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後傳二·赤旗寰宇
第八章 新美利堅工團主義
作為經濟學家的鄧希賢,第二出名的一句論斷就是,「計劃經濟就是康採恩加托拉斯」。
結束兩屆任期的馬丁·路德·金則投身到非洲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在他卸任總統時,全美的教堂都鳴鐘以向他致敬。
在第二次大覺醒下,人們開始積極的面對那些所謂的社會上的罪。比如奴隸制,就是典型的人所犯下的罪,廢奴,也就成為社會完成自身救贖的重要標誌。
一個中心,就是以分配改革為中心。
而馬丁·路德·金領導的南方基督教領袖會,也是全面模仿耶穌會的精英教會,以此引動對南方教會的改造。
當然,他作為美食家的另一句名言可能也很出名,這就是「社會主義就是洋芋加戰斧牛排」。
那最出名的是哪句?那當然是黑色星期五之前說的名言,「2000帝國馬克的生活品質遠大於3000美元,這就是德國」。
恰逢二戰結束,第三國際最終獲得了勝利,里德也樂於出國採訪,繼續他的記者生涯,用他的筆繼續向美國人介紹世界各地革命的情況。
長老會、衛理公會和浸禮會等教會在這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次大覺醒中就出現了南北的分歧,而在南北戰爭的風暴中,南北分歧變得更加嚴重。
在芝加哥政府的協助和監督下,內戰時期仍在五大湖的北方教會實行了全面的耶穌會化,每一個教士、神父的培養都要經過十年以上的神學、科學和哲學訓練,踐行一種致力於解放窮人和自我苦修的「修院共產主義」。
哈靈頓總統從第三國際請來了對市場經濟研究頗深的中國經濟學家鄧希賢作為自己的首席經濟顧問,以幫助自己進行接下來的「商業工會主義」改革。
首先完成宗教改革的是北方教會,這是因為內戰期間的頑固分子的血都流幹了,還願意留在聯合工團控制區的,往往都是一些偏向進步的神職人員,其中不乏解放神學的支持者。
接著是第三屆總統,「叛逆女孩」伊麗莎白·弗林,任期是1954-1962,曾經競選過加州州長的「黑幕揭發派」作家厄普頓·辛克萊是她的戰友。他們都致力於實踐里德主義,也是在弗林女士的第一個任期里,新美利和-圖-書堅聯邦在「福斯特調整」的基礎上,基本完成了向新共和主義的轉變,國家重建、社會復興和工團經濟轉軌計劃也全部按期完成,這段歲月被人們稱作「女王新政」。
約翰·里德在美國革命戰爭期間積勞成疾,落下了病根,所以在取得軍事勝利之後,里德即使想效仿華盛頓,連任兩屆就退休,他的身體也實在不允許過度操勞了。
在清教徒的教義里,最讓人困惑的,是命定論,就是人皆有罪,雖然每人都要尋求救贖,但是否能得救,卻是上帝早已選定,無法改變的。
1970年選舉的結果出人意料,身為美國社會黨派系之一「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領袖的邁克爾·哈靈頓當選了第五屆新聯邦總統,並且哈靈頓在上任伊始就宣布要啟動新一輪的經濟改革,以戰勝正在不斷擴大的分配不均衡。
最終里德只能在第二次費城制憲會議后,在伊麗莎白·弗林的輔佐下勉強幹滿一屆戰爭總統的任期,就不得不退下來療養身體了。
但是在第二次大覺醒中,越來越多的教徒接受了新的觀念,就是相信罪有現世的化身。一https://m•hetubook•com•com個人是否有罪,能通過外在的有罪行為表現出來。所以只要能主動除罪,就能完成免罪的過程。
在金總統的領導下,南方轉軌在宗教層面也完成了,南方教派的開明人士擁抱解放神學,而頑固派則在被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上門「勸說」后,紛紛出走,去了澳大拉西亞、南非等地,至此美國的南方問題有了一個相對圓滿的解決結果。
比如財富或許是上帝的肯定,也可能是太貪婪而要被懲罰的標誌。為人正直固然可敬,但卻改變不了自己的罪。
同時他宣稱,擴大工人合作社、健全社會福利保障與施行保護主義的貿易措施將是自己新政的重點。
美國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宗教大覺醒。
兩個基本點,就是堅持工會主義、堅持工人民主。
總統首席經濟顧問鄧希賢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形象地將哈靈頓總統的政策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四項基本原則」。
無產階級不需要神仙皇帝,更不需要救世主,但是美國社會黨也必須承認這種落後的社會現實,即不可能推行過於強硬的宗教政策。
第二次https://m•hetubook.com•com大覺醒對美國的深刻影響,在於它改變了北美清教徒的一些基本宗教觀念。
在他們手裡,福音派運動轉了一個大彎,變成了解放派運動,這同樣深受美洲「天主教的布爾什維克」耶穌會的影響。
金總統做得最出色也影響最深遠的事情,是徹底引爆了醞釀十六年的美國第三次「宗教大覺醒」。
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市場交易自由化、公有資本康採恩化、社會福利健全化、關稅政策堡壘化。
鄧希賢對媒體說道:「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那就是好貓,商業工會主義、產業工會主義,這都是工會主義嘛!哈靈頓總統先生的新美利堅工團主義路線,一定能夠實現總統戰勝分配不均衡的目標。」
康採恩是一種壟斷組織的組織形式,在東方也被稱作財閥、財團。除了康採恩,還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三種形式。其中又要數康採恩最能體現銀行資本的支配性質。
在「叛逆女士」執政的第二個任期,年歲已長的弗林總統不再有精力面面俱到,而協助總統進行南方轉軌的浸信會牧師、南方基督教領袖會主席,黑人馬丁·路德·https://m.hetubook.com•com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並在1962年成功當選為新美國第四屆總統,也是繼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之後的第一位黑人總統。
而在里德政府之後,在下一屆總統選舉中勝出的是威廉·福斯特,從1946-1954,他干滿了兩屆,雖然他野心勃勃想繼續參選,可身體實在是吃不消了。
自美國社會黨和世界產聯代表的美國左翼全面奪取美國政權以來,新的宗教大覺醒也在醞釀之中,約翰·里德和他的戰友們當然希望美國成為一個無神論國家,但是內戰前美國的信徒甚至超過了九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很明顯,哈靈頓總統更青睞為組成新聯邦的各公社之間提供更自由的市場交易,而不是擴充計劃部門,並且他很熱心於擴大聯邦公有資本在市場中的存在感。
第一次大覺醒發生在十八世紀上半葉,當時的牧師們受到歐洲宗教潮流,尤其是英國的約翰·衛斯理和他的衛理宗的影響,走出教堂,到教區里向會眾佈道。到第二次大覺醒時,佈道者更是走出自己教區,向所有民眾傳教,又遇上社會危機加重,被吸納進教會的會眾人數開始飛速増長。