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百三十六章 解放東歐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百三十六章 解放東歐

但是東共聯先美后俄的戰略指導方針,也致使了現在的中蘇聯軍雖然力量壓倒性優勝於俄軍,但和帝約的東歐聯軍比起來,就又顯得有些不足了。
帝國公約組織中僅僅是德國一個國家,就在東線維持了五十萬軍隊,此外,根據法蘭西公社標準情報局獲得的機密情報來看,奧地利人也正準備把布達佩斯的一個集團軍調往烏克蘭參戰,這個集團軍據說也是一個十幾萬人齊裝滿員的精銳重兵集團。
1941年的夏末,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前線的俄國鐵路運輸極其繁忙,早在上個月開始,捷爾任斯基和伏龍芝就帶著遠東蘇維埃共和國的全套軍政班子,遷都到了莫斯科,他們和張雲逸商議以後,根據對歐洲大陸敵我力量對比的判斷,在法國戰線出現崩潰的預兆之前,就已經做出了向白俄羅斯、烏克蘭方向大量集中新部隊的正確判斷。
然後就是芬蘭、波羅的聯合公國和波蘭三國,這三個國家分別能夠為東方牆防線提供二十萬到三十萬比萬較具有作戰能力的部隊。這三國軍隊的裝備、火力水平要低於德奧聯軍,可是士兵的受訓練水平並不低,戰鬥力是有一定保障的。
捷爾任斯https://m•hetubook.com.com基都被斯大林指責的有些掛不住臉,這位布爾什維克的聖徒臉色都如此難看,更遑論其他人了,圖哈切夫斯基幾乎要拍案而起,張雲逸只好下場說:
現在中蘇聯軍必鬚髮起全面的進攻了。
最後,就是薩文科夫的彼得格勒微型政權,還能拉起二十萬人戰鬥力同樣糟糕的軍隊來,這些部隊也和烏白聯軍相同,僅僅能作為填充戰線之用,如果用於野戰進攻或重點要塞的防守,那就會鬧出天大的笑話。
其實前線大部分聯軍官兵都對法國戰場的惡劣情況缺乏清醒認識,就是斯大林也沒想到法國戰場的形勢居然會惡化得這麼快。
也就是說,在東方牆防線上,經過第一輪動員以後,德國、奧地利、芬蘭、波羅的、波蘭這五國就可以拼湊出大約一百五十萬較有戰鬥力的部隊。
這兩大集團軍群,現在實力基本均等,都擁有八十萬左右的一線兵力和一個裝甲集團軍,按照紅軍一個裝甲集團軍下轄兩個裝甲軍、一個摩托化軍的編製,兩大集團軍群配置的坦克及摩托化車輛數量都是非常誇張的數字。
要知道義大利和西班牙都www•hetubook•com.com是除了最南方的一小部分領土以外,大部分領土都已經解放,即便法國丟掉巴黎,依託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大後方,法蘭西公社還是擁有足夠的縱深繼續作戰。
「兩個集團軍群,五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兩個裝甲集團軍,超過一百六十萬人的龐大軍團,數以千計的坦克、突擊炮、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上萬門榴彈炮和迫擊炮,超過兩千架作戰飛機,這麼大規模的攻勢,怎麼能如此草率投入強攻呢!」
但實際情況是中蘇聯軍解放俄羅斯腹地以後,確實可以通過整編白俄軍隊,迅速獲得大量的補充兵員,問題在於這些補充兵員幾乎只能用來補充一線步兵,沒辦法拿來補充技術兵種,而兩大集團軍群理論上應該編製的兩個裝甲集團軍,自然就處在嚴重缺編的情況,不管是坦克兵、汽車兵還是各式裝甲作戰車輛,都遠遠打不到編製表上的數字。
