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百二十九章 工人教皇
燒焦的卡車和散了架的挽馬馬車堵塞了羅馬南方每一條道路和小徑,張國光跟著向南追擊的第三軍團士兵途經蘇比亞科山口的時候,就看到了燃燒的車輛構成一條漫漫長龍,火光四溢,極為壯觀。
然後一面北義大利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旗才在威尼斯廣場的旗杆上升起,萬神殿披上了一麵條幅:歡迎解放者。市民們還洗劫了西班牙階梯下方的鮮花攤,為解放者們戴上花環,或將玫瑰和鳶尾花拋向他們。佩戴著「鐮刀和鎚子」袖章的年輕人行走在翁貝託大道上,高唱著《紅旗》和其他社會主義讚歌。
隨後更多部隊湧入羅馬,羅馬街道的紀念碑和窖井蓋上刻著「SPQR」的標記,元老院和羅馬人民現在又獲得解放,著名的大斗獸場倒是沒有受到破壞,雖然西西里人在斗獸場旁邊就建有一座彈藥庫,不過看管彈藥庫的士兵是效忠於本地羅馬教廷的瑞士衛隊,他們沒有負隅頑抗,而是選擇了服從,安靜地把斗獸場和彈藥庫的鑰匙都交給了紅軍。
不過事實又並非全然如此,這也只不過是全部事實圖景中的一角而已。
可是,丟失羅馬以後,那不勒斯又能堅持多久呢?和-圖-書
還有一些年輕人自發衝進監獄,打開牢房房門,釋放了被西西里軍隊逮捕的所有共產主義同情者。
帕恰迪將軍露出一抹苦笑,首先他無法否認自己同胞心中深入骨髓的那種投機心理,義大利人是很少會願意為一種意識形態死拼到底的,羅馬人不會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衛西西里的君主制,當然他們對於共產主義的態度也是如此,此時表現出來的迎接解放者的態度,恐怕更多只是慶幸於戰爭的結束,而不是真的歡迎和信仰共產主義。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教皇國內部就已經提前發生了劇烈的政治動蕩,保守的庇護十一世年老體衰,在他蒙主感召后,教宗選舉會議召開,決定誰會成為教宗和繼承教宗國,結果是帕多瓦大主教伊利亞·達拉·科斯塔和里爾大主教阿基里斯·里安納特兩人脫穎而出。
這樣的做派,難怪羅馬人會迅速拋棄教宗,並對紅軍趨之若鶩了。
但是張國華還是提醒著帕恰迪將軍:「第三軍團已經打開了通往那不勒斯的道路,我們可不能給西西里人留下重整旗鼓的時間。」
羅馬城裡文件被燒毀,糧倉被焚燒,一座
https://m.hetubook.com.com
座彈藥庫都被西西里人炸毀,他們撤們離以前還炸掉了許多兵營駐地和菲亞特的工廠……帕恰迪將軍不得不在全城用義大利做廣播,向羅馬人民明確解釋了羅馬的解放者不是法國人、不是中國人,而就是來自都靈和熱那亞的北義大利人。
戴高樂本人也在羅馬戰役失敗的傷亡之列,他身中流彈,筋疲力盡中發了高燒,只能把北非國民軍剩餘部隊的指揮權交給自己的參謀長,本人則住進了那不勒斯的一家醫院裏面。
教宗拒絕對新的義大利王國妥協,甚至為了避免接受義大利政府的權威,拒絕離開梵蒂岡,還把義大利國王開除教籍並鼓動天主教徒們不要在大選中投票。
兩西西里王國隕落後,皮埃蒙特政府向法國索要教宗國領土,前提條件是部隊不能進入拉丁姆地區。直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后,法國的守衛撤退,義大利王國乘機征服了教宗國的殘餘部分,徹底終結了教宗國在義大利中部長達一千多年的世俗權力。
