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百二十六章 義大利終局
都靈的汽車製造業和熱那亞的造船業都比較出眾,北方的工業基礎本來就比南方要好,而且墨索里尼雖然以天才軍事家自居,但實際上墨索里尼搞經濟的才能要遠比他打仗的才能高得多。
在各個不同的時代,義大利南部被形形色|色的外族人征服過,包括倫巴第人、阿拉伯人和諾曼底人。當地民眾生來就是燒殺搶劫、奸淫擄掠和被奴役的對象,各民族的鮮血融匯在這裏,並且海盜橫行,使兩西西里飽受摧殘。
而且從外部環境來說,北義大利在中世紀雖然城邦林立,但也因此形成了極強的地方勢力,較少被外部入侵者徹底征服,南義大利在中世紀大多數時間都是統一的,可卻因此沒有形成雄厚的地方商業勢力,反而長期成為歷代爭霸帝國和王朝的戰場。
相反的就是南義大利的情況了,南義大利相比北義大利,和君士坦丁堡的距離更近,拜占庭更容易控制,所以即便是在拜占庭帝國逐漸衰落的時代,東羅馬還是在兩西西里地區保持著相當強力的統一統治。
1941年5月11日,橫跨義大利中部山丘的一百多公里戰線上,一股股白色火焰噴射而出。光芒從兩千多門火https://www.hetubook.com.com炮的炮位中躥出,映襯著那些光著膀子在炮門處忙碌的炮手。他們塞入一發炮彈,又一發,接著又是一發,鮮紅的火舌舔舐著炮口,騰起的煙圈彷彿套住了星群,震蕩波相互追逐著穿過夜色。
羅馬的陷落幾成定局,西西里王國在人力資源上和北意不相上下,但雙方在工業方面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了。
最起碼墨索里尼在經濟和工業化方面獲得的成果,確實要比南方的西西里王國豐碩許多。
從古代來說,西西里島自古希臘、古羅馬時代開始就是有名的富裕之鄉,可總體而言,南義大利的氣溫雖說相對還算適中,但降但雨量偏低而且又集中在少數幾個月份,作物生長季節恰是南義大利的旱期,古時候南義大利擁有覆蓋面積廣袤的森林,還能夠保持水土,維持農業的基本生產。
到義大利戰爭爆發的時候,北意在總體工業產值方面已經以一倍優勢碾壓了南方,只是由於墨索里尼的軍事指揮能力實在拉胯,再加上奧匈帝國海軍對於西西里王國的強力支援,才使得北意一直沒能取得重大的軍事突破。
而在和圖書這之後,法蘭克人來了,法蘭克人征服了北義大利,並把他們的采邑封建制也帶到了北義大利,導致了北義大利實際上是本來的羅馬官僚和城邦體系、倫巴第人的氏族公國與傳統、法蘭克人的軍事采邑制度,中世紀城市這四種體系之間共存與交雜。
當然,這又涉及到拜占庭帝國對南北義大利不同的統治方式。
間戰期南北義大利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差距還被進一步拉大,歐洲工業化始於西北歐地區,所以廣大的中歐和南歐地區工業起步本身弱於西北歐。而義大利更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工業化需要的礦產資源,煤炭資源基本上沒有,鐵礦也缺少,只有皮埃蒙特境內有比較容易開發煤礦鐵礦。
不過德奧聯軍在戰場上的進展確實很大,巴爾幹聯軍在斯拉沃尼丘陵和喀爾巴阡山脈上的防線搖搖欲墜。只要德奧聯軍成功突破這道防線,那麼南歐戰事便會基本告一段落,帝約聯軍的南方至少可以暫時穩定下來一段時間了——當然,假如墨索里尼繼續摧毀西西里政權,義大利又會繼續成為帝約南方腹地的一個新突破口。
倫巴第人進入義大利之後,所建立的倫巴第王國。實則上一樣m•hetubook.com.com也是一個聯合體,而不是我們一般指代上的國家,或者絕非一個單一制的東西。它是由一群部落首領所控制的領地,所拼湊出來的王國。