除了斯大林、何貫中指揮的東歐集團軍群和布瓊尼、尋淮州、朱可夫指揮的南俄及高加索集團軍群以外,北方戰區大本營還決定將原本用於中亞和中東方向的預備隊,悉數調往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一線。
「當前部隊和-圖-書的情況根本沒法發起進攻,現在一定要強令進攻的話,這場大戰役的組織就只會出現無數混亂,幾十萬士兵將因為你們錯誤的決策被派到戰場上送死!」
人人都知道斯大林是蘇軍最為愛惜士兵生命的一位領導人,二十年前莫斯科的陷落、托洛茨基的殉道、烏拉爾長征,還有二十年後斯大林與何貫中及一眾中國同僚的合作經歷,都使他養成了一種謀定而後動的性格,他絕不想因為草率的最高決策和政治考慮,讓那麼多士兵白白送掉性命。
現在發往各集團軍群的兵員、裝備、彈藥和其他物資,已經用掉了蘇俄75000節車皮來裝載,以至於伏爾加河以東地區由於鐵路車皮的短缺,已經開始出現了糧食調動不靈,部分城鎮地區出現飢荒的情況了。
在蘇俄政府內部,還有北方戰區的大本營內,除了性格剛烈強硬又愛惜士兵生命的斯大林以外,也確實沒有其他指揮員能向上級如此直接的表達意見了。
前線的兩大集團軍群也被調整了作戰方向,斯大林、何貫中指揮的東歐集團軍群獲得了二十余萬補充兵員,形成了一個包括四十二個步兵師和騎兵師、兩個裝甲集團軍總計八十萬人的新集團www.hetubook•com.com軍群;尋淮州、朱可夫指揮的南俄及高加索集團軍群沒有獲得太多新部隊的補充,但北方戰區大本營決定調整其作戰方向,停止向中東進軍,集團軍群名稱也去掉高加索三個字,改為南俄集團軍群。
不過負責統籌中蘇聯軍兵員補充和後勤補給工作的圖哈切夫斯基也沒有什麼別的辦法了,以圖哈切夫斯基那份旺盛到誇張的精力,再加上他卓越的總參謀部組織能力,也很難這麼短時間完成東歐集團軍群和南俄集團軍群的補充任務。
補充人員當中,還有很多從未打過仗的新兵,其中不少來自剛剛解放的莫斯科周邊各省,他們又需要訓練、又需要裝備補充,斯大林即便不斷催促,鐵路運行效率還是不能滿足部隊集結的要求。由於運輸的延誤,斯大林只好親自飛回莫斯科向捷爾任斯基和張雲逸彙報說:
「進攻東方牆是一項政治任務,而且這不僅僅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僅僅從軍事方面考慮,如果法國完蛋的話,德國就能抽出三百萬部隊到東線來,到那時候我們還能再解放東歐嗎?」
白俄羅斯還擁有二十多萬前線部隊,烏克蘭的前線部隊則較白俄羅斯翻倍,達到四十多萬人,只是烏白聯軍的和-圖-書戰鬥力在帝約的東歐衛星國中最為差勁,這六七十萬部隊幾乎只能起到填充戰線的作用。
「這是書記長的意見,聯盟中央已經和蘇俄政府做了深入討論,我書記長認為中蘇聯軍不能只考慮自身的困難,我們必須從全球角度來做考慮,中蘇聯軍困難再大,也不會比法國同志困難更大,中蘇聯軍的損失再大,只要能換來對法國戰線的支援,那麼不管多大損失,我們都有責任承擔起來。」
但一百五十萬頗有戰鬥力的野戰部隊,九十萬訓練糟糕的填線部隊,合計二百四十萬大軍,還放在東方牆這條最起碼尚算完整的防線上面——這份實力,還是要令中蘇聯軍的高級指戰員們頗感可畏。
中蘇聯軍現在又有多少實力呢?
張雲逸只好向斯大林出示了熊雄發回青島的長電報,電文中提到了法軍前線的二百多萬部隊,經過兩年的消耗戰以後1940年以後入伍的新兵比例已經超過百分之六十,所有裝甲部隊也受到嚴重損耗,大部分裝甲師的可動坦克不到編製表的百分之四十,情況最差的裝甲師一整個師只有六輛可用坦克,航空兵方面的損失也非常巨大,擁有一年以上飛行經驗的飛行員只佔到法軍航空兵百分之十八左右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