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四十五章 德軍大撤退
盧森堡——薩爾地區是德國最重要的煤鋼重工業基地之一,尤其是薩爾盆地,煤炭和鐵礦資源都非常豐富,重工業高度發達,可以說是德意志戰車的發動機也不為過。
並且一旦形成這種態勢,北線德軍也將腹背受敵,法軍的這道鐮刀攻勢將實現施里芬計劃未盡的理想,將位於比利時和盧森堡境內的德軍上百萬軍隊完全合圍。
到時候德軍甚至可能沒有機會在普法爾茨重現防禦陣地,法軍裝甲部隊只要攻破薩爾防線,就能直接沖入魯爾區,橫行威斯巴登、科布倫茨、羅斯巴赫、科隆、杜塞爾多夫和埃森等德國的工業大城市。
隆美爾就這樣懷著極其糟糕的心情離開了斯特拉斯堡,他在趕赴步兵軍指揮部的半路上,又收到了梅斯已經被法軍攻佔的消息,因此心情更加惡化。
隆美爾低下頭,沒有進行無意義的反駁,他人微言輕,又不是傳統的普魯士容克貴族出身,在完全被容克們把持的總參謀部根本就沒有任何話語權,能說服博客上將把德軍半數軍隊撤離即將被合圍的險地,已是他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法軍的第一傘兵旅在摩澤爾河東岸空降以後,和_圖_書成功在瓦里茲附近的樹林里建立起來了戰術指揮部。瓦里茲控制著梅斯通向盧森堡和薩爾一帶的重要公路,遠處已經傳來了機群接近的嗡嗡聲,當德軍的散兵游勇抬起頭來注視著法軍雙發運輸機長長的隊列時,滑翔機空降場的喧囂與活動也暫停了下來。
他點起一支香煙,狠狠吸了一大口以後,彈了兩下煙灰后說:「第八集團軍現在可以放棄梅斯實施大踏步的後撤了,總參謀部現在正把北線的主力軍向南方調動,空軍會先行抵達,一兩天以後我們就能設法奪回南線的制空權,即便有一定困難,但肯定可以對後撤軍隊實施保護,避免你們在後撤途中被法軍轟炸機重創。」
許多已經超負荷的傘兵跳傘時還帶著大背包,從理論上講,這些大背包應該在人觸地之前先用繩子放下來,但其中有的大背包裝的是非常珍貴的無線電台,所以法軍傘兵還是冒險超負荷跳傘著落,以免無線電台在降落時損壞。
隆美爾與兩位南線德軍的高級統帥都是舊交老友,所以大家在第八集團軍總部大廈會面以後,也便不再浪費時間做無用的寒暄。
少www.hetubook.com.com數德國人只能垂頭喪氣,幾名德籍官員在恐慌之中,很快就向這區區十幾名法軍傘兵投降,市長將象徵城市權利的市政廳鑰匙也交給法軍傘兵,他們直到一天半以後才知道法軍的大部隊那時候其實還沒殺到瓦里茲。
照隆美爾美的意思,德軍現在要避免被閃電般攻來的法軍合圍,就必須放棄上阿爾薩斯地區和薩爾盆地……阿爾薩斯還好說,這裏本來就是德國強行佔領的法國國土,當地民心不附,在此作戰對德軍來說等於要承擔許多無謂的負擔,大部分德國人也比較容易接受暫時撤出上阿爾薩斯地區。
理論上來說,最好的撤退方案應當是做再殲滅敵人的準備,部隊相互交替掩護撤退,而且大部隊在撤退前理應進行一次全線反攻來壓住敵人猛攻追擊的勢頭,還必須組織梯次兵力在第二線的既定陣地上殺傷追擊之敵,並注意與友鄰部隊保持聯繫,防止敵迂迴切斷我撤退道路。
可是現在B集團軍群手裡嚴重缺乏成規模的裝甲部隊,博客上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堂堂一個集團軍群竟然連一個裝甲軍都拿不出來,如何實施敵和圖書前撤退必須的短促反擊?
