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百零五章 1940年的尾聲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百零五章 1940年的尾聲

此後的幾天時間里,紅海軍的炮擊越來越猛烈,由於美軍的主官范弗利特司令已經被炸傷,只能由斯圖加特將軍全權指揮所有守軍,但這個德國將軍對美國兵還是很有些指揮不動。
陳紹寬也同意這一觀點,未來對歐洲的最後一戰,還是必須要有歐洲本土共產主義國家的支持,才能比較容易打下去。
除了德國和英法的西歐主要戰場以外,北美、亞洲、俄羅斯各條次要戰線上,紅軍紛紛告捷,而且按照這種節奏,次要戰場上的勝負慢慢堆積,逐漸就會變成比主要戰場上更為重要的勝負,德軍將被迫抽調越來越多的戰艦、坦克、飛機和士兵,去平衡俄羅斯崩潰、美軍崩潰帶來的重大戰線變化,使德軍本用來消耗干法公社的力量顯得越來越不敷使用。
但斯圖加特這時候實在指揮不動美軍部隊,他氣急敗壞,毫無辦法,只好又專程跑巴拿馬城醫院看看能不能把范弗利特弄起來指揮美軍,然而斯圖加特頂著紅空軍的空襲趕到醫院的時候,才收到噩耗,范弗利特因為彈片擊穿臟器,肯定是半死不活了,現在還能搶救、維持幾天生命就是極限,想把弄起來指揮作戰是提都不要提的和圖書事情。
六天的炮火準備很快結束,戰列艦艦列又接著進行了幾天炮火支援,艦隊的炮彈幾乎都要用盡了。步兵的戰線也一直緩慢但堅定地向前推進,德軍又開始採取夜間滲透反擊戰術,斯圖加特命令部隊在黑夜裡穿過紅軍登陸部隊的戰線,滲透到紅軍後方再發起突然攻擊。
阿蘇埃羅半島的失守,會使守軍的情況非常困難,因為斯圖加特原定的防禦計劃就是以縱深防禦為主,他本不打算死守運河區,而是要在廣闊的地峽區域作戰,慢慢消耗登陸部隊的實力。
斯圖加特到這裏已開始有了棄守巴拿馬運河的打算,他認為在阿蘇埃羅半島和聖米格爾島等外圍要點全失的情況下,帝約聯軍即便能在運河區打出非常漂亮的防禦戰,但是缺乏海軍支援,也不可能再反攻奪回這些巴拿馬海灣的據點,戰鬥將持續消耗下去,直到守軍彈盡糧絕為止。
所以巴拿馬運河一旦打通,未來紅海軍就一定要進入大西洋大規模作戰,還有印度洋方向的紅海軍,也應該儘快拿下蘇伊士運河,然後兩邊東西並舉,協力向歐,給予英聯盟和法公社足夠的支援,避免他們在消耗戰里被國力和圖書雄厚的德國給拖垮掉。
但是半島失守后,紅軍就能夠從這裏控制或是切斷泛美公路,路嚴重限制巴拿馬守軍的機動能力,並逐步將守軍完全困死在運河區那極為狹小的範圍之內,縱深防禦也就成了空談。
黃公略又說:「中央一定要讓各級將領詳細了解到我們在巴拿馬戰役中總結的經驗教訓,還有就是,如非必要,紅軍還是一定要獲得美工團的支持、法國的支持,才好繼續在東海岸和歐洲作戰。不然就像巴拿馬的情況這樣,在沒有本地大基地的情況下,全靠登陸部隊越洋萬里作戰,稍有不慎,就會嚴重影響到世界革命的進程。」
打到這個地步,巴拿馬運河的解放完全成為了時間問題,但紅軍巨大的傷亡還是讓黃公略沉思不已,他找到陳紹寬,給出了自己這段時間來總結的登陸戰經驗,又說道:「一個小小的巴拿馬運河就這麼難打,未來我們不管是要繞過巴拿馬運河繼續登陸美國東海岸,還是跨過大西洋登陸歐洲,戰鬥只會更加艱苦卓絕。」
雖說美軍和德軍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守軍士氣也一天比一天低落,但是紅軍此後在向巴拿馬運河登陸每前進一和-圖-書步,還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斯圖加特也慢慢掌握了紅軍的攻擊規律,先是航空火力準備,再是艦炮火力轟擊,接著是地面炮火射擊,最後才是步兵衝擊,所以他竭力通過少量的地下坑道工事讓部隊躲避炮擊,再進入陣地迎擊步兵的衝擊。
