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三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三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我們的雷達和偵察機都比德國優秀,艦隊決戰的主動權一定在共和海軍的手裡,我們將先發制人,把條頓人的『歌利亞』艦隊送進那埋葬過無敵艦隊和拿破崙海軍的大海。」
在這之後,長電報又提到了中國紅軍已在俄羅斯戰場和美國戰場中取得的豐富作戰經驗,由於這部分內容並非一封電報內容所能完全概括的,所以更多軍事戰術方面的細節問題,林淮唐提到之後東共聯方面將派參聯的專門人員繼續與巴黎溝通、聯絡。
莫斯利略感安慰:「林淮唐書記長給巴黎發了一份長電報,中國已經了解到了歐洲全面戰爭可能在這幾天完全爆發的情況,林淮唐書記長保證說中國空軍有能力在半年至一年以後,向巴庫油田進行數百架飛機規模的大轟炸,那將把德國人的石油來源炸得稀巴爛,我們只要能堅持到那時候就將不戰而勝。」
林淮唐在長電報中,首先是向第三國際的歐洲同志們介紹了一下東共聯各成員國已經取得的重大經濟和軍事成就,他不厭其煩,詳細列舉了東共聯在各項工業品上的產量——包括化纖,手錶,合成洗滌劑,電視,錄音機,照相機,電風扇,日用精鋁製品,合成橡膠,乙烯,電影膠片,和*圖*書拖拉機,汽車,化學纖維,紗布,紙板,成品糖,保溫瓶,電燈,化學農藥,純苯,塑料,橡膠,合成橡膠,輪胎外胎,膠鞋,藥品,內燃機,鐵路機車、客車和貨車……
特拉法爾加廣場上,納爾遜的雕像旁邊環繞白鴿,四頭昂首屹立的石獅子仰視著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海軍名將,莫斯利結束會議以後,和共和民兵司令托馬斯一起乘車路過此地,他望著納爾遜的塑像莫名就感到備受鼓舞。
在某種角度上來說,出身舊帝國時代貴族階層的莫斯利,在軍事戰略思維上跟丘吉爾比較類似,兩人都很著迷於各式各樣的所謂「間接戰略」,不喜歡靠軍隊進行決戰分出勝負,而更喜歡攻擊敵國的某個軟肋來結束戰爭。
莫斯利所說的這份長電報,就是在巴黎會議期間林淮唐代表中國及東共聯聯盟中央,向第三國際歐洲部分發去的一封電報,電報內容極長,林淮唐不惜筆墨,用了將近一萬字的篇幅向英法同志詳細解釋了他和東共聯同志們對歐洲戰爭的看法及建議。
林淮唐的長電報,花費如此之多的篇幅,重點當然還是在於向歐洲同志解釋他的「先美后歐」戰略,至少在1939年和圖書,除了空軍以外,中國紅軍很可能無法對歐洲戰場進行任何支援,中國的主要力量還是必須使用在俄羅斯和美國兩個地方。
「呃……我想如果是奧斯陸的話嗎,遠征軍也許連一兩個月都堅持不到。」托馬斯苦笑一聲,但旋即又堅定道,「但在以納爾維克為中心的挪威北部,我相信遠征軍能夠堅持到冬天,也能夠堅持到明年,只要守住挪威北部,我們就依然能夠利用海轟的穿梭轟炸把公海艦隊封鎖在北海之內,然後剩下來的事情就要看歐洲大陸的戰場了。」
林淮唐極力要求中國在歐洲的盟友們,首先能夠明確理解東共聯目前到底擁有多少軍事、工業實力,以及擁有多少軍事、工業的動員潛實力,他認為不明晰這一點,英法同志就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他自己在長電報中除了強調了航空兵在海洋、陸地上的巨大威力,以及坦克部隊集中突擊的重要性以外,更多是告訴巴黎同志們,這場戰爭的形式將與上一場戰爭大為不同,先手攻擊的人將擁有巨大優勢。
當然還有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發電量、鋼鐵、水泥……這些更加寬泛的工業產量數據。
