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三百零一章 結束戰爭之劍
志願軍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放在孟菲斯戰役,雖說東共聯紅軍在俄羅斯、在高加索、在東歐,還有在美國的中西部,已經打過了許多場史詩級別的宏大戰役,不過像孟菲斯戰役這樣輕而易舉就包圍住兩個完整集團軍的戰例還是很罕見的。
藍天蔚正忙於跟美軍阿肯色集團軍、田納西集團軍的指揮官們談判,不出意外的話,孟菲斯包圍圈內的幾十萬美軍,大概率會在本月內就徹底放下武器,全軍成建制投降。
他已經在推動一條憲法修正案,準備永久限制高級軍官轉任公職的可能性了。
只是在這個時空,很顯然中國給歐洲帶來的文化影響肯定會大於美國,即便是重新解放和統一以後的美國,很大概率也不可能再擁有另一個時空美國那樣獨一無二的全球文化霸權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太平洋的幾場海戰,還有英國海軍和德國海軍在北海上的慘烈廝殺以外,海軍的作用顯著不如陸軍,海軍將領們的名聲也遠不如陸軍名將們大,所以紅海軍軍人們各個都是鬥志盎然,就等著衝出加勒比海,在大西洋上參与對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的最後一戰了。
這支艦隊實力和-圖-書極其強大,陳紹寬、伍中豪、山本五十六,還有美軍這邊起義的哈爾西等海軍將才,也都還有最後一次大顯身手的機會。
弗林說:「藍天蔚總司令發來的戰況通報里提到,艾森豪威爾集團軍在巴吞魯日都市群的防禦圈裡也開始出現大量逃兵,美軍士氣垮得很厲害啊。」
林淮唐心中為德軍艦隊還準備著另一個關鍵的殺手鐧,「達摩克里斯之劍」現在看來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落在華盛頓頭頂上了,但「達摩克里斯之劍」還有機會在歐洲發揮作用。
菲茨傑拉德為這場內戰寫的幾本小說更是人氣高漲,不光成為美國人愛讀的國民小說,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像《了不起的蓋茨》,更是在英國、法國、蘇俄和中國也都成為了國民級的流行作品。
1937年以後的美國和1937年以前的美國,差別不僅在於一場內戰,也在於美國人的精神面貌和整個社會心態都已發生很大變化。
戰時圖書委員會的效率非常高,貝內特·瑟夫已經把里德的日記作成了小開本的「軍版圖書」,里德把這本書交給林淮唐說:「我有時候也很擔心我的政治遺囑和圖書,有可能在我死後被人所篡改和利用,希望這份遺囑在我生前就能在足夠多的國家傳播開來。」
林淮唐都要感慨一句:「麥克阿瑟的軍人干政,對美國建國以來好不容易形成的政治傳統,算是造成了一次不可恢復的永久性傷害。」
圖書封面也是使用堅固、厚重的紙張印刷,具有明亮鮮艷的顏色,如果是引進的外國書籍,那麼還會把原版圖書封面的縮略圖印在新書封面上,書名和作者都突出顯示。
像里德手裡的這本書,開本就很特別,圖書的寬度大於高度,每頁能夠容納兩列2.5到3英寸的短文本,因而可以避免士兵在閱讀中過度疲勞,即使在較暗的燈光和室外運動環境中也能正常閱讀。士兵們可以隨時將這些圖書插入褲袋或者塞入雙肩包里,在戰場上、睡袋裡等地點閱讀。
甚至在里德的未來規劃中,即便是在福斯特以後,即便巴特勒和馬歇爾這樣的內戰名將脫下軍裝,退役來參選總統,里德也不會允許。
