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四十三章 梅斯之戰
從城東到城西,法軍步兵的各個突擊小隊不斷穿梭于籠罩在白磷濃煙中的庭院門廊和大街小巷之間,有條不紊地攻克每一條街道和德軍據守的鑄造廠和軋鋼廠,坦克或坦克殲擊車射出的猛烈炮火洞穿了德軍野戰工事的牆體,固守其中的德軍不得不向地下室轉移,但依然無法逃脫被手榴彈炸死的厄運。
隆美爾提前部署的炮兵火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成功擊退了划著衝鋒舟渡過摩澤爾河的小股法軍輕步兵,又壓制住了河對岸的法軍工兵部隊。
戰場四周布滿黑乎乎的礦渣和通風井,德軍據險死守,第八集團軍司令部加強給隆美爾的反坦克火力產生奇效,他的部隊接連擊毀了十幾輛法軍坦克,戰場上金屬殘骸冒著細細黑煙,法國人坦克的炮塔歪著脖子倒在地上。
問題出在南線德軍兵力本來就薄弱,軍備也比較落後,硬實力上便遠遜法軍,想靠幾個優秀指揮官就翻盤純屬於痴人說夢了。
隆美爾內心也難以置信,因為齊格菲防線南段森林、山地眾多,怎麼看都不適合裝甲部隊展開作戰,可他再仔細一想,既然德國人都深信這點,那麼法軍正可以反過來利用德軍的這種不設和*圖*書防心理重點奇襲南線了。
結果法軍只能釋放大量煙霧,來避免德軍炮火的壓制,可是大量煙霧又影響了法軍工兵搭建橋樑的速度,最終法軍工兵只能選擇在夜晚搭建浮橋,使快速挺進的法軍裝甲部隊完全被隆美爾遲滯在了摩澤爾河的西岸達二十四小時之久。
法軍的嚴正警告通過200枚塞滿勸降傳單的炮彈射向德軍陣地,法軍的轟炸機編隊則對盧森堡、薩爾和斯特拉斯堡的築壘區域進行了猛烈的轟炸。
可是隨後趕來的更多法軍摩托化步兵部隊,則開始以爆破筒、火焰噴射器和炸藥包等武器,將德軍據守的火力據點一一化為一片焦土,隆美爾在礦場設立的據點也于當天傍晚之前全部陷落。
德軍負責防守上阿爾薩斯的第八集團軍現在完全陷入混亂之中,集團軍司令屈希勒爾將軍一直驅車跑到斯圖加特才找到了B集團軍群的總司令博克上將,而且據屈希勒爾將軍後來了解到的情況:當戰爭爆發之時,B集團軍群竟然有許多高級軍官還在巴登巴登泡溫泉。
「但是戰爭不是石頭剪刀布那麼簡單的遊戲。」
隆美爾不得不親自上陣,他帶著師部可和-圖-書用的所有作戰人員,還有手中作為預備隊使用的一個反坦克炮營加入戰鬥,這一零星部隊的反擊將法軍第二裝甲師阻隔在了梅斯最脆弱的東面道路以北兩公里的礦場附近。
事實證明,即便火焰噴射器對石質目標的破壞效力十分有限,但仍然不失為一種威懾力十足的武器,有一些法軍久攻不下的防空洞據點,就是在法軍聲勢浩大的火焰噴射威脅下主動投降。
絕非如此,在阿爾薩斯洛林眾多的德國守軍指揮官里,隆美爾已經是表現最出色的一個人了,他以一個輕裝步兵師成功阻擊了法軍兩個裝甲師好幾天時間,為其他防線友軍的重新部署爭取了大量時間。
殘酷的戰鬥還要繼續,法軍對梅斯的總攻擊旋即展開,一百多架法公社和英聯盟的轟炸機首先向被紅色炮火煙霧標記的目標物投下了大量航空炸彈,接著數以千計的重炮炮彈接踵而至,而後又是一輪驚人的空襲和炮火,然後法軍的步兵才開始用手榴彈和炸藥包抵近強攻,上千枚手榴彈攻破河堤。
隆美爾在他的掩蔽所里透過野戰望遠鏡觀察戰場:法軍的火炮和空軍轟炸機又在狂轟濫炸,在大團的灰褐色濃煙之和_圖_書中,到處都是吞吐烈焰的火舌,法國人難道把北線的主力都調集到南線戰場了嗎?這怎麼可能!