教宗衛隊的陸軍也是由這些對庇護十二世非常不滿的紅衣主教們控制,所以庇護十二世本人一直都沒有待在www.hetubook.com.com羅馬城裡,他大部分時間不是在維也納就是在那不勒斯,羅馬城解放以後,也有小道消息說庇護十二世已經逃去了路德宗的柏林。
從卡拉卡拉浴場到奎里納爾宮,喜慶已變為高聲歡呼,羅馬人穿著睡衣和拖鞋湧上街頭,用他們所能記起的支離破碎的法語、中文、英語喊叫著「勝利、勝利」和「解放、解放」。
在百葉窗后羅馬人的注視下,北義大利的軍隊昂首闊步進入市區,三四輛車並排行駛在卡西亞大街和薩拉利亞大街上有的緊靠在人行道旁。
教宗國的統治在拿破崙戰爭和維也納會議的重開后變得如履薄冰,還面臨著自由主義的威脅,尤其以1848年的羅馬共和國事件最為典型;雖然他們後來在1850年被法軍鎮壓了。最後,拿破崙三世留下了受到法國支持而得以免受威脅的教宗國,並堅決反對義大利的統一。
直到廣播聲音遍布全城以後,羅馬人民才開始用義大利語歡聲笑語地慶祝起來,這種奇異的畫面讓張國華頗感不解:「軍團長同志,羅馬市民是怎麼想的呢?他們是投機分子,還是真正把我們當成解放者來歡迎?」
西西里軍隊和戴高樂的法https://m.hetubook.com.com軍在台伯河下方無險可守的地帶,最少也已經損失了三萬多人,德國和奧地利送到南義大利的五百余門重型榴彈炮、三百多門反坦克炮也損失殆盡,喬瓦尼·梅塞的部隊只能帶走一百二十多門火炮,剩下的大炮不是被西西里軍自己炸毀,就是被北意紅軍直接繳獲。
一直留在羅馬的樞機主教阿基里斯·里安納特和共產國際一直維持著私下的秘密聯絡,此刻他又積極地站了出來,主動邀請帕恰迪將軍和張國華一起登上聖彼得廣場的教宗宮陽台,十多萬羅馬市民也把聖彼得廣場堵得水泄不通,鐘聲響起,歡呼聲不絕於耳。
更多羅馬市民則爬上了北意紅軍的雪鐵龍汽車車隊,他們送上裝在杯子里、瓶子里、水罐里,甚至是裝在桶里的葡萄酒,女士們端來意大利麵條和熱洗臉水。端著老式步槍、披著紅色肩帶的教宗衛隊士兵們拍打著解放者的後背,表現出了一種非常親昵的態度。
現在羅馬市民和教宗衛隊如此歡迎紅軍的到來,就正表現出了教廷內部對庇護十二世的極度不滿。
但更多彈藥庫,則被隨後進入羅馬的紅軍官兵完整接管。
這兩位大主教,前者因一戰中的人道主義援助而被m.hetubook.com.com授予義大利桂冠勳章,後者乾脆直接就是一位深受法國工團主義影響的社會改革家,被譽為「工人牧師」。
庇護十二世是一個非常激進的軍國主義者,他公然宣稱要對中國發動第十一次十字軍東征,還把教宗衛隊擴建為了一支包括五個團的正規陸軍部隊,但庇護十二世的上位完全踐踏了羅馬教廷的內部規則,除了德國和奧匈帝國等大國的支持以外,他的合法性可以說幾乎為零,所以在羅馬市民以及教廷內部都很不受歡迎。
義大利在一戰中被摧毀后,羅馬陷入了被義大利社會主義共和國征服的危機之中,結果是奧匈帝國和兩西西里王國派來捍衛天主教正統的遠征軍保護了教皇的統治,羅馬全城都落到了教皇國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
在羅馬影響力最大的並非兩西西里王國的軍隊,而是梵蒂岡的教皇。
不管是兩西西里王國,還是德國人和奧地利人,都非常難接受一個社民主義派的教宗和一個乾脆公開宣稱支持共產主義的教宗,所以在帝國公約的直接干預下,這次教宗選舉的結果被作廢,兩名候選者都被作廢,並由奧匈帝國直接選中了米蘭大主教阿爾弗雷德·伊爾德方索·蘇斯特為新任教宗,亦即庇護十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