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四十四章 神話崩潰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四十四章 神話崩潰

頃刻間,四周到處都是熊熊燃燒的樹木和殘缺不全的屍塊,呻|吟與哀鳴之聲響徹整片林地,法國人的進攻如潮水一般接連襲來,交戰雙方甚至開始刺刀肉搏,伴隨著法國坦克前行的法軍步兵佔盡優勢,當一名德軍前線軍官向隆美爾報告不斷增加的傷亡人數時,隆美爾不得不倒吸一口涼氣說:「如果總參謀部認為第十七輕步兵師可以在此時此地結束建制,那麼我想這就是我們的葬身之地了。」
更糟糕的境遇接踵而至,要知道齊格菲防線南段本來地形就以山地、丘陵、森林為主,之所以德軍一開始被法軍那麼容易連連突破、擊潰,主要是因為缺乏準備和有效、合理的戰術,現在隆美爾勉強組織起一支可戰之師,又充分利用起了地形優勢,這就給法軍攻擊部隊製造了大量的額外困難。
好在B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客上將和隆美爾的直接上級第八集團軍司令屈希勒爾將軍,都不是那種最常見的、大腹便便的無能容克,兩人都對隆美爾的報告高度重視,像博克上將專程趕到斯特拉斯堡就是為了和隆美爾親自會面探討德軍的下一步戰略行動。
當時在德軍內部還沒和_圖_書有明確的「彈性防禦」一說,不過很快,隨著隆美爾——除了他以外,在齊格菲防線的南段戰場,另外還湧現出了一些才幹過人的防禦戰專家,比如說在南錫奮戰的德軍第十六軍軍長沃爾特·莫德爾。
此時在梅斯通往斯特拉斯堡的公路上,到處都是遭到法軍空襲而停擺的德軍車隊,還有大量重型火炮被轟炸以後暫時無法使用,也被德軍步兵推到了公路兩旁的樹林裏面掩蔽起來。
隆美爾帶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給他的家人寫信,在信件的內容中也透露著濃濃的不安感,戰役的關鍵時刻,他思來想去以後,還是將前線的指揮任務暫時交給自己的參謀長,隆美爾本人則驅車趕往斯特拉斯堡試圖面見B集團軍群的總司令博克上將,勸說他將阿爾薩斯洛林一帶的德軍全部撤往孚日山脈的東麓。
在經歷了多輪慘烈的攻防戰以後,德軍步兵傷亡已經十分嚴重,而且尤為關鍵的是,隆美爾手裡數量本就不多的反坦克炮、戰防炮也損失不少,而且因為德軍在南線戰場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和空中支援,除了在夜晚能夠發動較大規模的反攻以和圖書外,只要一到白天,戰場的主動權就又會回到法軍手裡。
當法國人的攻勢被隆美爾部署在山脊另一側的迫擊炮火力稍稍遏制以後,德軍步兵又開始用手榴彈、衝鋒槍和刺刀發起猛烈的反攻,他們對佔領了德軍一半前沿陣地的法軍坦克和跟進步兵大開殺戒,在月光和強光探照燈的照耀下,這場步兵的近戰廝殺激烈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在隆美爾設立在碉堡內的前敵指揮所里,桌面上鋪滿了攤開的作戰地圖和各種文件,中間夾雜著蠟燭和一盞煤油燈,還有兩部包裹著皮質外殼的野戰電話,以及一台小型無線電收音機。
斯特拉斯堡在歷史上就是多個民族活動範圍的重合地帶,從最初的凱爾特,再到高盧、日耳曼以及後來的法蘭克、查理曼,這些民族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跡,它是羅馬帝國的軍事要塞,是基督教教會的一個總主教駐地,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自由市,也是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活動中心,還是《馬賽曲》的發源地……
隆美爾帶著他的部隊快速後撤,逃出了法國坦克的包圍圈以後,終於獲得了來自第八集團軍的支援,他被臨時提升和圖書為了一個步兵軍的軍長,得以同時指揮起兩個步兵師以及臨時拼湊起來的若干個營級部隊,這些兵力使隆美爾在梅斯外圍重建了炮兵陣地。
廣播電台也在循環播放著「阿爾薩斯守軍時刻準備決一死戰」的聲音,隆美爾暗自搖搖頭,局勢敗壞如此,就沒有人想過真正可靠的作戰方案嗎?如此僵化的參謀,真難符普魯士的歷史傳統!
