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二十章 第二次比利時突擊
只經過不到一周時間的激戰,德軍A集團軍群便開始進退兩難,形勢立刻惡化起來,A集團軍群總司令龍德施泰德迅速提出了結束「第二次比利時突擊」作戰的想法,然而柏林方面卻堅持己見,繼續要求A集團軍群展開強攻,事態的發展便迅速開始超出龍德施泰德的掌控範圍了。
前線的德軍各支部隊,紛紛開始向龍德施泰德報告說由於沒有後援和物資供應,無法展開下一步行動,所有部隊都被法軍的反坦克炮和重武器嚴重削弱,A集團軍群的整個進攻勢頭開始被遏制,逐漸呈現敗退的跡象。
更要命的是,德軍模仿法軍的戰術,也試圖集中坦克部隊打開突破口,可是德軍臨時拼湊編組的裝甲「拳頭」,缺乏足夠的摩托化車輛和半履帶車跟進,所以即便坦克鑿開幾道口子,後續的主力部隊也沒法迅速跟進把口子拉開,反而導致坦克部隊在成功突破以後往往變成孤軍深入,迅速就在缺乏步兵協同保護的情況之下,遭到法軍步兵以反坦克炮擊毀。
德軍則在A集團軍群的總攻開始以前,還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戰鬥偵察行動,又更加暴和-圖-書露了自己的進攻企圖。前沿的法軍士兵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德國軍隊和比利時軍隊頻繁調動的景象,臨時架設的德軍浮橋和新開到的重炮部隊,全都一目了然。
法國人花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編組成了如今的七個裝甲師部隊,其中所花費的心血並非德國人一朝一夕就能模仿過來。
德軍在西線的反攻,因此也同樣陷入低谷,德法雙方逐漸像上一次大戰那樣形成僵局,只是法軍在上阿爾薩斯和普法爾茨地區佔領的土地形成了一塊巨大的突出部,圍繞著這一突出部,德軍和法軍又在各自醞釀著一次突出部的決戰.
然而德軍的「第二次比利時突擊」,結果只是和兩個多月前的「第一次比利時突擊」一樣,收穫了相同的失敗結果。德軍的A集團軍群最初確實將法軍從他們所佔領的所有比利時領土上驅趕了出去,然而隨著大批英聯盟遠征軍填補戰線,加之法之軍主動後撤、收縮了防線,德軍的突擊力量就開始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即便沒有先進的裝甲部隊和閃電戰戰術,即便是在硬橋硬馬的陣地戰消耗中,經過公社和*圖*書革命二一年的刷新以後,脫胎換骨的法國軍隊已經能夠重新喚醒德國人塵封已久的回憶,使比利時國境線對面的所有德國人,重新想起一百年前他們在耶拿大敗於拿破崙之手時的慘痛回憶。
柏林政府還是不甘心於失敗,試圖向比利時增兵保持攻勢,但怒不可遏的龍德施泰德回絕了施萊歇爾宰相的要求,他以極其激烈的語氣表示除非允許自己辭去A集團軍群總司令一職,否則他絕不會恢復德軍在比利時方向的攻勢了。
結果「第二次比利時突擊」就在德軍傷亡近十萬人以後草草收場,法軍則在這場東北邊境的防禦會戰中,再度證明了法國軍隊經過了公社革命的重新鍛造以外,其戰鬥能力已經絕非二十年前的第三共和國軍隊可比。
而且經過了前兩個月的戰鬥以後,法軍對德國人的炮擊戰術已經相當熟悉,他們能夠在德軍開炮前就撤離前哨陣地,躲入二線陣地或側后的碉堡內。等到德軍步兵開始突擊時,法國人這時就會返回前哨陣地,用機槍和炮火迎擊德軍步兵。
在秋季正式到來之前,德法兩軍終於開始在南北兩線都暫時和_圖_書結束了大規模的交火,雙方均開始整頓起自己的軍隊,法國人急於總結萊茵蘭決戰中獲得的裝甲作戰經驗,德國人則希望利用這一難得的窗口時間趕緊補強自己的坦克部隊和反坦克火力。
南線的萊茵蘭決戰結束以後,北線的法軍其實很早就估計到了德軍將從比利時一帶重新發動強大的攻勢,所以甘末林被指派到敦刻爾克坐鎮指揮英法聯軍。甘末林並不是一名善於機動作戰的裝甲指揮官,但對於陣地上的防禦戰卻具有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甘末林到達敦刻爾克以後,馬上就向所轄部隊下達命令:「根據比利時一些起義工人的消息,德軍將在一周內向我們發動進攻。」
法軍陣地在甘末林的有力部署之下,防禦密度極高,並且法軍依託內部四通八達的完善交通線,可以隨時向任何受威脅的地段集中兵力,也可以很容易從後方的巴黎獲得支援。
即便德軍運用兵力優勢強行突破,打開缺口,可是法國人的抵抗極為激烈,大批政治委員身先士卒鼓舞了法國軍隊的士氣,來自世界各國的志願者們也在法軍陣地中使用不同的語言並肩作戰,這些https://www.hetubook.com.com志願者的數量不算太多,卻給了法國士兵一種「我們得到全世界人民支持和幫助」的精神鼓勵,振奮了全軍的士氣。
大體來說,A集團軍群的若干部隊已經抽調南下,可是剩餘兵力、兵器依舊對駐守里爾、敦刻爾克一線的法軍部隊具備一定優勢,炮兵優勢就更大了,但法軍在戰役期間不斷獲得海峽對岸英聯盟遠征軍的增援,即便在戰役後期德國海軍介入試圖阻斷海峽運輸以後,從倫敦飛往敦刻爾克作戰的大批英軍飛機,還是為法國人提供了很大幫助。
法軍防線上的大多數軍隊,因此嚴陣以待,提前做好了應對準備。
更糟糕的是,現在除了少部分小股孤軍深入的坦克部隊被法軍圍殲以外,另外一些規模較大的師級單位,也逐漸在突破口的位置上遭到法軍防禦部隊的反包圍。
德軍幾次打開的突破口都太小了,所有突入部隊都擁擠在過於狹窄的道路上,法軍的反擊炮火不斷落入德國人的隊伍當中,很容易就能造成驚人的嚴重死傷。
A集團軍群向法國境內打出了若干處只有十幾公里深度的突破缺口,便再也無法繼續前進了。在法和*圖*書軍當中積極活躍的一批中國軍事顧問,還很快就教會了法國人十分精湛的步兵反坦克戰術,北線的法軍部隊數量較少,可是步兵們利用精心設計的反坦克炮火力,還是予以德軍A集團軍群的突擊部隊以沉重打擊。
運用這種戰術,法軍可以在德軍猛烈炮火下把傷亡降低到最低限度,保持全副戰力守住陣地。
更何況現在德軍還把他們最好的坦克部隊都供應給了南線的集團軍群,使德軍兩大集團軍群的力量分佈,比照開戰初期有了顛倒般的變化,這更使A集團軍群缺乏決定性的突破力量。
只有剛剛從英國飛抵法國北部的大批戰機,還對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組織了大規模的戰略空襲,連綿的轟炸使龍德施泰特不得不再向柏林抱怨起來必須加強德軍防空火力的問題。
在1939年的夏、秋交替之際,全球範圍內的戰局似乎都陷入短暫的休憩之中,在最為重要的歐洲戰場上,德軍先是在比利時一帶恢復攻勢,發動了旨在突破法軍東北面防禦的戰役,德軍為此投入了多達一百二十萬人的部隊,還投入了高達一千二百輛的坦克、突擊炮以及九百多架各式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