「……德國能夠獨自對抗全世界幾乎所有的主要強國嗎?東共聯、美國、英國、法國、蘇俄……我們的盟友當中,奧地利、土耳其和行將覆滅的俄羅斯,沒有一個盟友具備堅強的戰鬥力,德國沒辦法對抗全世界。共產主義的幽靈在全世界的上空盤旋了今天,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嚴格來說,地球上除德國以外最重要的工業區都已經全數赤化,我們繼續堅持下去又能如何呢?」
華盛頓方面肯定是希望守軍堅定守住,至少再堅守幾個月時間,最好是守到麥克阿瑟的北線反擊大獲全勝為止。但遠道而來的歐洲人們,就沒有這股子為新大陸居民拚死打到底的決心了,像國民法國、西班牙白軍和西西里王軍的士兵們,士氣就非常低落,軍官們也每天眼巴巴盯著那幾艘軍艦,希望能夠趕緊撤離運河區。
等到最後斯圖加特本人也準備乘和_圖_書坐軍艦逃離巴拿馬運河的時候,他遙望運河西側,太平洋方向的紅海軍艦隊,心中對這場世界大戰的結局已有了幾分瞭然:
但紅軍這邊也很快做出回應,若干支部隊開始在沒進行任何炮火準備的情況下,悄然接近美、德軍陣地,然後突然發起衝擊,反而讓自以為習慣了紅軍戰術的巴拿馬守軍被打得措手不及。
1940年就是世界大戰各次要戰場上的轉折之年。
至於巴拿馬運河剩下的戰鬥,還是又維持了五天時間,最終范弗利特這個老倒霉鬼因傷死在了醫院裏面,斯圖加特則沒打算為美國人殉葬,他還是周密組織了一番撤離行動,利用美軍和德軍派往巴拿馬運河的若干艘軍艦,趕在紅軍攻下運河區幾個關鍵要塞之前,逐步撤出了許多守軍部隊。
運河區又不是硫磺島那種太平洋上的小島,缺乏可以挖空山體來防守的崇山峻岭,由於海水的灌入,能夠修建的地下坑道工事體系範圍也比較小,所以阿蘇埃羅半島被控制以後,守軍的命運就幾乎是宣告滅亡了。
這時候,紅軍都已經在阿蘇埃羅半島的海岸線上建立起十分穩固的登陸場了。
比如說在阿蘇埃羅半島的防禦戰鬥里,斯圖hetubook.com.com加特將軍很早就洞察到了紅軍可能選擇的登陸目標,他嚴令幾支正位於聖地亞哥附近的美軍部隊立刻趕赴登陸點附近作戰,可是這幾支美軍部隊都在遭到紅空軍不算特彆強烈的空襲以後,就以遭到紅軍戰機轟炸為名,就地轉入防禦狀態,直到斯圖加特一再催促以後,他們才晚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趕到登陸點。
不管美國人在運河區里修建了多少碉堡、要塞、防禦工事和機槍掩體,那裡的面積到底是太狹小了,在戰列艦艦列的反覆轟炸,在大量轟炸機的空中點名以後,實在很難繼續堅守下去。
但紅軍只要一遇到夜襲,馬上就是成千上萬的照明彈將黑夜點亮如同白晝,結果帝約軍隊的滲透夜襲全部徒勞無功,反而白白損失了大量可用於堅守碉堡的有生力量。
戰鬥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消耗,滅軍丟掉阿蘇埃羅半島以後,斯圖加特沒辦法打他的縱深防禦作戰了,只能把兵力全部集中到運河區防守,這裏的戰鬥烈度也因此直線上升,到處都是絞肉機,紅軍和大陸軍的登陸部隊許多連、排長曬牲,不少戰鬥部隊的傷亡率超過百分之五一、百分之六十,有的連全連打光,才能拿下一個美國人據守的要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