而且為了防止昆蟲啃噬粘膠和潮濕天氣造成的粘膠溶解,軍版圖書都採用訂書機裝訂,價格更加低廉,這些小開本的書籍印刷了至少https://www.hetubook.com.com幾千萬冊出來,到後來志願軍也效仿了美工團的這種軍版圖書,並且隨著志願軍和援蘇遠征軍的調動,很多中國軍人還把這種圖書帶到了俄羅斯去。
美國的內戰已經接近尾聲,但美國的革命軍還不會結束戰鬥,未來他們還需要承擔責任,跟隨志願軍一起到歐洲作戰,那時候想必美國人還是會給歐洲帶來很大的文化衝擊和影響。
戰時圖書委員會還從中國翻譯引進了大量書籍,他們不厭其煩的從事制定出版和閱讀清單、舉辦出版培訓講座、製作廣播節目和新聞短片以及直接進行圖書和推廣等工作內容,林淮唐的很多作品雖然早就被翻譯介紹到了美國,但在戰時圖書委員會的努力下,這些書籍的傳播範圍一再擴大,很快就達到了即便在白區也無人不曉的地步。
貝蒂·史密斯的《布魯克林有林棵樹》、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萊奧·羅斯頓的《海曼·卡普蘭的教育》、傑弗里·迪弗的《芝加哥的年輕人》等圖書成為士兵爭相閱讀的熱門圖書。
這場內戰對美國元氣傷得實在太深,幾千萬人的傷亡啊,白骨堆疊成山,千里萬里屍橫
https://www•hetubook.com•com
遍野,大半個美國被打成成片的廢墟,這就難怪里德不會考慮巴特勒和馬歇爾來參選總統了。如果機會適當,林淮唐也不希望直接使用原子彈攻擊德國的大城市,那對平民的傷亡實在太大,最佳的選擇可能就是把核武器投入大海之中,在水下引爆,一次性摧毀掉德國海軍所有的主力水面艦艇。
小說主角是以內戰期間的一位傳奇人物,即從加州駕駛汽車帶著一家人穿越整個西部無主之地的奧馬哈公社秘書長威廉·亨利·蓋茨為原型,通過他跨越北美大陸的經歷為讀者描述了內戰時期中西部地區光怪陸離的種種奇特景象,以及其中許多催人淚下的英勇故事。
現在紅海軍的太平洋特遣艦隊已經和美軍起義的太平洋艦隊完成了重新整編,一支嶄新的中美聯合海軍大西洋艦隊正在巴拿馬摩拳擦掌。
伊麗莎白·弗林:「圖書不可能被烈火消滅。人死了,但圖書永遠不會死去,永遠沒有人也沒有武力能夠將思想關進集中營。沒有人也沒有武力可以從世間奪走圖書,圖書中包含人類針對暴政永恆的反抗。在這場戰爭中,圖書是武器。」
「圖書是一種慢速媒體。」里德說道,www.hetubook.com.com「圖書不能像報紙、廣播與電影等媒介那樣快速直接地傳遞信息,但圖書能讓讀者潛移默化地接受價值意義,傳播效果更加深遠持久,從一兩個月的時長來看,報紙和廣播的宣傳效果最好,從一年左右的時長來看,電影的宣傳效果就更好一些,但時間再延長一些,就還是圖書的效果更好。」
為了適應戰場實際與行軍生活需要,軍隊版本圖書必須便於攜帶和翻閱。戰時圖書委員會在尺寸、封面、印刷、價格等方面都進行了精心設計。
美國人在內戰中付出了幾千萬人的傷亡以後,將來孤立主義大行其道肯定是勢在必行的大趨勢,所以里德更要在他的有生之年,靠自己的威望推動大陸軍儘快赴歐參戰。
當然,德國的公海艦隊還是一支異常強大的海上力量,紅海軍要跨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勞師遠征,可能還真不一定能輕易打敗德國海軍。
里德身體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他囑附說:「八月份要對華盛頓發動總進攻了吧!林同志,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著看到華盛頓解放的那一天,但為了儘速結束戰爭,避免我國內戰的拖延,加勒比海方向還希望紅海軍能著重注意,防止白匪餘孽躥入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