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央大平原
德國海軍現在堅持和美軍的大西洋艦隊聯合行動,雙方主要採取破襲戰的做法,使用以高速戰列艦和巡洋艦為主的小型襲擊艦隊攻擊英聯盟的運輸船。
這幾個月來,德國海軍每個月都擊沉了英聯盟和法公社幾十萬噸的運輸船,給依賴海上運輸來補充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的英法造成了很大困難,直接導致英聯盟和法公社的戰時工業產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戰場上的持續作戰能力也同樣受到負面的影響。
英聯盟的海軍在1940年年初的大西洋之戰中暫時失利,共和海軍的航母編隊在戰術方面雖然非常先進,但卻一直沒有找到一個有利的機會重創德國公海艦隊。也應該說德國海軍在1939年的赫爾戈蘭灣及北海海戰失利以後,轉而變得十分謹慎起來,雖然擁有佔據很大優勢的戰列艦艦隊,但一直都沒有冒然再向英國海軍發起進攻。
林淮唐說道:「墨西哥的外交人員已經向我們表示了希望參与共產國際活動的想法,紅軍只要繼續前進,形勢就會越來越有利於我們。」
這些邪教徒可以慢慢解決,今後通過政治手段和群眾運動來瓦解它。
https://m.hetubook.com•com這不得不說是歷史的一大嘲諷,摧毀了大平原農業的內戰,反而恢復了大平原的自然元氣。
聯軍的主力師現在兵分兩路,一路在北線進攻科羅拉多州方向的美軍第十集團軍,一路在南線的新墨西哥州方向追趕美軍的第八集團軍、第九集團軍,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法公社在歐洲大陸方面,光從戰線來看,還佔有一定優勢,法軍依然控制著比利時、盧森堡、上阿爾薩斯和威斯特法倫西部的大片工業區,本國領土則除了法比邊境的部分村莊以外,幾乎都還沒有被德軍侵佔。
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快、最密集也最嚴重的一次水土流失,不幸中的萬幸,三年血腥內戰嚴重破壞了中部大平原地區的農業耕地,這反而導致了大平原的水土迅速恢復起來,氣候好轉,生態環境也在人類慘烈的殺戮之中獲得了良好的保護。
西歐方面情況愈發困難,就連英聯盟的奧斯瓦爾德·莫斯利同志都發出了「中國應該優先以歐洲為第一戰線」的呼籲。
而且法國不僅要在正面對抗德軍,還要分出一部分遠https://www•hetubook.com•com征軍支援西班牙和義大利戰場。西班牙的情況還好,西班牙赤衛軍如今已經把西班牙白軍和北非法軍擠壓到了西班牙南部沿海的一小片狹長地帶,形勢非常有利。
並且由於美國大平原在人類歷史的近幾千年時間里,幾乎都沒有獲得有效的農業開發,所以土地的有機質含量高得驚人。這是幾百萬年來大自然沉積下來的財富,印第安人沒能充分利用起如此肥沃的土壤,全都便宜了後到的殖民者,再加上各種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確實是全球範圍內數一數二的寶地。
除開邊緣的黑山和侵蝕懸崖地帶,美國大平原可以說是全世界範圍內最為完整的一塊大平原了,它從西向東緩慢傾斜,人眼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坡度,大約每公里僅下降2米。
美國大平原北起馬更些河三角洲,南抵美墨邊界的格蘭德河,南北長四千八百公里,東西寬一千余公里,總面積超過二百萬平方公里。而且全境都是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年降水量都在三百毫米以上,土層深厚肥沃,可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農作物,還盛產石油、煤炭和hetubook.com.com天然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平原之一。
當時的美國人編造出「雨隨犁至」的理論,認為越是進行開發耕作,然後進行一系列水汽循環什麼的,降水量就會不減反增。可以說,稍有科學常識的人,就能清楚這套理論是多麼不靠譜,但在土地資本家的推波助瀾之下,卻極少有人對「雨隨犁至」學說提出質疑,這才導致了美國內戰爆發前災難性的巨大沙塵暴。
里德總統希望志願軍可以儘快向得克薩斯州發動攻勢,他本人對猶他州的摩門教厭惡至極,但在聽過了藍天蔚和左權的解釋以後,也接受了稍緩一步處理摩門教的策略。
從俄羅斯到西歐,再從西歐到美國,只有本土置身於戰火之外的中國能夠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美軍肯定不會再後退了,艾森豪威爾勢必在得州積極備戰,做最後一搏。
美國大平原的總面積,排在世界第五名,要次於亞馬遜平原、東歐平原、西伯利亞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但是亞馬遜平原都是熱帶雨林,難以開發,東歐平歐原分屬多國,西伯利亞平原更是嚴寒到了極點,自然條件比亞馬遜平原還要更加惡劣,拉m.hetubook.com•com普拉塔平原也是被玻利維亞、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等國分割,只有美國大平原最為完整。
在戰時外交的賽局裡,哪個玩家在戰場上投入最多部隊作戰,講話自然就最大聲。由於東共聯在俄羅斯和北美兩大戰場上決定性的地位,因此中國在共產國際內的話語權就顯得越來越突出。
「紅軍深入得克薩斯州的時候,我們還可能獲得墨西哥人民的幫助。」
但這些戰績,其實百分之九十都是法軍在開戰初期的幾個星期里獲得的。從開戰初期的閃擊戰以後,法軍就沒有再取得太大的進展,德法兩軍的大量部隊就在威斯特法倫和盧森堡周圍拉鋸,戰爭形勢幾乎就快要變回了一戰的塹壕戰模式。
要說缺點,那就是大平原過於開闊,沒有山脈保護,受到強風及氣流的劇烈擾動,一旦當地進行了過度的農業開墾,就可能造成嚴重的沙塵暴危機。
可以說美國內戰爆發的導火索之一,就是美國人對大平原過度開墾造成的「塵碗」危機。拓荒者完全不考慮自然條件,用極其粗放的手段墾荒,短短几一年時間就把綠草如茵的大平原搞得沙塵遍起,財團們,竭盡全力地推銷這片土地,大搞虛假
和_圖_書
宣傳,一些土地資本家還找來一大群科研人員,編造出了所謂「只要人夠努力,耕作行為本身造成的動靜就會影響大氣,從而帶來額外降水的虛假科學理論。而只要解放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以後,戰爭就會從山嶽林立、荒丘遍野的美國西部地區,推進到綠草如茵、一望無垠的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
但在義大利地區嘛……墨索里尼每次獲得英法的大量援助以後,就會發起眼高手低的宏大攻勢,雖然也使戰線前進不少,但相比于共軍方面的損失來說,這些戰線上的微小突破實在很不划算。
而得克薩斯州已經處在了志願軍的攻擊範圍之內,這裡是南方政權的大本營,是美軍最重要的兵源地和石油來源地之一,面積廣闊,戰略位置又十分重要,拿下得克薩斯州,休伊·朗的大本營新奧爾良便門戶大開。
美國西部本身的生態系統就很脆弱,降水量少,蒸發量大,風也大,它的生態系統之所以沒有崩潰全得益於這片生長了幾億年的草,草皮能將土壤固定住,在乾旱的季節到來時能將水份鎖在離地表一英尺或者是更深的點。
這是一種期待,無疑也是一種負擔和壓力,同時,也是一種巨大的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