北極圈海戰以後的第二天,莫斯利已經確保英聯https://m.hetubook.com.com盟政府高層幾乎人手拿著一份林淮唐的長電報,他希望大家都清楚英法在1939年需要孤軍奮戰了,戰爭剛開始的七個月將關係英法的生死存亡。
林淮唐認為最糟糕的情況在於德國佔領法國的大西洋海岸線,只要德國能和美國東部的白軍政權建立鞏固聯繫,白色陣營就會變得頑強至極,共產國際說不定得需要再花個五六年時間、犧牲上千萬人,才能贏得這場戰爭。
這樣,英國就不需要付出太大代價便能取得勝利。
莫斯利咬咬牙:「請您直接說吧,您認為遠征軍能在挪威戰鬥到什麼時候?能不能堅持十五個月左右?」
托馬斯沉下臉低聲說:「五月份的納爾維克還算好,可是奧斯陸的氣候遠遠談不上冷,德軍如從南方進攻,我們很難受得住。」
斯諾登主席滿臉愁容,他揚了揚手中的電報紙,那份表情好像在說「我帶來了一代人的戰爭」云云:「公安委員會已經進行了最後的票決,多數人贊成5月13日即向德國正式宣戰。」
「托馬斯同志,您認為遠征軍能在挪威堅持多長時間?」
「林淮唐書記長還在長電報中提到了許多事項,我會命令白廳將長電報複印多份,所有人民委員和高級https://www.hetubook.com.com將領都應該好好讀一讀,林淮唐書記長的長電報就是我們贏得世界大戰的說明書。」
「上一場世界大戰是一場靜坐的戰爭,但這次大戰一定是運動的戰爭……由於地理限制,中國陸軍無法參与歐洲的戰爭,但我們的艦隊將開向印度洋,空軍可以對中東和東歐地區進行轟炸……大戰略上而言,切斷德國的大西洋航線是勝利的根本……」
但如果共產國際控制了大西洋,重點在於第三國際切斷了美東與中歐的直接聯繫,那麼美國白軍和帝國公約都會受到巨大削弱,第三國際就有機會用短得多的時間和小得多的代價贏得戰爭。
托馬斯調侃:「西班牙人和法國人現在可都是我們最好的盟友。」
接著,林淮唐又在長電報里詳細說明了中國軍隊已經在俄羅斯、美國兩大戰場使用的兵力,為防止誤解,他還把中國將在1939年年度之內,準備用於俄羅斯和美國戰場的兵力、兵器,也向巴黎同志們做了非常詳盡的介紹。
所以英聯盟只以一島之力,就維持了一支規模上達到德國海軍一半、技術和理念上還要更加先進的海軍艦隊,同時在諸如電子工業、合成油工業、核工業等新興的工業與科學領域成果斐然,不少科研門類上還能獨https://m.hetubook.com.com步全球,在尖端領域給予中國極大的幫助。
不過托馬斯還是提醒他說:「即便巴庫油田被炸毀,德國人還能從羅馬尼亞、中東、俄羅斯等許多地方獲得石油供給,也許數量將捉襟見肘,但僅靠轟炸巴庫是不大可能直接瓦解德國戰爭能力。」
莫斯利在公開場合向來以樂觀派、激進派的面貌視人,但他其實心底也很清楚,德國陸軍號稱天下天無敵,遠征軍在挪威如果與德軍進行大規模的陸戰,很可能勝算不大。
革命以後的英聯盟,喪失了遍布世界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可是新生的革命政權有力量、有意願、也有人民的支持,能夠對帝國時代的社會結構進行一次天翻地覆的改變,正是英國社會在這一改變中釋放出來的火力與能量,促使英聯盟在這短暫的十五年間戰期里取得了重大的建設成就。
「戰爭即地獄——但,戰爭終究開始了。」
丘吉爾當年的加利波利登陸是如此,莫斯利現在設想的巴庫油田大轟炸也是如此。
桀驁不馴的莫斯利現在也有一些戰慄,直到5月12日的傍晚,也就是北極圈海戰結束以後的第二天,當時莫斯利已經準備乘坐飛機飛往巴黎開會,但來自法國的電報先一步抵達白廳,斯諾登主席看過電文內容以後便留下了莫斯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