候,德國還秉持傳統文化,要求日耳曼女人必須在家主持家務,而那些殖民事務部門從海外千辛萬苦引進德國的幾十萬女工,則是才一下火車,就被容克貴族們瓜分一空回家做女傭了。
資源的問題也是如此。
改組期間,這些超級托拉斯都有迅猛的發展,www.hetubook•com•com全部軍備生產和戰時生產都是由21個高級指導委員會和12個企業聯合組織領導的。通過工業自行負責制使技術控制貫徹到工業生產的最細小部分。它們的主要任務除了給企業分配生產合同任務外,還負責型號的限制、企業的專業化生產、有權命令企業之間在節省原料、設計和組裝等方面進行毫無保留的工藝交流等等。
而德國不一樣。
作為回報,陸軍得以派員在軍火彈藥部下建立了軍備委員會,其職責是對全部經濟部門實行監督和管制,並成為德國重要的調節軍事經濟的機構。
現在,施萊歇爾又授予了一批企業托拉斯組織負責人極大的權力,他把德國經濟的許多壟斷巨頭也拉到了戰爭經濟和軍工管理部門,例如:彈藥生產指導委員會主席是克虜伯的總經理,裝甲車輛和牽引機生產指導委員會主席是聯合鋼廠的羅蘭特,帝國工業組負責人兼曼勒斯曼工廠經理的粲根則親自出任普通軍用設備生產指導委員會主席。
施萊歇爾還認為一旦爆發世界大戰,德國受資源緊缺的影響,軍工生產能力可能會有所下降,因此更要抓住現在資源還比較充分的時期,盡量多生產一些武器裝hetubook.com.com備。
軍備委員會中,有五名將軍代表陸海空三軍,而赫赫有名的壟斷巨頭及其代理人佔有另外八個代表席次,施萊歇爾的改組使得德國的軍工動員體系與大壟斷資產階級達到了空前程度的融合,成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極致,從而使其侵略性、軍事性和反動性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施萊歇爾說道:「通過軍備重整計劃,德國軍火生產增長了兩倍多,並且還會繼續按這個速度增長下去,估計到明年秋天,能夠增長四倍,到時候我們可以重新武裝130個師。」
德國還是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科學中心,奧托·哈恩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兩名德國科學家最先發現了鈾核裂變,進而掌握了使得原子核分裂的原理方法。
德國就要完蛋了?
戰爭還沒開始,乍看之下,德國作為一戰的勝利者,卻好像四面楚歌,形勢十分糟糕。
德國本土有九千多萬人口,這在歐洲已經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何況德國還從東歐和非洲獲得了上百萬奴工,但德國的重工業熟練工人數量比起二十年前卻沒有太大增長,大量產業工人被浪費在了對總體戰沒有意義的地方,特別是對女性勞動力的浪費,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