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卷 後傳一·起航之日 第六章 摘星攬月

第十二卷 後傳一·起航之日

第六章 摘星攬月

有了水,通電使水電解,得到的是氧氣和氫氣。氧氣經液化貯存,隨時可向基地居民供應。最初用作還原劑的氫可以從地球上運來,生產開始后電解水獲得的氫即可循環使用。
人類要在月球表面正常生活居住,首先離不開必不可少的淡水和氧氣。科學家發現月球的沙土含有很多的氧,他們便提出了用月球沙土製造淡水和氧氣的設想。這一設想是先用鏟車自動挖掘月面的沙土,從中選出含氧的鐵礦物,然後用氫使含氧鐵礦物還原,便可制得淡水了。
NASA的科學家們認為建立一個月球基地對支持人類在太空進一步大規模的開發是極重要的。在巴西的聖卡塔林島,美國科學家正在為開闢月球基地,進行類如「生物圈2號」的全封閉模擬實驗。
第二階段建成中小型永久基地,人數增加到百餘人,逐步形成從開採、冶鍊到運輸的整套生產系統。
哺乳動物也不例外,雌鼠、雄鼠放在籠子里送上太空,照樣合歡同居,雌鼠照樣受孕懷胎,回到地面后產下了第一代「太空鼠」。因而只要在月球上建立起月球農業和養殖業基地,月球上人的食物來源是有充分保障的。
門德爾計劃的第一階段從1997年開始,先發射人造衛星,為基地選擇最佳地點作勘測。
尤利西斯計劃的耗費和規模無疑是空前的,它富有想象力,野心勃勃。只要完成第一階段,人類的太空https://www•hetubook•com•com工程能力就會飛躍到一個可怕的高度,到時候建設月球基地也不過是手到擒來。
這一藍圖計劃分為5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從2000年到2010年,花費十年時間發射大量測繪衛星和機器人集群,對月球進行調查探測,用機器人為基地選址,繪出月球資源分布圖。
第二階段從2004年開始,在早期選址上先建設一個可供6~8人居住的、直徑為6米、長為11米的基地,人們可以不定期地在這裏工作,時間為幾天到幾周。
與此同時,亞東邦由未來工程研究所牽頭,召集全亞東水平最高的大學、研究所以及20多家企業集團的技術專家,成立了「月球開發最高技術委員會」,也提出了一份月球基地的建設藍圖。
時任法倫施泰爾國際月球開發工程首席科學家的歐陽自遠說,理論上地球聯合國已完全具備了月球開發的能力。他透露:「地聯月球開發計劃的目標,是建立月球基地城市,開發、利用月球上各種豐富資源,而地聯的第一步,將從發射月球資源探測衛星開始。」
最後是在月球上建成一個可以容納千人的月球城,各種類型的生產、生活、娛樂設施日趨完備,物資自給自足有餘,還可以「出口」地球。
第三階段為構件組裝,採用21根直徑6米,長18米的巨型管道,組成m•hetubook•com.com3個等邊六角形,六角形中用高壓充氣建立18米高的巨大圓艙,人員設備皆可容納在管道或圓艙中。
月球探測衛星將繞近月軌道運行,對月球進行整體性與綜合性的探測,探明月球上蘊藏豐富的氦3、鐵、鈦、水冰等能源和資源,並查明月球表面的環境、地貌、地質構造與物理場。
新美國科學家們最早提出了月球基地選址的各項要求,首先月球基地在坡度上應該較為平坦,一端有抬高的地形,可以接觸陽光;其次,基地還應該有個坑,可以存放足夠的水;此外,基地還應該有足夠的陰影區,供未來在月球生活的人員在天熱時「納涼」。
科學家還對一些動物進行了試驗,證明失重狀態不會影響新生命的誕生。在太空站里,果蠅能像在地球上一樣交配、產卵、繁殖後代;蜜蜂會築巢,蜂王照樣生兒育女。送上飛船的60隻鵪鶉蛋,返回地面后仍能孵化出小鵪鶉。在飛船上擱置了59天的魚卵,回到地面全都順利地孵出了魚苗。
其次,人類要在月球創建的自給自足系統中生活,還必須保證食物供應。從國際空間站升空以來,法倫施泰爾國際的科學家在太空站上進行了大量的生物實驗,先後培育出了100多種「太空植物」,其中包括小麥、玉米、燕麥、大豆、西紅柿、蘿蔔、捲心菜、甜菜等。而且證明在太空失重條件下,在月球土www.hetubook•com.com壤中植物種子發芽率更高,生長更快,開花或抽穗時間更早。