德軍高層基本上算是同意了隆美爾方案的一半,只有在薩爾問題上存在分歧。
博客上將身材頎長、下頜尖削,梳著背頭的前額上發尖突出,衣著筆挺、整潔,腳蹬閃閃發亮的黑色軍靴,一派普魯士容克精英的經典造型。
隆美爾說話速度很快,聲音也是擲地有力:「摩澤爾河、梅斯運河的許多橋樑,還有齊格菲防線上的一些重要要塞,現在都已經被法軍的空降兵奪取,這使我軍的整段防線已支離破碎,兩個集團軍之間由於空襲和難民潮造成的交通堵塞,再加上我軍缺乏足夠數量的裝甲車輛,現在已經難以進行協調反攻,只有放棄全部前沿陣地,後撤至孚日山脈東麓及盧森堡薩爾盆地以東,才能設法重新穩定住我軍的戰線。」
正如克勞塞維茨所言:「撤退是最困難的軍事行動。」
在此種情形之下,德軍即使有預謀實施大後撤,也難免傷亡慘重。
其他裝滿補給品的空投傘包在士兵跳傘之前就從飛機上被推了下來,載著各種各樣的物資向地面飄落,其中還包括小型摺疊式自行車。
很快大撤退就要開始了,不幸的是哪https://www•hetubook•com.com怕德軍擁有一些十分負責任的指揮官,B集團軍群也制訂了一套較為周密的撤退計劃,隆美爾還是十分清楚,在這一後撤過程當中德軍將不可避免出現很不小的損失。
可惜還有更加糟糕的事情。
在傘兵降落期間,輕武器和高射炮的火力與滑翔機群著陸時一樣有限,而且時斷時續,空降兵官兵們跳出機艙以後,一時間天空中布滿了色彩鮮艷的降落傘,還有幾百個亮黃色、紅色和棕色的傘包裝滿槍支彈藥。
但是薩爾那就完全不同了,這裡是德國人的核心領土,是德國最發達的重工業基地之一,而且當地居民也完全是以德裔為主。
放棄薩爾?施萊歇爾內閣和總參謀部肯定都無法接受!
瓦里茲當地居民以法裔為主,只是市政廳官員多為德國人,普通居民見到插著法蘭西公社三色火炬旗的解放者以後,都發出山崩海嘯似的歡呼聲,還有些青壯年的工人自發為法軍傘兵嚮導帶路,直奔市政廳而去。
這些空降兵落地以後,很快就重新集合、組織了起來,他們飛快佔領了瓦里茲的火車站,此處德軍只有一些潰兵,防禦鬆懈,竟然抵擋不住一支輕步兵部隊的突襲和圖書,沒過多長時間,傘兵們就在公路上開始設置路障,同時還要十幾名傘兵開著從德國人手中繳獲的越野汽車,徑直開入瓦里茲的市政廳。
隆美爾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梅斯很可能在二十四小時內失守,齊格菲防線的南段正在全面崩潰,我軍幾乎不可能再繼續依託這道漫長的防禦工事實施長期抵抗,目前所能做的事情只有全線後撤,不然像第七集團軍和第八集團軍都可能遭到法軍裝甲部隊鉗形攻勢的合圍。」
屈希勒爾將軍跟著說:「我們已經決定連南錫一起放棄,第八集團軍一部撤至薩爾盆地,北線的第六集團軍現在正前往盧森堡布防,第八集團軍將和第六集團軍聯手守住盧森堡和薩爾一線,B集團軍群其餘部隊則在放棄南錫和貝爾福以後,撤至孚日山脈東麓以斯特拉斯堡為中心展開防禦。」
隆美爾給出的後撤方案,是只守盧森堡、放棄薩爾,南線德軍應該和北線德軍配合起來,在盧森堡、特里爾、普法爾茨一線重建德軍防禦,這在地形上來說是比較有利的,不然德軍大批缺乏裝甲車輛的步兵長期停留在易攻難守的薩爾盆地,一旦被法軍裝甲部隊鑿穿,再想跑就非常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