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七十三章 大遭遇戰
炸點附近一片狼藉,一枚炮彈沒能穿透甲板,但強大的餘力還是足以震斷一輛坦克的鉚釘頭,如機槍子彈般在坦克內亂竄,彷彿指頭劃過一塊黃油,在炮塔內壁劃出短短一條彈著點似的紅條痕。
十分鐘時間,德軍就有六輛坦克被法軍摧毀,即便採取了更新式的裝備,但德軍坦克手的戰鬥素養明顯弱於法軍坦克手一籌,所以正面作戰中一對一還是毫無優勢可言。
預備集團軍的第一場坦克戰拉開帷幕,由於德國人很清楚自己後方援軍數量眾多,所以為爭取時間,首先以突擊炮一連打了30發阻擊法國人,可惜唯一的效果是造成塵土飛揚,法軍的索瑪坦克則從樹枝間予以猛烈的還擊,雙方在煙幕中開始展開激烈的交火,這回德軍坦克大多改裝了一門50毫米口徑以上的新式坦克炮,所以有能力擊穿索瑪坦克的裝甲,因此戰鬥烈度急劇上升。
四肢骨折的士兵困在坦克內,被熊熊大火活活燒死,隆隆的爆炸聲中傳來他們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短兵相接的坦克戰極為殘酷,塵土飛揚、硝煙瀰漫,坦克司機僅憑感覺換擋,操縱方向,法軍坦克鋒線後排還出現了一輛B1重型坦克,德軍的四號坦
和_圖_書
克朝那輛B1坦克打了十幾發炮彈,但是炮彈擊中B1正面裝甲時,只是摩擦起一片激烈的火花然後就被彈開。德軍哨兵還沒來得及數清法軍的坦克,一發發炮彈就呼嘯著飛向預備集團軍的戰線方向,很顯然法軍這支規模不大的部隊並不知道他們自己正在挑戰德軍主力,索瑪坦克排成鋒線朝前開去,德軍那些在古德里安要求下掛著偽裝網的改裝版三號和四號坦克現在也紛紛扯下乾草,發動引擎,朝著法軍坦克衝來的方向迎了上去。
現在這一切,都被古德里安號召起來,用作鼓舞德軍發起「復讎之戰」的所謂法軍侵略實證。
預備集團軍的前進速度,不免就慢了下來,這種前進速度難以令古德里安滿意,而且也可能使德軍那宏大的「曼施坦因計劃」失敗,大雨天氣也影響了德軍坦克的行進速度,很多車輛陷在泥地當中難以自拔,但不得不說也正是由於大雨的掩護,古德里安手下這支表現拙劣的准裝甲部隊才能避開英法兩軍航空兵的偵察、轟炸。
一條條在此前德法兩軍交火中已經受到破壞的公路,現在又被預備集團軍頭尾相連的卡車隊列所堵塞。古德里安和-圖-書確實是德軍裝甲派軍官的領袖,他也確實比較其他德軍將領擁有更多指揮坦克部隊的經驗,但德軍不像法軍那樣在西班牙已經有過裝甲戰的實戰經驗,即便是古德里安也沒發一下子解決諸如交通擁堵在內的一大堆細節性問題。
德國坦克手如此,法國的坦克手也是如此。
儘管發生了大量令德國人感到沮喪的小插曲,不過預備集團軍前進數十公里以後,一直沒有遭遇到大股法軍部隊的阻擊,這又給古德里安增添了不少信心,拂曉前古德里安回到了預備集團軍在阿爾比希南方半公里一座沙石圍牆農莊內的指揮部,大風吹動沿河的樹葉,偽裝網和乾草堆掩飾著村寨內的德軍電台電線,雨水減少,稀稀拉拉落在草地上。
事實上那是法軍第三集團軍麾下的三個連小部隊而已,但其中包括了法軍第十九裝甲營的一個裝甲連,他們只是奉命清掃第三集團軍的側後方戰場,不料竟然一頭撞到了德軍預備集團軍的最前頭。
古德里安已經獲悉了科隆當面的情況,法軍有兩個裝甲師沖入羅斯巴赫,他們再度擊潰了A集團軍群好不容易調來的好幾個步兵師,被A集團軍群總司令龍德施泰德寄予和-圖-書厚望的羅斯巴赫反擊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科隆和羅斯巴赫目前只能起到作為砧板吸引法軍裝甲矛頭的作用,要打出真正的反擊戰還得看預備集團軍的表現。