亞平寧半島深入到了地中海當中,海岸線是如此漫長,海軍對義大利半島上的戰爭確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帝國公約不管在東歐如何敗退,但在地中海,帝國公約組織還是擁有說一不二的底氣,墨索里尼需要分出大量兵力保衛亞得里亞海的海岸線,地面部隊兵力不足,所以長期被卡在羅馬至阿布魯佐一線,只好打起痛苦的塹壕戰。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南北義大利再度分裂的時候,約佔義大利人口和耕地40%的南部,其產出只佔全國的20%左右,北部人均收入高出南部大約三分之二左右,南部的文盲率也高出北方一倍有餘。
「羅馬,然後是那不勒斯和錫拉庫扎!」
等到拜占庭在兩西西里的統治瓦解以後,後到的穆斯林征服者和諾曼人征服者就直接繼承了拜占庭留下的中央集權制度,外來征服者很容易汲取西西里地方上的資源,使得西西里變得相對北方越來越貧瘠了。
就像遠古時代中國的農業起始於降水條件其實並不
和*圖*書
算太好的黃土高原一樣,對古人來講,降水較少的半乾旱河谷更適合發展人類早期的耕作農業,在人類農耕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兩河流域也是如此,農業往往誕生於沙漠與森林交匯的半乾旱地區。可是隨著人類定居文明的發展,森林的樹木被大量砍伐,既加劇了水土流失,又使溝壑、池塘積滿死水,孳生瘧疾,一旦下雨,勢必形成湍急的水流,一瀉千里,生長季節缺雨反過來又限制肥料的使用。
北意紅軍的士兵們從戰壕中探頭張望,或擠在農舍門口凝視著這場奇觀,他們的臉被火光映紅,他們佩戴的法式亞得里亞鋼盔和中式三五型煤斗鋼盔在衝擊波下劇烈顫動著。
在穆斯林和諾曼人以後,西西里又迎來了西班牙的外來統治者,宗教裁判所也在南義大利建立起來,這就和文藝復興的北義大利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南義大利和西西里的小麥一直供應到伊比利亞半島來彌補半島的糧食問題,長期以來的橫徵暴斂和管理不善,以及這導致的社會活性化降低,都是沉重的打擊了南義大利的經濟。
這使得北義大利形成了長期碎片化的慣性,在碎片化的基礎上,又形成了極為強大的地方城邦勢力,這些地方和*圖*書城邦勢力阻礙了義大利的統一進程,可是也在義大利弱勢的時代,保護了義大利的資源不會過多被外來征服者所汲取。
將近兩年時間的塹壕戰以後,墨索里尼真是用磨都把南方的西西里王國快要磨到了彈盡糧絕、山窮水盡的地步。
然而以北意在人口、自然資源、工業產能方面的巨大優勢,哪怕北意需要分出將近一半部隊在波河一線和亞得里亞海沿岸設防,剩餘的部隊還是相對南意軍隊擁有相當大的兵力優勢。
北意的鋼鐵產量大約兩百萬噸,西西里的鋼鐵產量則只有五十萬噸左右,除了炸藥一項由於西西里島盛產硫磺一類化工原料,因而佔據優勢以外,其他的主要工業指標方面,北義大利全都對南義大利具備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查士丁尼大帝時代,拜占庭帝國還控制著今天人們所說的義大利全境,但是由於查士丁尼大瘟疫的問題,拜占庭帝國的實力被極大的挫傷了。導致在北義大利的防線,要麼是沒有建立,要麼就是被遺棄放棄和因為人、錢不足而沒辦法堅守。並且因為大瘟疫導致政府的衰弱,也讓拜占庭對收復的義大利沒辦法進行有力的建設和統治。這就為倫巴第人進入義大利,提供了極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