第二階段從2005年開始,為施工階段,將向月球運送起重挖掘等基建機械,並用微波對地基進行硬化處理。
江崎千鶴隔著透明「玻璃」——實際上她也不確定這東西是不是玻璃——看著逐漸遠去的蓋亞站,那懸浮在無盡黑暗深空中的人造巨型構裝體,發自肺腑地感慨到。
新美國是最先提出月球基地藍圖的國家,在90年代初,美國休斯敦航天中心負責人溫德爾·門德爾向聯邦勞聯會提出了建設月球基地的計劃。
據估計,190噸月球沙土含有15~16噸含氧鐵礦物,可制得1噸氧氣。而1年只需要生產1噸氧便可維持月球上10人生存的需要。
2030年以後進入第五階段,基地要做到完全自給自足,開始進行能源生產,月球和地球之間開闢定期航線,使月球基地成為人類在地球以外建立的第一個真正的太空居民點,並以此為基礎向基地城市發展。
2020~2030年為第四階段,每一個基地都要進一步擴大,工作人員增至64~125人,居住時間長達1~5年,逐步解決氧氣自給問題和水培農場建設問題。
2010~2020年為第三階段,基地要擴大到可供8~32人居住,建成可防止陽光強烈輻射的保護裝置,工作人員可在這裏連續工作3~12個月,同時基地數量https://m.hetubook.com.com要在完成的測繪基礎上增加到4~5個。
第四階段開採利用月岩中氧、鋁、鐵、鈦、硅等資源,制取生活用氧,及擴建月球基地所需的金屬、玻璃等原材料。
門德爾的整個計劃需耗資上千億美元,人類必須不間斷地努力100年才能完成,但是後來地球聯合國成立,門德爾計劃被尤利西斯計劃取代,諸多技術積累也就悉數划入尤利西斯計劃。
地球聯合國在月球上設立了多個永續型基地,這些基地根據各自不同的分工,主要有以下任務:更好地開展天文觀測等科學活動;在月球上建立空間發電站供地球使用;開發月球各種礦物資源;為人類向更遠的深空目標進行探索提供一個落腳點;為飛向更遠的行星的飛船提供建造材料甚至提供推進劑。
以北美邦的門德爾計劃為基礎改造來的這一月球基地藍圖,佔地8000平方米,是一座圓形3層建築物,直徑64米,每層高4.5米。屋頂由混凝土建造,再覆以月球土,厚0.7~2.5米。牆壁分內外兩部分,外牆6層,厚1.4米,內牆厚2.5米,內外牆中間夾0.7米厚的月球土,主要用於防宇宙射線、太陽風,以及隕石的撞擊。另外建築物中間還有一個圓形防空洞,一旦建築物受損,大氣外泄,人可以躲入其中避難。
歐陽自遠說,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在月球上蘊藏豐富,初步估算,月壤https://m•hetubook•com.com中的資源總量可達100至500萬噸,32噸氦3所發的電就可滿足亞東一年的用電量,400噸氦3就能滿足全球一年的電力需求。因此,利用月球資源衛星探明月球上氦3的儲量和分佈,對地球聯合國未來的月球開發有著重要意義。
現在她和自己的導師諸星團正乘坐由蓋亞站附屬星港出發的地月交通艇前往位於月球表面的基地。
科學應用國際公司根據門德爾計劃第四階段作了相應的研究,其結果是令人樂觀的:一座重量為1噸的小型試驗型化工廠,在1年中可把10噸以上的月岩加工成氧、金屬和玻璃。
第三是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這一點更不成問題。因為月球上無風無雨,晴朗無陰,終日有陽光照射,而且沒有大氣吸收,太陽的輻射強度大約是地球上的1.5倍。因此,月球上完全可以利用太陽能來照明、供熱、採暖、發電。當然,必要時還可以在月球上建立核聚變電站,原料就使用就地開採的氦三,以保證基地能源的充足供應。
在太空電梯基本建成之後,地聯工程師幾乎是同步開啟了蓋亞站和月球基地的建設,甚至月球基地的建設還要快一點,這主要得益於自動機器集群技術的巨大飛躍。
「真是不可思議。」
來自北美的工程師們最初的計劃是先建立一個臨時的月球採礦基地,駐守人數從十幾人逐步增加到數十人,他們將在月球進行礦物開採和冶鍊試驗,併為建造永久基地做準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