但法軍坦克現在只顧追擊德軍那幾輛倒退退出戰場的坦克,忽略了自己的側翼,很快,預備集團軍那些加強了反坦克火力的步兵便開始兩翼和後方包抄法國人,在近距離射程內,就連小口徑的反坦克炮也能擊穿索瑪坦克的側甲,法軍坦克這時候才企圖掉轉車頭,但為時已晚,十多門反坦克炮接連開火,共有七輛法軍坦克被摧毀,其中就包括那輛令德國人心驚膽戰的B1重型坦克。
萊茵河左岸的大多數樹木已被炸彈和炮彈炸為碎片,此前德軍第八集團軍大崩潰的過程中,後撤的德國人縱火焚燒了乾草垛和農舍,屠宰了牲畜,還槍殺了一些平民,在沿途留下大量用於阻礙法軍裝甲前進的雷區。
集團軍的參謀和好幾位師長也都來到指揮部中開會,而這時候德軍前線一個坦克營的哨兵已用望遠鏡發現遠處塵煙滾滾,這名哨兵大步流星地跑上山,確認來者是一支規模頗大的法軍部隊,打頭的是好幾輛給德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索瑪坦和圖書克。
但在跟隨古德里安從美因茨跨過萊茵河的德軍預備集團軍眾多官兵來說,法國人又無疑是明白無二的「侵略者」。
加裝了一門50mm火炮的三號F型坦克像驅逐艦那樣前仰後合,駛入駛出一道道溝渠,這些溝渠相互平行,坐在坦克前部的士兵操縱著重型鋼絲鉗,以打開一條通道。
B1接著開火還擊,一發命中德軍坦克前艙,四號坦克正面彷彿中了一錘的罐頭盒,頓時陷了進去。司機當場陣亡,打瞎了炮手,裝彈手爬出艙口又被機關槍掃射而死,剩下幾輛缺乏正面破甲能力的老款四號坦克只能識趣兒地軲軲轆轆倒退出戰場。
德軍坦克紛紛開火,一輛法軍裝甲車不幸中彈,裝甲車猛地一停,騰起一陣濃煙,又過了一會兒便原地起火。法國人以牙還牙,也擊中一輛德軍的三號F型坦克,彈藥爆炸時,炮管火花四射,燃燒的橡膠履帶和負重輪騰起陣陣濃煙,德軍坦克被接二連三地擊中,頭髮和制服都著火的坦克手跌跌撞撞地爬出艙蓋,就地在爛泥地上打著滾,扯下夾克和冒著火的布條。
道路下的磚砌涵洞,在幾十噸坦克、卡車的重壓下發生坍塌,擁堵的交通很快便堪比此前法軍第一集團軍和-圖-書和第三集團軍向科布倫茨進軍時遭遇到的那種困境,而且實際情況還由於德國人更加缺乏疏通交通、組織裝甲作戰車輛并行前進的經驗,所以更為擁堵、更為混亂。
雖然說,德國遭到「入侵」的這場戰爭本就是由德國人自己率先打響第一槍。
法軍的紀律不差,他們的的確確是準備以「解放者」的身份打進德國的腹地,一呼工農逾百萬,鼓動德國無產階級直接暴動、起義的計劃雖然沒有成功,但也確實取得很大成果,德國民眾並沒有自發組織行動起來阻撓法軍的軍事行動,在法軍已經佔領了威斯特法倫地區,法國人的臨時政權也沒有遭到德國民眾的強烈抵制。
這幾百輛坦克,數量較法軍的一個裝甲師為多,不過和法軍兩路部隊的六個裝甲師比起來,實力就差得遠了,預備集團軍真正的主力部隊還是大量裝備了反坦克武器的傳統步兵師。
預備集團軍的坦克數量不多,平均到每個師而言其實只有幾十輛坦克,古德里安設法把平均分配給每個師的坦克都集中起來編組使用。但古德里安沒辦法憑空變出大量富有經驗的摩托化部隊軍官,這就很難讓這支臨時集結起來的坦克部隊變出法軍那種精幹、快速的裝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