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九十章 伏爾加河六次會戰
過去他很早就已經成為國際共運中最負盛名的一位革命領袖,但基於中國社會黨在馬克思主義前沿理論發展領域的薄弱,還比較少有人會認為林淮唐是一位能夠指導全球各國革命的「導師」。
大壟斷資產階級把德意志帝國霍亨索倫王朝的皇冠當成了最大的護身符,他們搖身一變,與中世紀的領主、貴族們沆瀣一氣,只要能夠對抗無產階級,他們就支持一切落後、野蠻、特權、奴隸制……
巴庫港里現在除了數萬德軍以外,還有幾十萬從北高加索地區撤往巴庫的白俄軍隊,但這些俄軍缺乏重型裝備,戰鬥力欠佳,且和巴庫的德國駐軍關係極為糟糕,雙方不斷爭搶數量有限的補給物資,還有若干支白俄軍隊正在暗中聯繫契卡,準備投誠。
在伏爾加河上的六次會戰中,雖然俄軍最終依靠著巨大的人力優勢抵擋住了中蘇聯軍有些欠缺重點的全線進攻,但自身的傷亡也極其巨大。
在俄羅斯和美國西部,林淮唐的戰爭指導策略都已經被現實中的巨大勝利證明了非常有效,自然,林淮唐在共產國際內的聲望也是水漲船高。
紅軍在亞www.hetubook•com.com洲戰場上可謂是勢如破竹,庫班草原戰役結束以後,林淮唐下令重組北方戰區的機構,將整個北方戰區下轄的軍隊改編為南線的南俄及高加索集團軍群和北線的東歐集團軍群兩支部隊,並做了如下的整編和部署——
被柏林寄予厚望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勉強組織了一批部隊出發救援巴庫,但二十余萬土軍部隊卻被只有幾萬人的幾個蘇俄山地師擋在了南高加索地區,寸步不能前進。
至關重要的巴庫港,目前則處在了北方戰區南高集團軍群的重重包圍之下,當地有幾個師的德軍部隊正在頑強抵抗。德軍的指揮官在紅軍完全包圍巴庫以前,還幾次三番向柏林發電,請求當地德軍能否在炸毀巴庫的油田設備以後朝土耳其方向突圍,但柏林當局還在做著派兵解除巴庫之圍的白日夢,所以斷然否決了這一要求,嚴令巴庫守軍繼續堅守下去,等待外援。
每一次戰役中,俄軍都被中蘇聯軍的優勢炮火準備嚴重殺傷,空軍、坦克、戰鬥工兵、噴火器、榴彈炮和通用機槍……子彈闢辟啪啪作響www.hetubook.com.com,俄羅斯人屍橫遍野,伏爾加河上那些完好無損的橋樑上擠滿了撤退的人員和車輛,薩文科夫在1940年的六月份離開莫斯科,親自趕到了下諾夫哥羅德督戰。
戰爭一路打下來,林淮唐身為東共聯三軍最高統帥,肩負紅軍一切成敗責任,同時又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兵工廠和大後方主持者,也就對共產國際各個國家的勝負成敗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他還效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廢除了俄軍總司令馬爾可夫將軍的職務,由自己取而代之親自擔任俄軍的前線總司令。
但是黑海沿岸的十幾萬德軍殘餘部隊,進入1940年的夏天以後,便開始在紅軍南高集團軍群的壓迫下,通過刻赤海峽和頓河河畔羅斯托夫逃往烏克蘭境內,根本無力南下救援巴庫。
伏爾加河上的戰況極為激烈,就在庫班草原決戰快要結束的時候,俄軍和中蘇聯軍在伏爾加河流域先後爆發了六次大規模的攻防戰役,分別是第一次喀山戰役、第二次喀山戰役、薩馬拉戰役、薩拉托夫戰役和兩次察里津戰役。
而在亞洲,強https://m.hetubook.com.com大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到處都在發展、擴大和加強,那裡的資產階級力量較弱,在許多時候反而會和無產階級合作一起來反對封建的反動勢力。
北線的東歐集團軍群情況就沒有這麼樂觀,東歐集團軍群現在由何貫中、斯大林、王爾琢、華西列夫斯基和科涅夫指揮,包括了兩個集團軍和一個裝甲軍,總兵力大約為六十多萬人,實力顯著弱於南俄及高加索集團軍群。
俄軍的組織極為混亂,白俄大部分受過充分軍校教育且經驗豐富的軍官,都在烏拉爾和庫班會戰中被中蘇聯軍消滅殆盡,伏爾加河上的俄軍人數眾多、兵力龐大,卻缺乏有效的協同,也缺乏足以封鎖大河的炮兵火力。
南俄及高加索集團軍群由尋淮州、朱可夫、布瓊尼等人指揮,包括了三個集團軍和兩個裝甲軍的兵力,總人數達到了將近八十萬人的範疇。
事實也是如此,在亞洲固然還有像奧斯曼哈里發、伊朗國王、印度國大黨政權這樣傾向反動的勢力,可他們已經完全掀不起什麼大的浪花,更不可能像歐洲偽作「進步」的資產階級勢力那樣有辦法在戰場上抗https://m.hetubook.com.com衡紅軍。
帝國公約組織的南俄戰線算是完全崩潰了,而中蘇聯軍殺入中東以後,依靠極為優勢的武器裝備和戰術戰法,可以說是勢如破竹,解決中東戰線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高加索俄軍的最高統帥尤登尼奇本人,也在1940年夏天使用向土耳其求援的借口,乘坐一架德國運輸機從巴庫飛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丟棄了他麾下的幾十萬部隊。
固然列寧很早就有過「先進的亞洲」和「落後的歐洲」的論斷,可是列寧在俄羅斯第一次紅白內戰中去世,他的影響力遠遠沒有另一個時空那樣強大。在英聯盟、法公社公這些先發國家內,還是有不少人非常懷疑亞洲的後起之秀有沒有資格指導歐洲國家的革命。
這些做法勉強提振了伏爾加河防線上一百多萬俄軍的士氣,結果是經過六次大規模會戰,俄軍付出了多達七八十萬人的重大傷亡,從喀山到察里津,在這條長達八百多公里的戰線上,俄軍全軍精疲力盡。
更何況整個年輕的亞洲,數以億萬計的勞動者,都有著東共聯作為他們最可靠的同盟者,世界上便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他們的勝利。
歐洲的資產https://www•hetubook•com•com階級反動勢力遠比亞洲強大,即便薩文科夫政權接連遭遇沉重打擊,但薩文科夫在關係莫斯科生死存亡的喀山、薩馬拉、察里津戰線,還是部署了多達一百五十萬人的龐大軍隊。
白俄軍隊經過多次殲滅戰的毀滅性打擊以後,大部分士兵都是嚴重缺乏訓練的新兵,在武器裝備方面和中蘇聯軍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但是憑藉龐大的體量,這支多達一百五十萬人的軍隊至今還是牢牢守住了伏爾加河一線,使得北方戰區東歐集團軍群直到1940年的夏天還是未能突破進入到俄國的核心地帶。
南高集團軍群的戰略方向是繼續向黑海沿岸地區、高加索山脈地區、巴庫油田地區及靠近中東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和大不里士等地發展,其中若干支山地部隊已經經由高加索山脈東西兩側的各處山口進入中東,一部分山地部隊最南已經開始到達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交界處活躍起來。
誰不知道歐洲先進,亞洲落後呢?技術十分發達、文化豐富全面、實行立憲、文明又先進的歐洲,已經進入這樣一個歷史時期,當權的資產階級由於懼怕日益成長壯大的無產階級而支持一切落後的、垂死的、中世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