「沒有任何折中選擇。」
無論法軍坦克在拿下梅斯以後,是向南、向北,還是直接朝東方的萊茵河挺進,B集團軍群都會被分割為南北兩個兵團,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也將處在法軍的直接進攻威脅之下。
此外,從梅斯南面強渡過摩澤爾河的法軍另一個坦克團,也悄然攻向了隆美爾重點布置的東岸高地據點,黎明時分,東高地上八個據點的德國守軍在法軍坦克的強攻下悉數投降,法國人隨後截獲了一支對山上變故毫不知情的炊事小隊,並將他們為守軍運送的早餐一掃而空。
法軍已在齊格菲防線南段實現了全面突破,隆美爾的梅斯阻擊戰失利以後,估計最遲四五天時間以內梅斯便可能失守,到時候法軍的裝甲部隊主力向北可以直接在一兩天時間內攻至德國最重要的煤鋼重工業基地盧森堡——薩爾盆地,向南則可以在兩三天時間內攻至法國人心之念念的斯特拉斯堡。
這些情況實在令屈希勒爾懊惱不已。
一夜的搶築浮橋結束以後,法軍裝甲部隊重新開始了強渡摩澤爾河的
和-圖-書
大胆行動,德軍炮兵也還以顏色,使河道上以及河流兩岸炮聲四起、水花震天,但由於德軍的防空火力較弱,空軍支援更遠遠不如法國,所以哪怕隆美爾的兵力部署十分合理,也還是不能阻擋法軍的部分坦克營成功渡河。但是就在城內法軍奪城攻勢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在摩澤爾河東岸的梅斯包圍網外側陣地,法軍的第一裝甲師和第九摩托化步兵師又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法軍似乎對即將到手的勝利信心十足,根據隆美爾的彙報,據說法軍第六摩托化步兵師已經向梅斯守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對方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投降,否則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
為了確保德軍不會錯過最後的投降機會,就在屈希勒爾將軍趕到斯圖加特向博克上將做彙報的那天,法軍的兩名士兵手舉白旗和寫有勸降命令的文件進入梅斯,隨後守城的德軍士兵將被蒙住雙眼的法軍信使帶到地堡內。他們在這裏才被允許摘下面罩,將最後通牒書遞交給一名佩戴著鐵十字勳章的德軍軍官,並得到一份由對方簽署蓋章的接收函。
隆美爾獲悉這一情況以後,只能選擇立刻從礦場小鎮附近撤退,不然他也要陷入
和_圖_書被重重包圍的險境之中,但這做法的結果就是使梅斯陷入絕境,法國人將可以更加從容渡過摩澤爾河,並從東面繞過來再攻擊梅斯的腹背之地,輕易佔領這座要塞城市。
好在博克上將還算一位頭腦清醒的統帥,他和屈希勒爾見過面以後,很快就弄明白了德軍B集團軍群目前所處的極端險惡的處境——
在交換了香煙並互致敬禮后,幾名正舉著酒瓶呷飲的德軍哨兵將法軍信使又送回城外,德國人對法軍發出的最後通牒給出一個顯而易見的回應:「不行!」
戰場規模越來越大,第二裝甲師從梅斯北面渡過摩澤爾河以後,很快就在東岸的德軍防線防上強行撕開了一道大口子,德軍步兵很難抵擋住法國坦克的猛烈攻擊,只有隆美爾重點加強了反坦克火力的地段才能堪堪擋住法國坦克,可這些地段數量太少,無法整體上遏制住法軍裝甲部隊過河以後的如潮攻勢。
市區內的法裔工人武裝也再次行動起來,他們用非常簡易的武器襲擊了市政廳,雖然沒能直接佔領德國人控制的市政廳,卻造成了德軍指揮系統的一時癱瘓,法軍得以把握時機快速攻入市中心,很快就佔領了大半個城區。
但這是隆美爾的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