隆美爾缺乏坦克等有效的還擊力量,但德國人並不缺大炮,第八集團軍和B集團軍群總部總算放開口子,開始不斷給隆美爾加強炮兵力量,現在他當面的法軍所在山丘幾乎每隔3分鐘便被炮火擊中一次,只是一旦天氣放晴,法軍和英軍的空軍編隊就會如約而至,戰機機翼前端的機槍會在俯衝時吐出一連串火舌,轟炸機的炸彈則迫使德軍只能不斷轉移炮兵陣地。
在這種情勢之下,隆美爾自知摩澤爾河一線乃至於是整個上阿爾薩斯地區德軍都已經絕無可能繼續守住了。
隆美爾透過車窗已能看到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的堅定,在第三共和國統治時期,教堂尖頂上還保留著法國大革命時期斯特拉斯堡市民加在堅定上的弗里吉亞無邊便https://m•hetubook•com•com帽,不過在普法戰爭德國佔領斯特拉斯堡以後,就將拆毀了教堂堅定的弗里吉亞帽。
兇猛的德軍炮火將山脊上的土石炸得四濺紛飛,山谷被夷為平地,法軍的任何行動都被敵軍前哨一覽無餘,即使突出在外的無線電天線也無一例外地被呼嘯而過的彈片攔腰削斷,部隊因此不得不晝伏于已佔領的德軍碉堡中靜候暮色的降臨。
隆美爾剛下汽車,就在集團軍總部大廈外聽到了一陣嘈雜的喧嘩聲,一批參謀軍官還在那裡高聲叫囔說:「德意志軍人必須戰死疆場、馬革裹屍,縱然只剩下最後一名戰士、最後一枚炮彈、最後一顆子彈,我們也不能向後撤退半步!」
汽車很快就開到了第八集團軍的總部所在處,B集團軍群的總司令博克上將現在也專程趕到這裏,就近了解前線發生的一切戰況。
入夜以後,法軍的空襲才暫停下來,但地面部隊卻發起了一輪新的進攻,嘶嘶作響的照明吊燈投射出的光亮將裝甲車的剪影映襯得突兀而可怖,當德軍的密集炮火重新發動反攻之勢時,已有兩輛法軍坦克開到德軍一個步兵連陣地十足二十米的位置。
無獨有偶,莫德爾和隆美爾和_圖_書一樣,都並非是普魯士傳統的容克軍事貴族出身,並非世家之後,或許也正因為這一點,所以他們才沒有在間戰期中淪為顢頇的平庸無能之輩,而是繼續悉心鑽研和吸收著世界最前沿軍事科學的成果,尤其是對中國軍隊在間戰期幾次中等規模戰役的表現下了很大功夫研究。
交通堵塞的狀況也很嚴重,前線交戰地區的德裔居民都在往德國本土逃亡,這就形成了一道規模浩大的難民潮,而B集團軍群在後方的預備隊兵力此刻還在不知死活地朝前線增援,殊不知自己只是在闖入法軍已經幾乎完成的鉗形攻勢當中……
「我們的飛機在哪裡!」
隆美爾利用他得到的反坦克火力增援,巧妙布置了一些精緻的火力點,他在山脊的反斜面重新設置迫擊炮陣地,又命令步兵們一旦遭遇法軍坦克的衝擊,就可以立刻後撤至第二道甚至是第三道防線待命,這些做法都極大降低了德軍的傷亡程度,也使隆美爾的這道防線韌性大大增強。
當法國人淺色的機群逐漸散去時,德軍陣地上就留下了更多血肉模糊的屍體,這是隆美爾靠他的指揮才幹也沒法扭轉的困局。
「普魯士的軍事神話已瀕臨崩潰的邊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